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息票据

不带息票据

目录导航

什么是不带息票据

 

  不带息票据是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只按票面金额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在这一商业汇票中,票面价值一般为本利和,即已将票据的利息计入面值,不另外标有票面利率。则: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

[编辑]

不带息票据的会计处理

  不带息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应收票据的面值。企业收到应收票据时,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借记 “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违约拒付或无力还票款,收款企业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

  【例】甲企业(国有工业企业)向乙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为100 000元,尚未收到,已办妥托收手续,适用增值税率为17%,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 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10日后,甲企业收到乙企业寄来一份三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117 000元,抵付产品货款。甲企业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票据 117 000

    贷:应收账款 117 000

  三个月后,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票面金额117 000元存入银行,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17 000

    贷:应收票据 117 000

  如果该票据到期,乙企业无力偿还票款,甲企业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

  借:应收账款 117 000

    贷:应收票据 117 000

不带息票据和带息票据的区别

短期应付票据有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之分。带息票据的面值就是票据的贴现值,在资产负债表, 以面值列示负债外,还须将应付未付利息部分作为另一种流动负债列示。不带息票据的不是票据到期时应付的金额,这类票据可由企业签发用于向银行借款。理论上,应付票据均应折现,按现值计价。但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出具的短期应付票据,由于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出具的短期应付票据,由于发票日与到期日相距很短,其折现值和到期值很接近,根据重要性原则,可略而不计,而按面值入账。但在营业活动以外出具的应付票据,如因借款而出具的票据,则不论期限长, 应按现值入账。[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