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咯嘣"是明清以来汉族地区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特殊音乐玩具,与晋商活动有密切关系,曾在民间广为流行。是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上记载,中国各地类似"琉璃咯嘣"的手工制品都源自山西交城,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绝活。吕梁市交城县夏家营镇覃村是“琉璃咯嘣”原始产地,已有四百年的生产历史。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上布政使丁陈管见》“即以晋论,各处之绒毛,阳城之丝茧,交城之玻璃,潞城之草帽辫,我之售于他,获利甚微……”。经历代传承生产的交城琉璃咯嘣,其产品流传于全国汉族区域,而以黄河流域较为突出。一些临近河流的百姓还用它来作为“河灯”,祭祀河神,是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乡土气息的音乐性节日玩具和供器,是典型的民俗文物。物美价廉的琉璃咯嘣,它只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出现,流行时间短却普及面广,制作技术独特,工艺造型独特,玩法独特,得到社会的欣赏,对青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具有粗犷憨厚、稚拙朴素而又艳丽悦耳的民族特色。
"玻璃咯嘣"是一种薄玻璃制造的响器,是春节前后应时的一种儿童玩具,头大,呈扁圆形,中接细长管,用嘴吹,极薄的玻璃在气流鼓动下发出“咯嘣、咯嘣”的声音,清脆悦耳,深受儿童欢迎。每到春节,行销一时。 每逢春节,孩童们手持这种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大街小巷都传出清脆悦耳的“咯嘣”声,成为人们甜蜜温馨的童年记忆。琉璃咯嘣以其独特的制造工艺、稚拙朴素的造型和珍贵的民俗文化价值,2007年1月被列入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琉璃咯嘣"的主要原料是废旧玻璃,捣碎后加入铜屑、铁屑等辅料,放在特制的坩埚中,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融化,融化玻璃的炉子是砖头与黄土砌就的,制作过程不砌烟囱,不要鼓风,完全是家庭作坊的格局,待原料完全融化后,沾取溶液转接到玻璃吹管上,然后边吹边利用自然下垂形成蛋形空管,将蛋形空管的末稍部吹成球形,并运用半熔半凝技术把圆球吹成葫芦形,将葫芦底部在平板上墩压、试吹,最后从吹管上割下就完成了。"琉璃咯嘣"的制作过程看起来似乎简单,但其中火候的掌握可就是个硬功夫,差之毫里、失之千里。"琉璃咯嘣"样式五花八门:有锤形,也有葫芦形、盘龙、檀香壶等多种形式,且大小不一,最大的近一米。"琉璃咯嘣"大多是锤形的,葫芦形的就属高档,还可以分为多个型号。此外还可以制作出琉璃喇叭,其中以三尺以上的长号最为罕见,它可以模仿军号声,吹出悦耳的声调。
"琉璃咯嘣"历史上在我国北方地区春节期间较为流行,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色彩,早在明代已经流行,尤其是晋商分布密集的地方,几乎处处都有。名称也有很多,晋中叫"咯嘣嘣",北京人叫"噗噗噔儿"或"不不登"、"响葫芦"、"倒噎气",在山东济南称为"鼓子",在甘肃省兰州则叫"乒乒乓"、"哈哈笑"等。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琉璃咯嘣"作为民众喜闻乐见的音乐玩具,与对联、年画、剪纸等一起成为我国北方乡土文化中一个代表性的符号。 交城有句童谣:"琉璃咯嘣嘣,打了歇心一阵阵"。"琉璃咯嘣"是玻璃做的,容易碎,吹吸的时候很有讲究。用力小了出不了声,用力过大一不小心就吹破了。
如今,传统的"琉璃咯嘣"工艺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由于工艺独特,"琉璃咯嘣"无法用机器制作,纯手工的工艺局限了它的发展,使得这一传统工艺更加地宝贵。在交城,掌握这种手艺的只有覃村的两位上了年纪的老师傅。两位老师傅一天大概能生产700-800个"琉璃咯嘣",但是因为市场萧条,买的人少,靠做"琉璃咯嘣"连糊口都难。'琉璃咯嘣'的衰败,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经济市场的冲击,覃村村民大多转行做玻璃的其他产业。 为抢救这一珍贵遗产,交城县成立了传统玻璃工艺研究会进行挖掘整理,并打算建设"传统玻璃工艺博物馆"和申请设立保护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