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秦代属于南海郡地。西汉时,设立高凉县,属于合浦郡高凉县地。
东汉时分合浦郡置高凉郡,属于高凉郡地。三国时属吴国高凉郡高凉县地。
茂南区东晋时属高凉郡地。西晋至东晋,当时这高凉地域出现一位名医潘茂名。南北朝时期,梁中大通元年(529年)置高州,陈朝置高州高凉郡,又置高州南巴郡,今茂南属南巴郡地。隋朝将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
隋文帝时,因民众广为传扬潘茂名的业绩,于开皇十八年(598年)新设置茂名县,今茂南属高凉郡(高州)茂名县地。
南北朝、隋朝时,今茂南一带地方也是冼夫人主要活动地。
唐贞观八年(634年)将南宕州更名潘州,州治所在茂名,领茂名、潘水、南巴3县,今茂南属潘水县地(部分属南巴县)。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茂名县更名越裳县,龙德三年(923年)复名茂名县。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潘州,潘水、南巴两县并入茂名县,今茂南属茂名县地,后略有变动。熙宁四年(1071年),并窦州入高州,领茂名、电白、信宜三县,属广南西路,今茂南属高州茂名县地。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高州改名为高州路安抚司,大德八年(1304年)高州路治所由电白县(今长坡)迁茂名县(今高州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高州路改高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高州府领茂名、电白、信宜和化州原辖县吴川、廉江。
清顺治四年(1647年)高州府属于高雷阳道,领化州和茂名、电白、信宜、吴川、廉江1州5县,府治在茂名县高州城。
明清两朝,今茂南属茂名县地。中华民国时期,撤高州府,1936年省设置的省第七区领辖8县1局的机构常驻茂名县城(1947年改为省第八区辖7县1局),今茂南区属茂名县南部的二区五区和后改的乡(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茂名县先后属南路专区、高雷专区、粤西行政区、湛江专区,今茂南属这地区的茂名县地。1958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准成立茂名工矿区市,1959年5月9日成立茂名市,茂名县南部的公馆、袂花、金塘、新坡、高山、鳌头、镇盛、山阁等镇先后划归茂名市,茂名县改名高州县。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1985年建置茂南区,属茂名市辖区。
1996年,茂南区辖:河东街道、官渡街道、露天矿街道、河西街道、红旗街道、新华街道、金塘镇、公馆镇、镇盛镇、鳌头镇、袂花镇、高山镇、新坡镇、山阁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茂南区(辖7个街道、8个镇)常住总人口644301人,其中:红旗街道26089人,河西街道19406人,河东街道62679人,露天矿街道15634人,新华街道10815人,官渡街道99554人,站前街道30061人,金塘镇57424人,公馆镇57543人,新坡镇33586人,镇盛镇49420人,鳌头镇71818人,袂花镇41160人,高山镇22720人,山阁镇30378人,茂南开发区16014人。
2002年,茂南区辖红旗、河西、河东、新华、官渡、站前、露天矿7个街道和山阁、高山、袂花、新坡、鳌头、镇盛、公馆、金塘8个镇。
2005年末,茂南区辖红旗、河西、河东、新华、官渡、站前、露天矿7个街道和金塘、山阁、高山、袂花、新坡、鳌头、镇盛、公馆8个镇。
2008年末,茂南区户籍总人口807726人。
2009年末,茂南区面积525.6平方千米,辖8个街道、8个镇,79个社区、135个行政村。区政府驻站前街道站前路28号。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茂南区常住总人口820821人,其中:红旗街道30888人,河西街道23849人,河东街道93590人,露天矿街道17230人,新华街道11534人,官渡街道158808人,站前街道79575人,金塘镇60774人,公馆镇63792人,新坡镇36699人,镇盛镇53847人,鳌头镇70459人,袂花镇40844人,高山镇16750人,山阁镇31037人,茂南开发区31145人。
2012年末,茂南区辖8个镇、7个街道和1个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面积48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84.4万人,常住人口83.6万人。[6]
2017年9月,原属电白区的羊角镇划入茂南区管辖,另增设城南街道,至此茂南区管辖8个街道、9个镇。
茂南区茂南区位于茂名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茂名市党政机关所在地,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8个工业卫星镇和1个开发试验区,茂名市1985年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后,其原管辖地区由国务院批准设立茂南区,作为茂名市市辖区。2017年9月,又新增原电白区的羊角镇。
茂南区管辖8个街道、9个镇,分别是:城南街道、红旗街道、河西街道、河东街道、露天矿街道、新华街道、官渡街道、站前街道、金塘镇、公馆镇、新坡镇、镇盛镇、鳌头镇、袂花镇、高山镇、山阁镇、羊角镇;共辖133个村委会和85个居委会(不含羊角镇)。并设有1个开发试验区:茂南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
茂南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南部,东毗电白,南邻吴川,西接化州,北连高州。地处于东经110°44′—110°58′和北纬21°32′— 21°49′之间。区域总面积487平方公里。
茂南区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短夏长,阳光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900小时),热量丰富,年均气温23℃,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600毫米)。有洪涝(汛期5—9月,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81%)、有寒露风、台风、干旱等气象。
