ZBD-03空降战车

ZBD-03空降战车

中文名 ZBD-03空降战车
定型时间 2005年
研制时间 1997~2003年
目录导航

发展沿革

研发背景

空降兵从诞生之日起,就因其特殊的作战能力受到苏联BMD-1伞兵战车苏联BMD-1伞兵战车各国的重视和发展,空降兵在历次重大战争和战斗中表现出超强的战略机动性能和精干的战斗力。然而优越的战略机动性能的获得并非没有代价,空降兵空投落地后即转变成为机动性最差的轻装步兵。最坏的情况是遇到敌方装甲机械化部队的攻击时,无论规模如何,空降兵都将会无能为力从而陷入危险境地。苏联/俄罗斯一向重视发展空降兵的机械化作战能力,20世纪60年代末期投入服役的BMD-1伞兵战车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新颖的作战方式震惊了西方世界,它的出现为空降兵提供了相当于机械化部队的地面机动性能和打击能力,随着伞降技术的发展,BMD伞兵战车还拥有独一无二的人车一体空投的能力,可谓独树一帜。

中国试制

原来的中国空降兵只是一支轻步兵部队,非常缺少重型装WZ-141步兵战车样车WZ-141步兵战车样车备。20世纪70年代,中国即实施了代号为WZ-141的空降战车计划,原本按进度计算,到80年代初可以服役,可惜项目在完成样车之后被取消了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再次启动了伞兵战车的研制工作,曾企业内部编号WZ-506,后称ZBD-2000,2005年定型时,定名为ZBD-03空降战车(也称03式伞兵战车),随后正式列装中国军队空降兵部队,为了这一天,中国伞兵已期待了很久,既便从WZ-141算起,也至少20年了。

由于中国曾向俄罗斯引进了一批BMD-3伞兵战车,所以许多人都怀疑ZBD-03空降战车为俄式伞兵战车的仿制品,其实两者无论在结构,还是性能参数上完全不一样。实际上,03式更接近于以前的WZ-141超轻战车。

研制过程

由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第一代伞ZBD-03空降战车参加阅兵式ZBD-03空降战车参加阅兵式降系统只能空投吉普车、追击炮级别的装备,当时的中国空降兵只能是单纯地“空投步兵”,除了随身轻武器,只有40毫米火箭筒和少量82毫米迫击炮作为伴随火力,至于敌后纵深作战,则基本靠自己的两条腿。很显然,两条腿不可能跑过车轮子,否则势单力薄的空降兵必然会错失战机。

为尽快提升空降兵的快速机动-作战能力,中国不仅从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成批引进伊尔-76大型运输机,还积极向俄罗斯咨询伞兵战车技术合作事宜。据香港《广角镜》报道,1997年,中国曾与俄罗斯库尔干机械制造厂探讨过购买BMD-2伞兵战车生产许可证的问题,并购买若干辆BMD-2样车,但由于价格因素,中国最终没有采用俄制BMD伞降战车,转而决定自行研制伞兵战车。2005年,ZBD-03空降战车正式列装解放军空降兵。同年2月,该车首度进行空中实装实投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降兵从单纯步兵向摩步化部队的转变。

战车概况

ZBD-03空降战车(英文:ZBD-03 airborne armored infantry fZBD-03空降战车在军演中ZBD-03空降战车在军演中ighting vehicle IFV,又称:ZBD-2000/ZLC-2000伞兵战车),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水陆两栖轻型履带式步兵战车,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等特点,也是中国唯一可以实施空投的步战车,它的列装使中国空降兵敌后纵深突击和火力打击能力迅速跃升至世界领先水平。

ZBD-03也朝着车族化发展,已经有信息表明中国也研发了自己的空降迫榴炮和突击炮。从最近的武器发展来看,解放军依旧非常重视空降部队,毫不吝惜的给他们增强火力和机动力。2016年珠海航展里涉及到空降兵的装备非常多,而且偏向炮兵武器,很明显就是提高火力。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ZBD-03空降战车由动力室、驾驶室、战斗室,兵ZBD-03空降战车ZBD-03空降战车员室四个部分组成,驾驶室在车首左侧,动力室于车首右侧,战斗室则位于车体中央,采用炮塔式结构,装有1门小口径机炮及反坦克导弹发射器1具,乘员3人,载员至少4人。

乘员分布与俄罗斯BMD系完全不同,车首驾驶室1人(驾驶员),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炮塔由1名炮手操作,这是中国履带装甲车的一贯布局,兵员室则设在尾部,可以容纳约4名步兵。

ZBD-03空降战车的后门采用一扇门板的简单设计,比较轻巧。就车体的布局来说,ZBD-03空降战车不但没有俄系的标新立异,反而承传着许多如63式步兵战车、89式步兵战车等早期中国装空降型120毫米迫击炮车空降型120毫米迫击炮车甲车的味道。

