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塘镇

泉塘镇

人口 52536人(2017年)
中文名 泉塘镇
车牌代码 皖B
所属地区 安徽省无为市
邮政区码 238300
目录导航

地理位置

泉塘镇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圩区面积较大,约占全镇总面积的70%,东北为童侯圩和大古圩,西属临河圩,镇西南、东南分属上十三连圩和下十三连圩。丘陵山区面积较小,祈雨山和郭巨山位于镇中部,是镇内相对较高的山丘。全镇属于圩区的村有17个,属于山区或丘陵地区或半山半圩的村有12个。

土地资源

泉塘镇泉塘镇(16)泉塘镇境内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潜育型青湖泥田土属,底质厚,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便于耕作和农作物生长。

境内无太大的湖泊,但河渠沟汊密布,十里长河面积577亩,为全镇的主要河流,总长5公里,北端发源于祈雨山,南端通过水桥闸与西河相通,大水面有500亩的莲花荡和400亩的南河大港。

在矿产资源中,已探明的有煤、石膏矿及少量石油。位于祈雨的祈雨煤矿属2级矿(储量待考),现年开采原煤6万吨。位于复元村境内的硬石膏矿,已探明硬石膏D级储量20338万吨,其中I级品1091.88万吨,待开采。

旅游资源

泉塘镇泉塘镇(3)泉塘镇有“祈雨庙、梅圩大碑、塔山牌坊、历山古柏”四景。祈雨庙位于祈雨山巅,翠松掩映,始建于明代,后经战火焚毁,2005年重建更名为普润寺;梅圩大碑位于永安河埂上,立于清乾隆年间,记载清廷谕民抗洪险,护堤守法诸条文;塔山牌坊为贞节牌坊,现仅存部分牌柱牌匾;历山古柏位于得胜村境内,树龄800余年,常年葱绿繁茂,树冠覆荫半亩多地,树干五人合抱,远看尤为壮观。

获得荣誉

2020年5月26日,泉塘镇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1][2]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3]

行政辖区

泉塘社区 金牛村 天成村 长胜村 得胜村 王垴村 中垄村 三益村 青龙村 临河村 建国社区 钱井村 宝山村 郭巨山村 海桥村

人口数据

泉塘社区 金牛村 天成村 长胜村 得胜村 王垴村 中垄村 三益村 青龙村 临河村 建国社区 钱井村 宝山村 郭巨山村 海桥村

建置沿革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6201
18955
17246
家庭户户数 9176
家庭户总人口(总) 36172
家庭户男 18931
家庭户女 17241
0-14岁(总) 9457
0-14岁男 5153
0-14岁女 4304
15-64岁(总) 24270
15-64岁男 12627
15-64岁女 11643
65岁及以上(总) 2474
65岁及以上男 1175
65岁及以上女 129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5509

52536人(2017年)。

人口状况

总人口 36201
18955
17246
家庭户户数 9176
家庭户总人口(总) 36172
家庭户男 18931
家庭户女 17241
0-14岁(总) 9457
0-14岁男 5153
0-14岁女 4304
15-64岁(总) 24270
15-64岁男 12627
15-64岁女 11643
65岁及以上(总) 2474
65岁及以上男 1175
65岁及以上女 129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5509

区域经济

泉塘镇泉塘镇(5)1949年设泉塘乡,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宝山、得胜两乡并入泉塘镇。1949年设建国乡,1962年建公社。

1983年全县撤公社改乡镇。1991年12月撤区并乡,蜀山区的泉塘乡、襄安区的得胜乡、开城区的宝山乡合并为泉塘乡。1994年12月建国乡从蜀山镇划出,与泉塘乡划出的宝山乡合并成立建国乡,泉塘乡只辖原得胜、泉塘二个乡。1997年12月泉塘乡改为镇。

2002年,经县政府批准,万山、王垴两村合并为王垴村,三益、南河两村合并为三益村,泉塘街道与泉塘村合并为泉塘社区。2004年4月,建国乡与泉塘镇合并为新的泉塘镇,镇政府驻泉塘街道,辖1个社区,28个村,417个村民小组。2005年泉塘镇村(居委会)、组基本情况一览表

