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津梁钟”是琉球王国于1458年(明天顺二年)铸造的。原本悬挂在琉球王国首里城(Shurijo)正殿门前。1945年二战期间首里城遗址为美军炸毁,但该钟存留下来。1978年起保存在日本冲绳“县立博物馆”中。
万国津梁钟的“供屋”
书写着万国津梁钟铭文的屏风(存冲绳县府)“万国津梁钟”上面铸铭文如下:
琉球国者南海胜地也钟三韩之秀以大明为辅车以日域为唇齿在此二中间涌出之蓬莱岛也以舟楫为万国之津梁,异产至宝充满十方刹地灵人物远扇和夏之仁风故吾王大世主庚寅庆生尚泰久兹承宝位于高天育苍生于厚地为兴隆三宝报酬四恩新鋳巨钟以就本州岛中山国王殿前挂着之定宪章于三代之后※文武于百王之前下済三界群生上祝万歳宝位辱命相国住持溪隠安潜叟求铭々曰
须弥南畔 世界洪宏
吾王出现 済苦众生
截流玉象 吼月华鲸
泛溢四海 震梵音声
覚长夜梦 输感天诚
尧风永扇舜日益明
戊寅六月十九日辛亥
大工藤原国善
住相国溪隠叟志之
琉球王国古地图“政通人和”是每一个国家追求的目标,但有时候拥有一个绝佳的地理位置,却是人和的先决条件。琉球正是因为具备了永久的地缘优势,才能一直保持着与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各国的贸易往来,从而确立了自己的文化地位。
“万国津梁”的意思是一万个国家的桥梁,也就是世界的桥梁,这座桥梁指的就是这口古钟的主人琉球王国。过去的琉球王国散布在中国台湾东北和日本九州岛西南之间的琉球群岛上,琉球群岛地处东亚的海上交通要道,北连日本列岛,隔海相望于中国,距中国香港1340公里,距中国大陆710公里,距中国台北660公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万国津梁”名副其实。
琉球群岛由北、中、南三大岛屿群共一百多个岛屿组成。北部岛群包括吐噶喇群岛、奄美群岛,又称萨南诸岛;中部是大琉球群岛(即冲绳群岛);南部是宫古群岛和先岛诸岛,面积共4600 多平方公里。在先岛群岛之北的海中,还有由钓鱼岛、北小岛、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等构成的中国领土钓鱼岛列屿。
而琉球国包括琉球群岛中的先岛诸岛、冲绳诸岛和奄美诸岛,总面积为3500平方公里,它的西侧是中国东海,东侧是太平洋。最大的岛屿是冲绳诸岛中的冲绳岛(即大琉球岛),面积1210平方公里;其次是奄美大岛,面积730平方公里。琉球群岛最南端的与那国岛,距中国台湾仅110公里,距钓鱼岛仅170公里。冲绳距东京970英里,距中国台北410英里,距中国内地沿岸440英里,距中国香港830英里,距马尼拉900英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战略价值十分重要。[1]
冲绳战役被美军发现的万国津梁钟万国津梁钟的命运和琉球王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该钟铸造完成之后,原本悬挂在琉球王国首里城(Shurijo)正殿门前。
据琉球国史及各种史料记载,自1383年(洪武十六年)起,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正式确定君臣关系。这种关系延续了整整5个世纪。但是到了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一成立,天皇在诏书中就宣称“日本乃万国之本”,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从此日本不断侵略琉球,终于在1879年3月8日,日本政府悍然宣布了“琉球处分”,改琉球为冲绳县,任命锅岛直彬为冲绳县令。琉球王国灭亡了。
1945年二次大战后期,美国进攻琉球本岛,日本兵强迫琉球人跳崖自杀,或干脆被打死以减少山洞中缺少食物的压力,又或因为说琉球人被认为是间谍惨遭杀害。战争使琉球人口减少四分之一。[1]首里城遗址在1945年冲绳岛战役中被炮火完全炸毁,万国津梁之钟却奇迹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是钟再也无法被敲响了。 战争结束了,美军缴获万国津梁钟。[1]
1945—1972年琉球为美国占领,美国在琉球实行异化政策。1972年5月15日,日本重新恢复对琉球群岛的行使行政管理权。[1]
1978年,万国津梁之钟被日本政府列为“重要文化财产”,正式名称为旧首里城正殿钟,收藏于冲绳县立博物馆。而其复制品则被悬挂于重建后的首里城。
《首里城正殿钟铭(万国津梁钟)》(拓本),1458年(明天顺二年)6月19日出版。页面大小:46.5×58.5cm。标注“住相国渓隠叟志之”。2005年2月出版复制本,页面大小:47×59cm。出版者:冲绳县立图书馆私制。藏日本冲绳县立图书馆。
《万国津梁の钟》,作者:小岛璎礼(コジマ ヨシユキ),出版社:冲縄総合図书/浦添。出版时间:2005年3月。页码:114页。 藏日本冲绳县立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