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区境内有相山而得名。“相土烈烈,海外有截”,4000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相山脚下,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
春秋时期政治家蹇叔、汉代哲学家桓谭、三国时期“竹林七贤”嵇康等,皆生于斯或长于此。
2000年,相山区辖7个街道、2个镇。
2004年,相山区1个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同时将濉溪县的3个自然村划归相山区。同年,将濉溪县濉溪镇的庆相桥、虎山北路居委会划入相山区三堤口街道办事处。2004年底,相山区辖7个街道(任圩、三堤口、东山、相山东、相南、相山西、刘桥)、1个镇(渠沟)。23个村53个社区,总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
2006年3月,将濉溪县钟楼乡整建制划入相山区渠沟镇。
2006年3月,相山区辖7个街道、1个镇:相南街道、相山东街道、相山西街道、三堤口街道、东山街道、刘桥街道、任圩街道、渠沟镇。共56个居委会、40个行政村。
任圩街道 辖7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李楼居委会、丁楼居委会、曙光居委会、康乐居委会、园林居委会、杈园居委会、(缺一个居委会名录);寇湾村、梁庄村、暗楼村、李桥村、陈庄村、余庄村、任圩村。
东山街道 辖8个居委会:博山居委会、祥和居委会、新村居委会、东山居委会、马庄居委会、方顶居委会、周庄居委会、建国居委会。
相山东街道 辖8个居委会:幸福居委会、民生居委会、供电居委会、机厂居委会、桃李居委会、闸河居委会、八号桥居委会、铁路居委会。
相山西街道 辖11个居委会:鹰山居委会、利民居委会、教育居委会、洪山居委会、永安居委会、花园居委会、新华居委会、建安居委会、体育居委会、鹰南居委会、安康居委会。
相南街道 辖10个居委会:春秋居委会、杏林居委会、启明居委会、西城居委会、中城居委会、相阳居委会、黎苑居委会、桓谭居委会、城里居委会、海宫居委会。
三堤口街道 辖8个居委会(原出处如此,但给出10个居委会名录):濉河居委会、董庄居委会、庆相桥居委会、纺织居委会、口子居委会、口南居委会、三堤口居委会、濉溪居委会、虎山北路居委会、庆相桥居委会。
刘桥街道 辖4个居委会:工人村北居委会、工人村东居委会、工人村西居委会、恒源居委会。
渠沟镇 人口7.1万人。辖33个行政村:大楼村、渠沟村、任井村、东王村、西王村、油坊村、河北村、前黄村、后黄村、土楼村、桥头村、田庄村、平楼村、刘庄村、高溪村、刘楼村、程阁村、小集村、张店村、梁楼村、张楼村、瓦房村、徐集村、郭王村、柳园村、司桥村、合众村、桃园村、孟庄村、青阳村、吕庄村、张集村、鲁楼村。
相山区面积141.7平方公里,相山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属淮河流域。北靠山东、东望江苏,西依河南,南临淮河。淮海经济区复心,南接长三角,北连渤海,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
相山南襟江淮,北望黄河,居苏豫皖三省之要冲,卧淮海经济区之腹心。
相山区平原广袤,低山丘陵点缀其间,水域宽阔。主要的低山丘陵大多分布在市境的东北部和北部边境。
相山区属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水量870mm,相对温度67%,年平均日照时间3325.7小时,无霜期209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东南风,最大风速21m/s。
相山区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组和奥陶系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等。地下水富集于丘陵山区外围浅埋的隐伏岩溶地段,灰岩中的断裂带岩溶发育,基本为充水断层。西部为相山水源地,岩溶水分布面积约277.9km2,,相山区北侧和南侧边界为透水性较差的碎屑岩,西侧边界为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上覆第四系孔隙水,厚度约20~100m;东部为二电厂水源地,岩溶水分布面积约249.0km2,南侧边界为透水性较差的碎屑岩,东部边界为煤系地层,并伴有NNE向挤压带,形成山地分水岭。受新华夏系NNE向构造控制,两个岩溶水源地呈NNE-SSW方向展布,中间为闸河向斜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有NNE向压扭性断层,形成隔水边界。
地下水储量为11570立方米,平均年可开采5506万立方米。
相山区大多为人工林,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阔叶、针叶混交林,树种繁多,珍贵树种有“银杏刃”等。
相山区因煤而兴,煤炭生产一直是带动相山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周围拥有各类煤矿67个,年产原煤3500-3700万吨,每吨价格为500元左右,居华东之首。
2021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4.3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其中,男性22.1万人,增加0.3万人;女性22.2万人,增加0.4万人。城镇人口37.7万人,乡村人口6.6万人。[8]
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区长:张利[9]
副区长:赵华、左钱发、黄思华、唐兵、郑翔、张长明、任宁、张运岭[9]