村别 户数 人口数 土地面积(亩) 村干部数 村民小组数
泉塘社区 985 3991 6135.5 7 11
安宁 540 2230 6627 5 6
祈雨 650 2531 6415.5 5 18
天成 450 1645 5155.6 5 16
双成 422 1667 5613 5 13
代渡 427 1660 5277 5 17
长胜 476 2002 4731 5 17
得胜 465 1899 3627 4 24
塔山 629 2542 7147.5 5 27
汉王 430 1590 4701 4 10
王垴 668 2616 7267.5 7 16
长河 530 2035 6267 4 22
中垄 601 2059 5955 5 6
顾渡 478 1900 5727 4 11
青龙 402 1498 3778 4 15
梅圩 530 2035 4467 4 12
海桥 402 1495 4300 4 11
开南 708 2458 8348 7 16
郭山 576 2045 5073 5 17
罗山 454 1670 6215 6 9
宝山 487 1840 4758.1 4 13
湖背 484 1662 3192 4 8
经塘 586 2682 6090 5 11
复元 492 2520 5520 4 11
钱井 586 2210 6248 6 12
鲁畈 468 1616 4094 4 11
金牛 882 2965 8013 7 17
三益 714 2531 7402.5 7 26
临河 722 2960 9633 7 14
合计 16224 62554 167778.1 148 417

全镇产值

村别 户数 人口数 土地面积(亩) 村干部数 村民小组数
泉塘社区 985 3991 6135.5 7 11
安宁 540 2230 6627 5 6
祈雨 650 2531 6415.5 5 18
天成 450 1645 5155.6 5 16
双成 422 1667 5613 5 13
代渡 427 1660 5277 5 17
长胜 476 2002 4731 5 17
得胜 465 1899 3627 4 24
塔山 629 2542 7147.5 5 27
汉王 430 1590 4701 4 10
王垴 668 2616 7267.5 7 16
长河 530 2035 6267 4 22
中垄 601 2059 5955 5 6
顾渡 478 1900 5727 4 11
青龙 402 1498 3778 4 15
梅圩 530 2035 4467 4 12
海桥 402 1495 4300 4 11
开南 708 2458 8348 7 16
郭山 576 2045 5073 5 17
罗山 454 1670 6215 6 9
宝山 487 1840 4758.1 4 13
湖背 484 1662 3192 4 8
经塘 586 2682 6090 5 11
复元 492 2520 5520 4 11
钱井 586 2210 6248 6 12
鲁畈 468 1616 4094 4 11
金牛 882 2965 8013 7 17
三益 714 2531 7402.5 7 26
临河 722 2960 9633 7 14
合计 16224 62554 167778.1 148 417

项目引进

2005年末总人口60554人,其中男性32040人,女性28514人,农业人口59742人,非农业人口1712人,有侗、水、苗、回、壮、彝、白、瑶、高山、布衣族等10个少数民族人口74人,占全镇总人口1.2‰。

52536人(2017年)。

工商业

农业

200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7.2 亿元,同比增长 9.8%;其中农业总产值 3.5 亿元,同比增长 6%; 工业总产值 3.4 亿元,同比增长 18%;财政总收入 987 万元,消 赤减债 146 万元;完成国税 602 万元,地税 169.5 万元;农民人 均年收入达到 6125 元,同比增长 7%。 2010年是抢抓机遇 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的一年。

林业

泉塘镇泉塘镇(3)2009 年共引进项目 6 个,已启动项目 4 个,累计引进资金 7000 多万元,上交税收 700 多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 了任务。所建项目中,重点引进的鸿瑞电子有限公司,投资 6000 万元,现已竣工生产,预计年产值可达 1.2 亿元,实现利 税 500 多万元,安排解决就业 1500 人以上。