ZBD-03与BMD-2战车在外观尺寸上有些接近,车高和车长基本相当,不过车宽比BMD-2小了约200毫米。这主要是考虑到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数量比较有限,中国空降兵在日常训练乃至战时还得大量借用机体更窄的国产运-8/运-9中型运输机投送,因此ZBD03的车宽必须满足运-8机舱的容纳要求。

装甲防护

ZBD-03空降战车由于车重较轻,令其防护性能稍差,既ZBD-03空降战车ZBD-03空降战车便后来在改进型,加强了防护,包括增加附加装甲等,也依然没有多少改变。为了能空降作战,它不得不控制其重量,这也是所有空降装甲车辆都存在的问题,属于先天性的弱点。为适应空降作战需要,03战车在防御方面必然要作出牺牲,该车车体由铝合金装甲组成,车重9吨左右。除了车体采用铝质装甲作基本防御以外,车身两侧还加装了一层附加装甲,按其厚度推测,塑料、陶瓷装甲或反应装甲的可能性都很低,据认为是一层钢质附加装甲,与铝质车身形成双硬度复合装甲,增加对抗动能弹丸打击的能力。就战车整体的装甲性能而言,车首能抵御12.7毫米机枪弹、两侧可防御7.62毫米钢弹,炮塔的防御能力可能会比车体更好ZBD-03空降战车ZBD-03空降战车一些。ZBD-03空降战车在车体结构设计上下了功夫,其外形更加低矮、流线型好,车首采用大角度倾斜装甲设计等,具有很好的防弹外形。对于机枪弹和破片榴弹的防护性能也不错,但对于穿甲弹的防护力不从心。

动力装置

ZBD-03空降战车由于采用350马力的柴油机03战车“跪下”显示了液气悬挂调节的能力03战车“跪下”显示了液气悬挂调节的能力动力,单位功率依然达到39马力/吨的水平,机动性非常好,最高时速70公里/小时,并具备有浮渡的能力,可以两栖使用。两栖性能方面,ZBD-03空降战车采用履带划水推进,而不是非BMD系的喷水推进,故ZBD-03空降战车最大水上速度可达6千米/小时。该车悬挂系统采用液压悬挂,可以随时将车身高度降低400毫米左右,故此负重轮间距较大,在空投作业时可以把负重轮收起。就照片上可知,新“伞战”有负重轮5对、托带轮3对,整个行走装置都是全新设计的。

武器系统

ZBD-03空降战车的武器系统集中于新型的单人ZBD-03空降战车涉水前进ZBD-03空降战车涉水前进机炮塔,主炮是一门30毫米机关炮(俄罗斯2A72型30毫米机关炮的仿制型号),该炮采用链式供弹,备有125发穿甲弹、225发榴弹,对地有效射程4000公尺,对空有效射程2500公尺,总体设计与俄罗斯的2A72相同,中国在取得生产权后进行了适应性改进。该炮重量轻,杀伤力大,可轻松击毁敌方除主战坦克之外的绝大多数装甲战车。配有多功能穿甲弹和高爆榴弹两种弹药,能够针对性的根据目标类型选择弹药。它令中国空降兵随行火力支援手段从机枪直接上升到了机炮的水平。

ZBD-03空降战车装备的反坦克导弹系统置于炮塔右上方,另外,ZBD-03空降战车采用的反坦克导弹是20多年前WZ-141配备的“红箭73”。ZBD-03空降战车线图ZBD-03空降战车线图(2)中国陆军反坦克导弹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有更先进的“红箭8”、“红箭9”装备部队。“红箭73”与“红箭8”相比,虽然弹体重量差不多,但“红箭8”连弹筒重达25公斤,连发射筒几乎等于“红箭73”长度的1.5倍。

“红箭73”C型的垂直破甲厚度达850毫米,射程3000米,对抗第二代坦克,其射程与破甲能力已绰绰有余。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红箭73”在攻击工事、火力点等方面表现非常出色。针对城市发展比例较高地区作战环境,“红箭73”在巷战中也可支援步兵作战。红箭73导弹(发射架上备有1枚导弹,车内备有3枚导弹)具有对敌坦克、装甲车、防御设施、有生力量和低空飞机的打击能力。炮塔旁还有2组3联装烟幕弹发射器。该导弹可在炮塔内完成所有发射操作。导弹完成攻击后,车组成员可在炮塔外进行导弹再装填。最新的红箭73D型,通过前战斗部摧毁敌方坦克反应装甲ZBD-03空降战车发射红箭73反坦克导弹ZBD-03空降战车发射红箭73反坦克导弹后,主战斗部可贯穿800毫米左右的坦克主装甲。红箭73已经从最初的手动控制制导,改为半自动制导。导弹尾部有一个曳光管,半自动火控系统可以通过它确定导弹的位置。射手将瞄准线压在目标上,火控自动算出导弹与目标的偏差,向导弹发出修正信号,直至命中。