主任:李梅[9]
副主任:刘斌、朱正春、刘云、王俊[9]
相山区(2)相山区交通发达,铁路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京九线,连霍、京福交汇于此。内河航运可直达上海港;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合肥至徐州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现已形成了以公路、铁路、内河航运为主体的交通运输网络。邮政通讯已进入全国百强,为全国重点通讯枢纽之一。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相山已融入到北京2个半小时、到上海2个小时的便捷交通圈。3小时内经济圈城市有济南、郑州、合肥、南京等,周边有南京、合肥、郑州、徐州四个航空港,距徐州国际机场50公里,距连云港仅240公里,是安徽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2021年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3.0亿元,同比增长4.5%,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2,两年平均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5.6%;第二产业142.9亿元,下降1.6%,两年平均增长0.1%;第三产业264.7亿元,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34.6:64.1。[8]
2021年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229万元,同比增长11.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160公顷,产量3.9万吨。其中,小麦总产2.3万吨,平均单产达490公斤;玉米总产1.5万吨。蔬菜面积、产量双增长,蔬菜种植面积1412公顷,增长5.4%,蔬菜产量5.5万吨,增长5%;水果产量1.8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158吨。12月末,家禽存栏15.5万只,增长11.8%;羊出栏13183只,增长12.8%,存栏8690只,增长30.9%。[8]
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6家,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33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1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数量的27.6%。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5%,增加值下降2.8%。从经济类型看,1-12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股份制企业下降3.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7.5%。从大类行业看,2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增长面60%,7个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3个行业增幅超40%。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汽车制造业增速位居前3位,分别增长987.4%、64.9%和58%。
2021年1-12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5.1亿元,增长20.7%,两年平均增长7.9%;利润总额36.8亿元,同比增长19.4%。
2021年全年全区17家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64.1亿元,同比增长16.2%,较上年同期加快7.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2.4%。产值占比前4企业产值57.8亿元,增长13.6%,占总产值的90.2%,拉动总产值增长12.7个百分点,贡献率71.6%。全区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7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2%,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64.2万平方米,增长13.0%。[8]
相山区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机制,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卫生和社会工作等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较2020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3%,高于全部投资7.1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395.4%。从构成看,建安投资同比增长4.8%,占全部投资69.2%,拉动全部投资3.6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占15.2%,同比增长21.4%;其他费用占15.6%,同比增长22.4%。