东方威酒厂是一家 保健食品· GMP 达标企业,总投资 1800 万元,09 年投资 1200 万元并正式生产运营,年产值达 4000 万元,可创税收 200 万元, 安排就业 100 多人。振宇冶金材料公司,投资 800 万元, 征收原三角村闲置的副业场约 13 亩场地来扩大规模,生产特种 合金,到2010年产值可达 1.2 亿元,新增税收 400-500 万 元,安排就业 80 人以上。

畜禽水产业

泉塘镇乡镇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分布零散,发展缓慢,原有一些国有小厂大多倒闭破产,或转制或通过拍卖租赁等形式转归个人经营。2005年全镇有各类企业268家。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筑材料制作,工业总产值4255万元,营业收入4207万元,实现利润420万元,税收149万元。

财政金融

泉塘农业特产泉塘农业特产(3)全镇种植业以水稻、席草、荸荠为主。2005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75245.3亩(含复种),席草13442亩,荸荠6617亩,油菜5685亩,其它经济作物计4113亩,全年粮食总产量39152吨,席草、荸荠、油莱的产量分别为20533吨、14325吨、1029.9吨。“八五”、“九五”、“十五”三个阶段相比,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但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幅度较大,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席草、荸荠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改种为挖田养蟹的面积在“十五”中期迅速增加,“十五”末达到21000亩。

2020年5月26日,泉塘镇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1][2]

基础建设

全镇山场面积共计9000亩,1999年以前全部集体粗放种植管理,林木主要品种为松树、杉树等低产林和少量桃树、板栗等经果林,基本无荒山。2002年起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面积祈雨苗圃由祈雨村投资兴建,占地面积57亩,年产各类绿化树苗20000余棵。

集镇建设

2005年全镇生猪存栏6500头,产肉455吨,家禽养殖204500只,出售104300只,由于大力推行机械化作业和挖田养蟹面积的增加, 以役使为目的的耕牛饲养量较少,为319头。

泉塘镇水产养殖条件优越,是无为县重点水产乡镇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挖田养蟹发展迅速,至2005年,养殖面积达27000亩,占全镇总耕面积的44%。除此以外,还有塘口养殖、河沟养殖、拦网养殖等,2005年面积分别达到8155亩、15946亩和800亩,养殖品种以螃蟹为主,四大家鱼为辅,还有其它特种水产品。2005年螃蟹总产量2662吨,鱼类总产量4160吨,其它水产品产量800吨,渔业产值1.9亿元。2004年10月,泉塘镇螃蟹养殖基地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产地检测认证。

交通

200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7808.76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225万元,农业总产值10949.7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2634万元,与1985年相比,分别增长989%、1447%、2328%和867%。各项税收526万元,其中国税30万元,地税55万元,农业税4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6元,与1985年相比,增长了447%。2005年全镇财政总收入432万元,财政总支出428万元。

泉塘镇投资环境 示意图泉塘镇投资环境 示意图

水利

供电

2004年底,省道军二公路贯通,穿新街而过,老街道车流量减少,商业、娱乐业、服务行业逐渐移至新街两侧。新街长度800米。自2002年起,镇政府开始加大老城的改造力度,改建老街道路和电网,加强对环境的治理,搬迁了污染较重的单位,2011年新建了住宅小区“泉塘商业街”等,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状况,并着手对居民区进行了亮化,老城加新街,面积达4平方公里,人口1043人,成为泉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镇有自来水厂三座,均为民营。建国自来水厂建于2003年10月,位于郭山村,日供水500吨,受益人口4070人;泉塘自来水厂位于青龙村,2002年10月建成,日供水1200吨,受益人口7500人;泉塘镇自来水厂初建于1994年,2004年改建后厂址由泉塘街道迁至代渡村,日供水1200吨,受益人口6000人。三座水厂有效地解决了全镇1/3农户的饮用水问题。

泉塘镇东有襄安集镇,西有蜀山集镇,这两个集镇的商贸经济都较泉塘镇繁荣,吸引了泉塘镇东、西部地区的大量群众。2004年,镇政府为繁荣集贸经济,于当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举办了首届物资交流大会。

