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惨案

南京惨案

中文名 南京惨案
发生地点 中国南京
目录导航

事件背景

1927年3月中旬,北伐军进逼南京,帝国主义极端恐慌。英、美、法、日、意等帝国主义连忙在上海增兵二万三千多人,调集军舰九十多艘停泊在江西,企图阻止革命的发展。3月23日,由程潜指挥的,分别由共产党人李富春和林祖涵(即林伯渠)任政治部主任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和第六军,在击溃了几十万直鲁联军的防守之后进占南京城。

事件经过

3月24日,共产党人林伯渠、李富春等参加领导的北伐军第六军、第二军占领南京。

南京城内和下关的外国领事馆、教堂、学校、商社、医院、外侨住宅均遭到侵犯和洗劫。金陵大学副校长文怀恩(Dr. J. E. Williams,美国人)和震旦大学预科校长(意大利人)遇害,此外英国侨民死亡2人,日本侨民死亡1人,法国侨民死亡1人。在袭击中,英国和日本领事馆成为袭击的首要目标,英国驻南京领事Herbert A. Giles被枪击伤,正在生病卧床的日本领事森冈正平也遭到枪击,但是没有受伤。

下午3时40分,停泊在下关江面的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军舰借口保护侨民和领事馆,下令停泊在江面的英舰“良美拉尔特”号、美驱逐舰“诺亚343”号、“泼利司登344”号向南京城内进行猛烈炮击,时间长达一小时之久,酿成炸死炸伤中国军民2000多人,毁坏房屋无数的南京惨案。

当晚,英、美等帝国主义,借口侨民和领事馆受到“暴民侵害”,炮轰南京,中国军民死伤二千多人,造成大规模的血案。

事件结果

事件发生后,蒋介石不仅不支持南京军民进行反击,反而利用总司令的职权,命令第六军、第二军开赴江北,调嫡系部队进驻南京。并派特使和各国领事联络,为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叛变革命作准备。蒋介石无耻地对记者说南京事件的起因,完全岀于“流氓捣乱”。南京政府首先答应美方提出的“惩凶”和“保障美人在华安全”的要求,并在3月26日,下令处决宁案“肇事士兵及流氓”33人。关于赔偿一事,美方索赔甚巨。因英美炮击也造成了中方百姓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南京政府希望美国能表示些许歉意做做样子,但美方态度强硬,只同意为考虑南京政府面子,不把赔偿写入任何正式文件,秘密进行。3月底,中美“宁案”交涉结束。4月4日,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宁案中美协定》全文。由于美方在交涉中没有让步,美国国内认为此事是外交上的一项胜利,而中国国内舆论则对此表示了普遍的不满。

之后,英、法、意纷纷效仿美方的“接受国民政府道歉和赔偿”和“开炮系正当防卫”的立场。8月,中英达成善后。而日本由于若槻礼次郎首相坚持“不干涉中国内战、支持蒋介石统一运动”的政策,也就没有追究责任。但隔年发生的济南惨案令情况趋于复杂,于是“宁案”的善后又和“济案”的交涉连在一起,迟至1929年5月才了结。

事件影响

南京事件加速了蒋介石和帝国主义的勾结及蒋介石叛变革命的进程。

(本词条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