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位于纳溪区东部边缘,东与江阳区分水岭乡相邻,南与合江尧坝镇连接,西与本区丰乐镇、棉花坡相接,北与江阳区蓝田街道相邻,全镇幅员面积72.17平方千米,辖19个农业行政村140个农业居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169人(2017)。
龙车镇交通十分便捷,已开通泸州市区蓝田客运站至龙车镇的泸州公交25路城市公交线路,县区干道玉(皇观)龙(车)、纳(溪)弥(陀)、高(洞)新(殿)公路横穿境内,是合江、江阳、纳溪三县区交通的十字枢纽,G93泸渝高速公路经过该镇北部。
龙车镇(Longche)位于纳溪区东部边缘,东与江阳区分水岭乡相邻,南与合江尧坝镇连接,西与丰乐镇、棉花坡相接,北与江阳区蓝田镇相邻,距纳溪城区、泸州城区各19千米。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代码510503110:~001龙车山社区 ~201大堰村 ~202塘口村 ~203长寿村 ~205玛瑙村 ~206芦花村 ~207曹湾村 ~209中坝村 ~210利合村 ~211阳坡村 ~212金龙村 ~215建坝村 ~216占梯村 ~217云台村 ~218古楼村[1]
1949年后袭用原名设龙车乡,1959年改龙车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利合乡并入。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区政府19千米,人口3万,辖大堰、塘口、长坪、寿登、玛瑙、芦花、曹湾、雷村、中坝、犁台、阳坡、金龙、石坝、高坪、建坝、占梯、云台、古楼、关口19个行政村和龙车、利合2居委会。
2002年11月撤乡设镇,面积72平方千米,辖19个村,2个居委会,1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7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8人。 2003年,面积71.95平方千米,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1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841户、297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3户、943人
2004年,面积71.95平方千米,辖19个村,1个社区,140个农业社。总人口29333人,8785户,其中非农业人口1083人,602户。[1]
2005年,全镇GDP达8400万元,粮食总产量13522吨,出栏生猪3.9万头,农业总产值809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3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2万元,镇企业总产值达15486万元,工业总产值达9605万元;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81万元,财政收入128.28万元。
该镇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场镇面积已由原来的0.05平方公里扩大到近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0.5万。水、电、气、排污、光纤通讯、电视、市场、学校、医疗等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条件优越。2000年被列入“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依托纳溪、融入泸州、打造泸州卫星城镇”正成为该镇发展方向。
该镇森林覆盖率为43.8%,种植、养殖产业优势明显,镇内主要盛产水稻、玉米、基蔬菜、笋竹、桔子、柚子、生猪、黑山羊等农副产品。年产杂竹10多万吨,楠竹10多万根;种植有中药材--黄姜2,000多亩,麻竹2,000多亩。该镇正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公司+农户”、“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道路,把订单农业和观光农业作为农业开发的目标和方向,实施了中药材开发、大米精加工和种草养羊项目建设,预计三年内可实现出栏5万只商品羊的目标,成为泸州市种草养羊特色镇。
龙车有中学校一所,教职工53人,学生937人;小学校11所,教师104人,学生1928人;幼儿园1所,学生136人。[2]
鼓楼山风光该镇旅游资源潜力巨大。鼓楼山海拔780米,因山形奇特如石鼓,景色迷人和剿匪战争而出名。山上有石笋、古寨门、古栈道、寺庙等自然、人文景观。鼓楼山与上厚河遥遥相望,站在山巅,可远眺泸州,尽观龙车全景;松林桥水库四面环山,青山绿水,环境幽雅,是人们休闲娱乐必去之处。
长久以来,龙车镇活跃着一群舞狮人,龙车乡的舞狮人平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农闲、逢年过节时才出去表演。因为舞狮能挣钱过生活,以前学舞狮的人不少。除了像邱修华这种父教子承的以外,乡里和舞狮人关系好的人家总希望自家的儿子在种地当农民的同时,能学成这门手艺。当时的年轻人也希望借舞狮表演出去“见识见识,跑跑‘江湖’”。
龙车镇的狮舞称为“班打狮子”,是一种集武术、杂技、歌舞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大致分为“孙悟空”(俗称“小脸子”)、“沙和尚”(俗称“大脸子”)、“耍狮子”三种基本角色。其中“小脸子”和“大脸子”对演员的体能、反应、胆识有很高的要求,因而训练十分严格。江阳区分水乡十伏村的村长、53岁的刘帮龙回忆起自己十一二岁训练时的情景:天一亮,师兄弟们就忙活开了。弯腰、压腿,翻筋斗,样样都是吃苦的活。特别是学“孙悟空”的经常被摔得浑身青紫。有的师兄弟练“倒立”,练得脑门上不长头发。
舞狮队的成员各自发展,表演差不多成了义演、玩票。邱修华感慨地说:“如今乡下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了,干哪样都比表演赚的钱多,肯学这门手艺的年轻人也几乎没有了。整个队15个人,多半都已经四五十岁。等他们舞不动的时候,这点技艺恐怕就要失传了。”
每到节假日期间,镇政府就组织他们到单位、相邻乡镇表演。区上连续几年的闹元宵群众汇演也每次都请他们参加。特别是1999年正月十五,中国新闻社、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等数家媒体到龙车镇将他们的节目制作成专题片在中央第四套节目播出,把班打狮子介绍给全世界。[3]
班打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