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的书面用语就是社会。文章中,江湖也指具体的江河等。
庄子江湖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篇》:泉涸,鱼双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文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不舍的分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方保持湿润。此时此境,却不如各自在江河湖水里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江湖两字拆开各自可指地理上的三江五湖,“江湖”两字成一对词。在中国文化中另有指涉的意涵,如《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的江湖指的即是广阔逍遥的适性之处;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江湖则用来指民间社会,有与朝廷相对的意思。也因为高人隐士不甘于受朝廷指挥控制,鄙弃仕途,以睥睨傲然之情,逍遥于适性之所,所以江湖也被近代武侠小说,引为豪杰侠客所闯荡的社会。
因为武侠小说里的那种刀光剑影的生活并非正常的生活秩序,现今社会也唯有以暴力冲突为常态的黑道生态贴近所谓的江湖,也因此,江湖一词已演变成较为负面或特定的用语,如“混江湖”,意指混黑道;“老江湖”,喻见多识广之负面人物;“江湖险恶”,指是非纷扰之地等。而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此话语出古龙)意指人身处在特定环境中,因顾及周围人事的压力,常做出非出于己愿的事。
江湖是指掌握了一种技能或者骗术,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它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社会生存形态。——老梁语录
什么是江湖?人即是江湖。什么是江湖?恩怨即是江湖。江湖是美丽的,在深夜的街头独自挥舞着刻着自己名字的剑,像风一样潇洒;江湖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师友至爱喋血黄沙,为报仇也只能十年面壁。这就是江湖。在江湖里,你可以和你的爱侣双剑合璧,共奏一曲「笑傲江湖」。也可以凭着自己的绝顶聪明,找寻传说中的秘籍,练就绝世的武功。或者开山收徒,成为受人景仰的宗师。也可以打一把自己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成为传说中的孤独剑客。
而后古龙在一本武侠书中借杀手燕十三之口说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更成为惊世之言,至此,江湖的称谓为更多的人接受,也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最终,还是由古龙先生为江湖的称谓做了总结: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诚如斯言,记得徐克版的《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水墨山水、纯真作品,因为任我行「只要有人,就会有恩怨」变得沉重。 人之悲哀,就在于江湖。
如果以较为直白易懂的描述来说的话,武侠小说中的江湖,其实就是以小说中的有武功的人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人所组成的关系网,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不必担心衣食住行,不必担心法律制裁,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以实力(主要是武功强弱)说话的世界,如同它脱去了恶人身上的枷锁一般,它同样也解放了正义之士思想的束缚,使之可以快意恩仇,以暴制暴,在这个设定之下,反面角色虽多,但侠义之士出现的概率也要远大于现实社会。这也是为什么武侠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
《剑江湖》《剑江湖》
作者·黄敬远
年代·当代
剑起江湖啸恩怨,月如霜。
西风落叶花飞谢,酒自浓烈向天洒。
侠骨峙魔心,杀气拨尘乱。
九万云集城压迫,挥叱咤。
巅峰对决长空裂,爱恨情仇一瞬间。
铁马嘶魂魄,赤血祭黄沙!
赏析:通篇用词阔丽、给人以震撼,表达一种仗剑天涯的英雄气概。看似杂乱无章,其实细读下来可见意境不拘、天马行空,突显气势造场,情景交融。作者采用了小说电影式修辞法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词构恢宏热血,就像金庸古龙大师笔下织就的武侠世界,主人公怀一身绝世神功、潇洒负剑、纵马江湖,一任快意恩仇。
首句剑起江湖啸恩怨,月如霜剑是对江湖表达的一种情绪,也是一种手段,纷争即是恩怨,恩怨即是江湖。月色如霜正是对充满杀戮、冷血、无情的江湖背景一种渲染铺张和诠释。
西风落叶花飞谢,酒自浓烈向天洒这句描写的犹为意境、画面感。西风飒飒中,落叶横扫,飞花满天,纵饮着浓郁香烈的美酒一阵狂歌,醉意挥舞着幻妙的剑段身姿。豪侠潇洒感性的形象跃然纸上。
侠骨峙魔心,杀气拨尘乱。
侠骨是武侠里正义的化身,这里强调正邪历史的不对立和厮杀的宿命论。
九万云集城压迫,挥叱咤。
九万不是实数,只是形容极多。天下群雄云集倾城,躁动的比武会上各种绝技层出不穷,谁都一副舍我其谁?叱咤风云。
巅峰对决长空裂,爱恨情仇一瞬间。
此句是全词的巅峰之笔,将武侠精神世界观挥发的淋漓尽致。推动了武侠高潮,表现了爱恨的纠结执着、情仇的繁乱悲剧,似乎一瞬之间可以在武的催化之下爆发这一切,最终归于寂灭。这是武侠里表现的独有快意。江湖是一个轮回的场,同样也是人生过程的写照,但人生却永远不似江湖痛快。
铁马嘶魂魄,赤血祭黄沙。
决战之后,总是几分荒凉。似乎可见一幅西风瘦马,残阳如血的荒凉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