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门桑皮纸介绍
传统的盐焗鸡制作,就是用纱纸把鸡包好,再用盐焗的。桑皮纸(汉皮纸)汉代就有了,它的主要成分是桑树皮,这对丝绸生产很不利,不可能允许大量生产,就显得珍贵了,具有极高的耐折度,后代的北京故宫的窗户纸就是这种纸,这点足以证明。
孟门当地人剥下桑皮,经笼蒸、深沤、棰捣、入池、制纸、上墙等20多道工序,制成祭祀用的桑皮纸,虽然其用途单一,经济价值不高,但古老的工艺流程能保留至今是十分珍贵的。
孟门前冯家沟现在还有十几户人家在做,而且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年轻人都不屑做手工桑皮纸这样的活计。据柳林县志记载,桑皮纸源于柳林寨东一带,一位姓吴的人在晋东南学得手工造纸技术后,回到村里置备工具开始造作桑皮纸,父传子、子传孙一户经营。明朝未年,迁往隔河的龙门会村,仍搞桑皮纸生产,并先后传授给村里人。由于龙门会村有四季不枯而冬不结冰的柳林四十里抖气河的发源地,满足造纸用水的首要条件。明朝未年我国的养蚕业相当盛行,龙门会附近的养蚕户也很多。村村有桑树,这样桑树的修剪便产生了大量的桑皮,为桑皮纸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工艺在龙门会一代渐渐失传,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在孟门古镇前冯家沟又盛行起来。据当地村民冯世林讲,前些年他们做桑皮纸时还顾龙门会一带的人打短工,而龙门会村现在已经没人再做这种活计了。由于孟门桑树遍植,而且黄河流域小河小溪众多,造纸必不可少的资源就很丰富了,这也是后来在孟门镇前冯家沟得以留传至今的缘故。前冯家沟紧挨着黄河,离村不远的薛家坪一带有小溪可供做纸用水。十多年前钻井队勘探,在村子旁边打了一眼井,因含硫大而无法饮用,后来做纸的人们和村里的人集资把井保留了下来。现在这里常年冒水,而且是温泉,冬夏常天有十里八乡的人在这里洗衣服,为村民和附近的人们提供了方便,也为做纸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烹桑皮经过这道工序,生料便变成熟料。首先要把收购回来的干桑皮在水中泡软,然后用蘸上石灰水盘成一个个小捆放在锅上烹,烹的锅是用一个口径二尺多深二尺多底微坡的铁锅,锅上又砌一个高一尺五寸,直径约两米的圆形的“锅”,砌的要不漏水才行,锅里要放8担水,实际上不止是铁锅里有水,连砌好的“锅”里也是水,里面放上处理好的桑皮后用泥土将顶抹裹严实的伞形围圈;然后蒸8个小时左右才能熟了,然后再闷上2天让桑皮熟透。经过这道工序后把生料就变成了熟料。
蒸熟了,把桑皮全从蒸锅里挑出来。经过去揉,化、等工序便可捣成垢,捣垢时把桑皮放在石板上,用捣垢圪垛均匀的捣。捣垢圪垛是用一个直径十公分左右的圆形硬木做成,在捣垢面上用铁钉钉在上面,便于把垢捣烂,垢捣的越烂越好。然后拍成一个宽8cm左右,厚2cm,长60cm左右的垢条,用刀切成碎片,然后对上温水用脚踩成浆糊状,放入很细的网上漂洗。洗的时间越长,越干净,也越费料,做出来的纸越白。把切好的垢放在一个大约60公分大的大盆里,用脚在盆里踩。孟门做纸农民甚至大冷天的也脱了鞋袜,光着脚在盆里踩,据当地做纸农民冯世林说,这样能踩匀,用别的办法不灵。
把洗好的垢放进瀚里大约有40斤左右,瀚里要放50担水,这瀚里的水也不是普通的水,而是要加入蒸生料时的蒸锅水,只有这种水才能把垢搅的浮起来。用混瀚圪垛在瀚里搅拌,这可以说是最累的活。要搅拌三四百次,要把倒在瀚里的垢全部搅上来,浮在上面,然后用混瀚圪垛在瀚里一捅,垢马上就翻了起来,就像下面是个泉眼,不一会,整个瀚里便漂起白沫。在瀚圪垛里搅拌着放进去的垢,先是用混瀚圪垛,然后用混瀚棍。大约一个多小时搅拌好后,搅起的白沫也渐渐散去。垢白白的漂在里瀚面上,用一根棍子把漂起来的垢控制在瀚的一个边上,大约有八九十公分,这样不至于垢漂到要操纸的地方来。仔细观察,瀚里的水中已都是桑皮的纤维了,细的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据冯世林说,这纸越操越白,越操越好。操纸要先 出边(桑皮纸的一个边要比别的地方厚一些,出边就是为了便于揭起来凉晒),然后再挖一下,操一下,一张纸便成形了。然后再把操好的纸叠放在一起。据冯世林说,这也是个重要的要序,放不好便揭不起来,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操好的纸要放在土上控水,然后再凉晒。纸的厚度与手艺有关,好手艺人出的纸又薄又均匀,这样便不浪费材料。手艺好的能操一百张,手艺不好的只能操八十张。现在,该村卖桑皮纸是按 张卖的,所以说同等的垢操的越多,利润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