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建造了“八卦城”
史料记载,到1877年,垦荒发展使得桓仁人口大为增加,当地的土匪又经常骚扰百姓、掠夺财物,清政府终于批准在桓仁建县(当时称怀仁)。那么县城建在哪里呢?负责修建的河南人章樾发现哈达河与浑江交汇处两条河水形成了一个“S”走向的天然太极图形,于是决定将县城建在浑江东岸天然太极图的阳极中(阴阳鱼的阳鱼眼睛上),并按照八卦图形施工建设。清政府拨款40000两白银,1882年怀仁县城建成,城墙外形8角8面似八卦,城北依山,东、西、南分设“宾阳门”、“朝京门”和“迎薰门”。在当时的条件下,修建县城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对土匪袭击的防御能力。然而,120多年的风雨过后,桓仁古八卦城只剩下了西南处一段20多米长的城墙。
新“八卦城”定位为旅游城
按照规划图,桓仁八卦城与周围太极形状的浑江水构成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太极八卦城。据桓仁城乡建设规划局副局长韩秀烈介绍,新“八卦城”的规划设计和风貌设计已经完毕,新“八卦城”将既保留历史文脉的价值,又具有现今的旅游功能,城外设有护城河;城的出入口则以中国传统的牌楼古建筑风格为主,城内的所有建筑都将采用晚清民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