邮电通讯

截止2005年底,全镇共修建乡村砂石路146公里,道路等级四级,大都通过以工代赈、乡村自筹、个人捐资等方式建成。县级水泥路有2004年底建成的泉建路,总长4公里,省道二军公路泉塘段11.2公里。

社会事业

泉塘镇东、南两面分别是全县的两大水系永安河和西河,北面为花桥河,圩堤总长38050米,沿河现有四座排灌站,共建机房十二座,总装机容量达3397千瓦,能有效地为各大圩口给排水,抗旱排涝方便快捷。2000年至2005年,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世行贷款等项目的实施,全镇兴建改建内圩抗排站14座,开挖加固蓄水山塘18口,土方量21.2万立方米;开挖疏理河道40公里,土方量72万立方米,修建涵闸斗门21座。至2005年底,全镇用于水利建设投资总额达1 560万元,内圩及堤坝现有防洪能力达到五十年一遇的标准。

广播电视

全镇有10KV线路三条,分别属襄安llOKV变电所、蜀山35KV变电所和开城35KV变电所。总长114公里,400V线路510.6公里,总用电量为1165.3万度,其中农业用电量为363.4万度,工业用电量为428.9万度,生沼用电量为345万度,其它用电量28万度。农电网改造一期完成14个村54个台区的改造任务,减轻农民负担103.4万余元(按六年计算);二期完成15个村65个台区的改造任务,减轻农民负担157.3万元(按四年计算)。从2004年起执行同网同价累计减轻农民负担341.1万元。全镇还有邢泉、小圩、柴山、山份4个台区没有改造。

教育

1985至1988年,泉塘乡邮政业务由街道综合商店代办。1988年9月,梁贵亭创办泉塘邮电代办所,安装磁石交换机50门,受理电话和邮政报刊业务,1993年8月开通半自动长途电话,1994年9月安装模拟程控交换机,1995年10月开通光纤传输数字程控交换机,同时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996年12月泉塘安装全省二期移动发射塔,开通BP机业务。

1997年7月,泉塘邮电代办所由县邮电局整体收购,改为泉塘邮电所,1998年8月邮电分营,1999年8月电信、移动分营,同年10月村村通电话,2000年7月自然村全部通电话,同年10月,泉塘电信营业楼建成使用,新装2000门大唐数字交换机,2001年,邮政营业楼建成营业,2002年元月泉塘电信所撤销, 由蜀山电信局管理,2003年9月开办电信宽带业务,2005年底移动、联通公司两个网络运营商为客户提供移动电话服务,固定电话到户数6583户,电信业务收入264万元。

卫生

计划生育

1968年成立泉塘广播站。2000年机构改革,文化站、广播站及有线电视台合并成立文化广播电视站。有完备的广播接收播出设备,每天正常播音5.5小时,实现村村通;有成套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有线电视的经营权实现市场化运作,2005年底,有线电视用户714户,覆盖全镇8个村,互联网设施覆盖全境。

春暖花开

全镇有泉塘和建国两所中心学校,辖初中两所,中心小学两所,完小17所,教学点8个,其中梅楼、大有、六连三所小学附设初中教学班。至2004年底,初中在校生3044人,入学率97%,小学在校生49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教师138名,小学教师184人。

所有完小均有卫星教学收视点,设有卫星教学光盘播放室,初中有多媒体教室2个,电脑室2个,拥有电脑50台。1997年11月所有学校均通过双基达标验收,2004年底通过国家双基达标复检。所有学校均无危房。

词条图册

泉塘卫生院始建于1954年,建筑面积1200 m,拥有病床15张。2004年区划调整后现下辖得胜、建国、宝山三个门诊部。在职职工38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执业护士4人,有300mAX线机、200mAX线机、B超、单导心电图和检验设备等医疗设施,治疗水平达一级乙等水平。用于卫生事业的总投入97万元(含门诊部)。

全镇计划免疫工作稳步推进,一周岁内四苗接种率达95%,新生儿乙肝接种率95%。全镇有28个村级卫生室,其中甲级卫生室10个,合格卫生室18个,个体诊所24个,村级医务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资格6人,执师2人。全镇住院分娩率达6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