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太极的广泛性,太极基因可以渗透在各个文化领域和各种事物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太极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但这并不表明一切事物就都可以称之为太极,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本质、特性和表现形式,期间又都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太极文化,是指太极在各种事物中的不同表现,所以,只要是以各种形式表明太极的特征、特性、特质的文化,都是太极文化的范畴。
严格地讲,只有以表现太极自身的本质、本性、实质、 属性、 形态、 功能、法则、 原理,而全面展示太极的本来面目的 文化,才能是真正的太极文化。
1、太极拳舒缓柔和,轻松自然,是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者强身壮体、康复延寿的有效手段。(当今人的自然寿限可达到130--150岁。要提高人类的自然寿命没有什么仙丹妙药,关键在于加强自我保健。太极拳以慢生柔,以匀求活,柔极生刚,刚柔相济。太极拳运动不温不火,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以活其身,徐行之以稳其步,自始至终以意念贯穿。动如抽丝,藕断丝相连,行似流水,轻若浮云,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适度合宜,因而是保健卫生、延年益寿的好选择。)
2、太极拳能醒脑清神,调节神经,特别适合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修炼。(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人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患各种疾病,太极拳温文尔雅,静心修身也可松弛神经系统,解除疲劳,使身心得以全面适度运动。)
3、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顽症有辅助物治疗的作用,可使治疗起到特效。(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顾此失彼,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会造成药物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辅之以太极拳锻炼,可以使身体机能日趋健全,从内部增强免疫力,修复受到破坏的系统和功能,比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收效更显著。)
4、太极拳强调身心合修,注重精神和体魄的平衡发展,宜于塑造心理、生理都健康的新人。(现代医学健康的标准已不再是身体上“没有疾病的状态”。而在精神(心理)卫生方面也有具体的标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智力正常,言谈举止符合年龄特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尊重他人,不狂妄自大,自暴自弃;讲文明、懂礼貌;不盲从,不迷信;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挫折面前保持清醒冷静;乐于和人交往,不嫉妒,不猜疑,不忌恨别人;能不断地调整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精神和肉体本来就统一在人生命的过程中,没有离开肉体独存的精神,也没有丧失精神而有生命的肉体。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太极拳心身双修,在练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健康的体魄,也可以养成健全的心理,长期习练太极拳的人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富于同情心理,乐于助人,不怕挫折,明辨是非,不信鬼神。所以太极拳的修炼可以造就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