国内贸易
2021年限上商贸企业151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3亿元,增长13.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8.4亿元,增长10.3%。从城乡分类看,城乡同步发展。全年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3.6亿元,同比增长9.9%,两年平均增长5.4%;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8亿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9.8%。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增势良好,明显高于商品零售。2021年实现餐饮收入8.8亿元,增长30.3%,两年平均增长16.6%;实现商品零售79.6亿元,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0%。从行业看,批零住餐四行业销售额同步增长。实现批发业销售额323.4亿元,增长24.3%;零售业销售额153.1亿元,增长11.4%;住宿业营业额3.9亿元,增长17.2%;餐饮业营业额27.7亿元,增长21.0%。
对外贸易
2021年全年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8亿美元,同比增长34.3%,较上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7144万美元,增长10.0%,完成全年目标的100.4%。
财政
2021年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亿元(税收收入占95.4%),增长1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亿元,增长8.2%。其中,科学技术、城乡社区、节能环保、卫生健康等民生相关支出分别增长176.1%、21.2%、133%、40%。[8]
2013年预算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66万元,同比增长10%。
2012年教育经费累计拨付资金1047.86万元,惠及全区3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823名困难学生得到资助,资助金额71.26万元;完成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7014人。
2013年安排教育13269万元,同比增长12.3%;
2013年科技三项经费700万元,同比增长6%;同时安排美好乡村建设资金3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
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区参合农民7.97万人,参合率达98%,基金结余符合规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完成16.1万人;开展城乡医疗救助,支付医疗救助资金708.37万元,累计救助困难群众28800人(其中资助重点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参加新农合2430人,资助资金12.15万元;资助城市低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3009人,资助资金24.63万元);对全区符合治疗条件的69名艾滋病人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28名结核病人免费提供抗结核药;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工程,完成复明手术47例;开展免费婚检7000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900人,适龄儿童接种87175针/次。
2012年拨付社会保障经费5820万元,共拨付粮食直补资金86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471万元,1800名农民纳入低保范围,发放补助资金253.17万元,分散供养达到1700元以上,集中供养达到4000元以上;为184名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及时足额发放补助资金31.26万元;全面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发放资金989.7万元,为5307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落实保障补助政策;拨付资金80.46万元,为1341名城乡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了全年生活补助资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完成6.9万人。完成小麦投保5.7万亩,62万元理赔资金全部赔付到位;家电下乡9325台,补贴资金399.67万元,资金兑付率和商务审核率均达到100%;63个农家书屋、4个电子阅览室、14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2个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已投入使用;公租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在建设。
