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镇位于龙海市东南隅,东径117°54′,北纬24°25′,东南与白水、浮宫隔溪相望,西与海澄接壤,北临九龙江入海口。全境面积35. 4平方公里,辖14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0176人。
东园镇东南为峨浪山丘陵,西北为九龙江下游平原。全镇耕地17656亩。该镇属亚热带气候,冬暖夏凉,雨量足,日照长,日平均气温21.5℃,年降水量在1450~1500毫升之间。
东园镇经济建设主要依托农业示范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建设。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工业兴镇的决策部署,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科技创新加速工业化,以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镇经济持续发展。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9.4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61亿元,财政收入42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76元。
东园现代农业示范区于1997年7月被福建省定为十三个现代农业试点之一,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田间机耕路48公里,田间排灌渠系41.2公里,机耕桥21座,涵洞36座,排洪闸4座,电动灌溉站19座,田间林网22公里,新增耕地面积517亩, 改善灌溉面积8500亩,改善排涝面积12000亩, 增强防灾抗灾能力,示范区基本形成"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田发展格局。近年来,先后引进国内外优新品种黄秋葵、台湾珍珠芭乐、杨桃、释伽、木瓜、火龙果、台湾青枣等50个,带动10多家农业企业、200多户大户进入规模化生产。区内农业企业和大户已成为该区农业开发的领头羊。大力推动蔬菜、水稻、花卉、水果等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形成12000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13200亩蔬菜生产示范基地,600亩台湾水果生产基地。
东园工业集中区于2000年8月经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于2001年7月被省乡镇企业局确定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迄今为止,该区先后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完善区内基础设施,有完善的供电、供水、通讯、排水、排污、邮电等基础设施。目前,区内拥有各类企业95家,其中规模企业有29家,涉及的行业有家具、食品、机械制造、造纸、建材等, 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61亿元。
省道324线公路贯穿我镇,漳诏高速公路漳州港开口处位于镇政府旁边,距龙海市区10公里,距漳州港12公里,距规划中厦漳跨海大桥仅5公里。全镇镇道总长18.9公里,2004年全部实现水泥路面,村道8.7公里,已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全镇海堤总长18.8公里,大小涵闸30多座,其中启闭闸5座;港道总长75公里,其中主港道16.6公里。
龙海市现代农业东园示范区位于龙海市东南部,九龙江出海口,与厦门市区隔岸相望,于1997年开始实施,是由20多年历史的原东园农科所发展壮大而成的,是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辖区内有9个村,总人口2.24万人, 耕地1.26万亩。2008年,农业总产值2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6376元,被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全省首批“三农”服务中心试点乡镇之一。现该区路沟渠桥涵闸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建立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和龙海市青年干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两大基地,建成一座建筑面积1735平方米,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为一体的镇农科教中心,成为闽台农业合作和农业科技推广两个窗口。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成田间机耕路48公里,田间排灌渠系41.2公里,机耕桥21座,涵洞36座,排洪闸4座,电动灌溉站19座,田间林网22公里,新增耕地面积517亩,改善灌溉面积8500亩、排涝面积1.2万亩,增强了防灾抗灾能力,基本形成“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田发展格局。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1998年以来,先后引进绿兴、华进、振发、嘉生、亚细亚等10多家农业企业、带动200多户种养营销大户参与示范区开发建设,有效提升了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该区以种植西兰花、马铃薯、黄秋桂等高优品种为主,初步形成1.32万亩的出口蔬菜生产基地、600亩的台湾优质水果生产基地、3500亩的南菜北调生产基地、1.2万亩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200亩的内销蔬菜生产基地。
──经营模式灵活多样。形成了“公司+农户”、外企租赁、股份合作经营、“运销大户+农户”和种植大户经营等五种经营模式,实现了原来一家一户种植粮食向种植大户发展经济作物,传统低效农业向现代高优农业“两个转变”。
──服务体系健全完善。镇村农业服务组织健全,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台湾青枣、甜豆、西兰花、芥菜、结球生菜和毛豆6个高优果蔬品种获得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注册东园牌农产品商标,提高品牌效益。
──科技含量稳步提高。以省农大、省农科院、厦门大学等院校、科研单位为依托,常年聘请教授专家参与示范区水稻中试基地科研攻关,各类优良种苗的培育推广指导、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授课、区域规划和产品指导。
龙应寺正门 龙应寺坐落于景色优美的东园镇过田村俊美社,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漳州市为数不多的千年古刹之一。