ZBD-03空降战车另有同轴机枪设于主炮左侧,可能是空降兵常用的八零式7.62毫米通用机枪,该型机枪仿自前苏联的PK(车载-PKT)式机枪性能亦大致相同。另据报道,同轴机枪是一挺5.8毫米并列机枪。

火控电子

ZBD-03空降战车为充分发扬火力,其火控系统,包括空投03战车空投03战车带热像仪和激光测距的双向稳定昼夜瞄准具、热成像目标跟踪仪、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及导航设备等,该火控系统使车长具备一定的操纵武器进行昼夜精确打击静止目标的能力,也可以动对动攻击目标。

ZBD-03空降战车的炮塔两侧还有两组共6门八四式76毫米电动弹药发射器,一般用作施放烟幕弹,也可以发射榴霰弹,这套电动烟幕装置主要是用于干扰反坦克导弹,一般还会搭配一套红外警报装置。

空投机动

ZBD-03空降战车,可以从伊尔-76机舱中依次投放,无论从伞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空投ZBD-03空降战车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空投ZBD-03空降战车降装备还是快速连续空投能力,丝毫不逊于同时进行伞降的俄军BMD-2伞兵战车。03式的战斗全重为约9吨,车长5米多,车宽2米5左右,车高超2米。其尺寸与重量都较小,可以空运,也可以空投,一架中国运-9型中型运输机一次可投3辆,不过它并没有采用伞兵与战车一起空降的方式,这主要为技术上的取舍。

ZBD-03空降战车的空投系统在实施空降作业时,依靠设置在机舱内的两条滑轮轨道和中间的导轨,空降战车就像行驶中的火车一样,以“尾先头后”的方式被牵引伞瞬间拉出飞机。中国可空投ZBD-03空降战车的运输机主要是运-8、运-9和从俄罗斯引进的伊尔-76系列运输机。每辆ZBD-中国空军空投ZBD-03空降战车中国空军空投ZBD-03空降战车(6)03空降战车的主伞共有4副,每具伞单重100多千克,面积是760平方米。为避免伞面在高速降落过程中被大风吹破,伞面用特制涤纶面料织成。主伞打开后5秒内,它会自动形成灯泡状,以减小开伞瞬间的扩张,主伞口部还有一根绳子,目的是把伞口控制住,5秒后,主伞内的自动切割器割断控制绳,主伞第二次张开,这样能减少装备和伞之间的冲击力。为了让战车着陆后尽快投入作战及增加安全性,连接主伞和战车还有一个关键的脱离锁,它的作用是在下降过程中选择正确的解脱时间节点,使战车和主伞迅速脱离,防止车辆被伞拖带。

服役动态

ZBD-03空降战车首次公开亮相是在2005年的中国与俄中国运-9空投3辆ZBD-03空降战车中国运-9空投3辆ZBD-03空降战车罗斯联合举办的军事演习上。ZBD-03空降战车在2009年10月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的分列式上出现,排在装甲车方队的第7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第45师第134团8连(上甘岭特功八连)的成员驾驶。

2010年,ZBD-03战车在中国青藏高原首次主导了中国空降兵演习,展示了高速战略机动、伞降突击、远程立体打击的最新作战能力。

ZBD-03空降战车自2005年装备空降兵部队以来,先后亮相“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和2009年、2015年两次大阅兵。2016年7月,ZBD-03空降战车在青藏高原成功实施5000米重装携弹连续空投,展示了优异的性能巨大的四枚主降落伞组,确保伞兵战车下降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巨大的四枚主降落伞组,确保伞兵战车下降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该车能够利用重型伞降系统空投,同时配备强大的火力系统,具有对敌坦克、装甲车、防御设施、有生力量和低空飞机的打击能力,彻底改变了中国空降兵“轻装伞兵”的形象,是推动中国空降兵向“全机械化”转型的标志性装备。

2016年年在一次演习中,解放军空军一架运-9运输机空投三辆ZBD-03空降战车。

2017年7月29日,“空降排-2017”国际军事比赛将在湖北广水拉开大幕,中国空军空降兵主战装备ZBD-03空降战车首次本土作战,这也是它第三次亮相国际赛场。

总体评价

ZBD-03空降战车装备后,中国空军空降兵超越了使用轻武ZBD-03空降战车水上浮渡ZBD-03空降战车水上浮渡器、单兵/班组徒步作战的范畴,战术训练与战车装备的发展相应向前推进,形成了全面新颖的新作战观念和思维方式,打造了全新的空降作战战斗力。中国空降兵在作战编组、人车集结、乘车/下车进攻防御等等领域,不断的取得进一步的创新突破。

中国重装空降装备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这是中国空军空降兵部队作战能力达到世界一流的关键性标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