2013年社会保障和就业7136万元,同比增长19%。
2021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18元,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4元,增长9.0%,增速与全市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76元,增长10.6%,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65,比上年缩小0.05个百分点。[8]
2012年全年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2.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00%,其中区级配套资金0.55亿元。投入重点项目建设资金19458万元,重点支持了工业园区、城乡一体化、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
2013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00万元,同比增长33.3%。
相山森林公园
坐落在淮北市相山南麓。相山山脉自徐州蜿蜒而来,主峰为皖北地区制高点,方圆诸山之宗;有奇峰、云洞、林海、苍柏、古寺、汉碑。人文景点有乾隆皇帝题词“惠我南黎”、水牛墓、奏鸣台、饮马池和藏经洞等数十处。
显通寺
显通寺(习称相山庙)建于晋朝。位于相山龙山、虎山两峰之峪。俗称相山庙,又称显济王庙。三面环山,周围林木葱茏,环境幽美。
饮马池
位于相山层峦叠翠峰南麓,与显通寺一涧之隔,在红柱琉璃瓦长廊西侧。相传是宋共公饮马之处。池水似镜,明淑清透,虽无源而终年不涸,虽不活而历久不腐。
钓鱼台
位于相山主峰西侧的山腰处,乃壑岗山一块突出的飞崖,相传为姜太公钓鱼之台。当春夏之季,云雾淹没山体,此台好像伸入大海中的礁石。
叠翠峰
位于相山庙西龙山之阳。从渗水崖攀援而上,穿半山亭,钓鱼台,便是叠翠峰。
奇峰
位于摩崖石刻“渗水崖”之北,此峰怪石林立,像一条巨龙僵卧深涧。唯奇峰处一峰突起,如鹤立鸡群,四周山峰宛如俯首拱拜。
摩崖石刻
也叫渗水崖,位于显通寺东山腰处的石壁底部处,横刻着同寺内渗水崖碑文印章相同的文字。此处树木茂盛,较为隐蔽,对研究相山水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万丈碑
位于钓鱼台西的山脊上。原碑高2米左右,碑的两面分别刻有“主山万丈”和“南无阿弥”。此碑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原为苏豫皖3省的界碑。
牛鼻洞
位于显通寺西北虎山腰的陡壁上,洞口形似牛鼻而得名。相传此洞与大海相通,古人从此洞放进一只鸭子,而这只鸭子从东海而出,洞深不可测,洞外灌木丛生,树叶悬垂而隐蔽洞口。
秘霞洞
又名小仙洞,位于相山东岭,清光绪《凤阳府》记述:小仙洞,有丹灶、药井,传说是王子晋修炼处。明徐拱杓游后题咏:春烟缥缈万山晴,仙洞凌风履齿轻,金鼎丹成曾跨鹤,碧桃花放尚啼莺,杯酒岗影连山醉,歌放云端落润鸣,一饭胡麻无已暮,归来恍憾悟浮生。
雪泉
又名三眼井,位于今儿童乐园北面的山坡处。
战捷山
位于“万丈碑”西北处,此山原名著山,山之阳坡坳中是天藏寺。淮海战役期间,华东野战军在青龙集一带围歼杜聿明集团时,粟裕将军曾登临此处用望远镜观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百姓把着山改名为战捷山。
天藏寺
位于显通寺的西山坳中砦山麓。南对奶奶山,东临寨墙山,北依凤凰山,群峰环抱,一水萦回。康熙《宿州志》载:天藏寺有隋大业中断碑。光绪《宿州志》记载,此庙建于明代天启年间。
【渠沟镇】(亦作曲沟、瞿沟)又名曲阳镇。春秋鲁桓公十五年(前697年),鲁、宋、卫、陈四国会盟于渠,协商讨伐郑国。这次会盟之地就是现在的渠沟村。《后汉书·郡国志·沛国》注云:“杜预曰:在相西南,一名荦。”清《宿州志》记载:“会盟之地或谓渠沟未详。”
口子酒
蜚声大江南北,声冠长城内外,不仅酿造日久,而且酒文化更加源远流长,远在春秋鲁桓公15年(公元697年),宋襄公多次献血盟会诸侯,饮的就是当地酒。
相传魏晋时期,濉溪酿酒业已具一定规模。“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与“七贤”之中的刘伶,都生于酒乡,酷爱饮酒,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后快。嵇康在《秋胡行》篇中留下了“俞酒盈樽,莫与交欢”的诗句。迄今的此地酒店,仍书有“嵇康问道谁处好,刘伶答曰此处高”做对联。
黄里石榴
黄里石榴是久负盛名的特产,产于相城西北黄里村,多栽植在海拔50米至150米的山坡上。明朝嘉靖年间,大夫吴梦春所著《随年》一书,记载黄里石榴“颜色鲜羌气味芬芳,粒大籽软,汁甘而浓”。民国年间,远销南京、上海等地。黄里石榴品种繁多,有玛瑶籽、软籽、青皮糙、满园香、笨石榴等。其中品质最好的有一种是软籽石榴,又叫冰糖石榴,果圆形,皮极薄,单果重150克,最大300克,粒数350至400个,呈冰糖色,粒大汁多,籽实绵软,味极甜。
黄里笆斗杏
黄里杏品种有水白杏、面杏、关公脸等,其中最好的当属笆斗杏,因其形状似笆斗而得名。此品种系由技师丁仰斋于民国初年嫁接培育而成。
蹇叔,宋国铚邑人,春秋时秦国大夫。有贤名,为百里奚所推荐,秦穆公任为上大夫。
桓谭(公元前23年-公元50年),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家。字君山,沛国相人。爱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喜非毁俗儒。
刘开渠(1904~1993),我国当代杰出的人民艺术家、雕塑艺术大师,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