一千多年前,宋帝南下逃亡,本欲前往漳州府,途经海澄县(现龙海市)时,却因山路崎岖、丛林茂盛而迷路方向。无意中在山谷之间、树林之中发现了一间寺庙,名曰“龙眼寺”。宋帝一时兴起决定留宿一晚,然而却困留恋这里的清泉美景,久久不舍离去。 一日,宋帝踏青归来,突然诗兴大发,挥笔写下“龙应寺”这三个大字,寓意“有求必应”,“龙眼寺”因此易名为“龙应寺”。古时寺庙的牌匾多为横放,而“龙应寺”三个字却是竖立在内殿正中。不言而喻,宋帝册封 “龙应寺”三字就有同圣旨一般,“文官落轿、武将下马”才能步入寺庙内殿。
经过搬迁和几次的翻建,如今的龙应寺建筑完整、造型独特,装饰得堂皇精致,主体建筑与周围景观的相互辉映,别具一格。惟妙惟肖的壁画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密密麻麻的碑记记载着香客们奉献的每一份爱心,“桃源深处”的景致吸引成千上万人的驻足观望。
一千多年的风雨洗礼和光阴打磨,龙应寺的历史沉淀和岁月累积,吸引了无数香客前来朝拜。每一年,到这里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善男信女们带着满腔期望到这里烧香祈福,抽签预测一年的运势,敲钟表达满满的诚意。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生日,这一天来的香客还能品尝到庙里准备的斋饭。
埭尾古厝群
在东园镇埭尾村,有着龙海目前发掘存有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古民居建筑群,这些古厝群布局具有轴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特点,屋顶多为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红瓦屋面、石砌墙体,装饰工艺极为精湛,具有鲜明的闽南建筑特色。
埭尾村的六十多座古厝坐向、形态、大小近乎一致,拿尺子丈量,不差分毫,如果没有村里人指点,外来者肯定认不出哪家哪户,甚至会迷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厝之间,边门对着边门,中间仅隔一米多宽,打开所有人家的边门,一条由村头连到村尾的直线通道就这么形成了,即使遇到下雨天,走这条通道探访古村落就不用担心会淋到雨。
走进宅内,屋内陈列各式古色古香家具、农具,梁上的漆画贴金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有磨损,但是从古厝精妙的构造和装饰仍能看出当时埭尾富贵人家富甲一方的家世。
古厝群随着岁月的变迁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衍生了新村区,不过古厝村民严守先人禁改建筑格局的遗训。古老与现代之间有着鲜明的界限,古老的一律向北,现代的一律向南。无论新旧皆为陈姓聚居地,不接受外姓人居住。
古村落傍水而建,落日余晖,古榕映影,渡舟环绕,偶见几只白鹭驻足觅食,又见古厝新宅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
如今,埭尾村古厝群以它的古老别致的魅力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马来西亚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也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探访者。
东园镇厚境村是龙海市东园开发区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龙海市东部,是东园镇西大门,省道漳云线及九龙江支流贯穿全境,由4个自然村组成,共分为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06户,总人口数3012人,现有劳动力1194人,区域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750亩,果园面积500亩。近年来,厚境村两委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龙海”这一发展主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工业化促进农业发展、以产业化提升现代农业、以规范化建设新型农村。2007年,全村实现了社会总产值6.2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0多万元,成为东园镇的首富村、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漳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999年6月村党支部晋升为“五星级”党支部,连续八年被龙海市评为“文明村”。先后被评为漳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漳州市农村农民体育工作示范村、龙海市民兵营规范化建设达标先进单位,龙海市五星级先进党支部、龙海市文明村、龙海市工业先进村、龙海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村、龙海市信用村、龙海市“先进村(社区)妇女组织”。该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村支书曾福财任组长,村主任曾思跃任副组长,成员有曾祥兴、曾亚炳、陈智勇、许美盛。该村致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新村建设上,该村于1998年编制好新村规划,花40万元聘请省建筑设施院厦门分院进行总体规划,建设厚境村别墅式腾龙小区。目前已完成“腾龙小区”二期工程改扩建,小区村道两旁绿树成荫、路灯高悬,楼房、平房鳞次栉比,住宅楼、别墅间草坪间插、树木成行,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规划在建的坑内湖住宅小区,用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达8.4万平方米,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在规划上做到水、电、路“三配套”,功能、绿化、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风格“三协调”。建成后的小区内有一座四层楼高、6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可供村民经商就业;有综合楼1.5万平方米,为外来工人居住用房;有村民住宅楼房,可安置村民达176户;更配套有农贸市场、老人活动中心、幼儿园、公厕、游泳池、篮球场。总工程分一、二期建设,投资估计在1.6亿元左右。目前,工程进展胜利,第一期已全部完成夯打桩基和管道预埋等基础工作,三号楼也己开工在建;第二期预计于2009年6月破土动工。规划120亩作为东园镇行政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已有卫生院、信用社等7个部门入驻。几年来,村两委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400多万元,铺造水泥路12.5公里,包括进村主干道、村内要道、连接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