茂南区是鉴江平原的一部分,地貌属于台地平原,台地和平原共482.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9.02%。地势平缓,北部、中部油页岩为低丘,南部为河漫滩平原。西北部锡塘岭,海拔152.0米,为境内最高点。西北是低丘台地,东南为平原。岩层有凝灰岩、砂岩、砾岩、油页岩、片麻岩和零星的花岗岩。
茂南区的土壤主要由浅海沉积物、沙页岩和河流沉积发育而成,主要土类是水稻土和砖红壤。
茂南区土地总面积48633.2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5618.67公顷,基本农田10577.46公顷。北部、中部油页岩低丘占土地总面积的22.0%。
流经茂南区的河流有:袂花江、梅江、白沙河、小东江、大坑(山阁镇境内最长的河流)。境内河流长度80公里,河流水量丰富,有力农业生产发展。
截至2012年,茂南区已探明非金属矿种7种,分别为高岭土、油页岩、煤矿、黏土、河沙、矿泉水(低热水)、黑泥。其中有丰富的油母页岩,可供开采量51亿吨。高岭土储量8亿吨,质量上乘,是全国最大的高岭土精选加工基地及造纸涂料的主要供应基地。砖泥可供开采量达7502万立方米,沙可供开采量589万立方米,石可供开采量2690立方米。
茂南区森林植物主要树种有桉、松等,常见珍贵树种有桃花心、赤藜、红车、白木香等,还有毒箭木、香樟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林下灌木主要有桃金娘、松岗等。动物资源主要有虎纹蛙、大小鸦鹃(大、小毛鸡)、白鹭、游隼、黄琼、果子狸、水獭等珍贵野生动物。
2011年,茂南区户籍人口84.39万人,22.92万户,其中男性44.14万人,女性40.25万人。18岁以下22.2万人,18—35岁24.96万人,35—60岁26.31万人,60岁以上10.92万人。截至2011年末,茂南区常住人口82.82万人,人口平均密度1688人/平方公里。2011年出生人口8799人,人口出生率11.03‰,人口自然增长率6.6‰。
截至2011年底,茂南区有33个民族成分,8千多少数民族人口。其中包括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廖述毅[7] |
区委副书记 | 吕国记、何龙江[7]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杨志宇[8] |
副主任 | 崔晓玲、陈发、张翼、康春凤、苏莹金、陈耀明[8] |
职务 | 姓名 |
---|---|
区长 | 吕国记[8] |
副区长 | 何泽添、刘桁、林宇平、肖华宏、黄蓉、阮传参[8] |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廖述毅[7] |
区委副书记 | 吕国记、何龙江[7]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杨志宇[8] |
副主任 | 崔晓玲、陈发、张翼、康春凤、苏莹金、陈耀明[8] |
职务 | 姓名 |
---|---|
区长 | 吕国记[8] |
副区长 | 何泽添、刘桁、林宇平、肖华宏、黄蓉、阮传参[8] |
截至2011年底,茂南区有经批准登记开放的固定合法宗教场所14间,其中佛教3间,道教7间,基督教3间,天主教1间。有宗教教职人员46人,信徒24507人。其中,佛教5800人,道教17980人,天主教226人,基督教451人,伊斯兰教50人。
茂南区高山镇农业生产2013年,茂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5亿元,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4亿元,增长1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2亿元,增长69.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8亿元,增长33%,其中税收收入3.85亿元,增长18.7%。实际利用外资825万美元,增长14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8亿元,增长30%;外贸进出口总额9555万美元,增长4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17元,分别增长11.9%和12.1%。市考核的六项经济指标,综合排名由,2012年末位晋升到第3位。
2011年,茂南区实现种养产量稳定增长,种养效益大幅提高,其中粮食和蔬菜总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水产品总产量同比增长16.9%,肉类总产量同比增长6%。种植业总产值9.1亿元,同比增长5.8%。水产业总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10.8%。牧业总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8221元,同比增长20%。
2011年,茂南区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16.75亿元(现行价,下同),比2010年增长14.4%。实现工业增加值41.38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家,实现增加值11.74亿元,同比增长32.1%。
2011年,茂南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28.37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总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8.2%。
茂南区地理位置示意图截至2011年底,辖区拥有营运车辆7500辆,汽车、摩托车维修业户153户,1家危险品货物运输企业,8家普通货物运输企业,1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
2011年,茂名市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含市直)1158万吨,货物周转量(含市直)210802万吨公里,客运量(含市直)169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含市直)165235万人公里。
2011年末,茂南区现有中小学168所,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德育学校各1所。学生65516人,教职工4704人。幼儿园139所,幼儿21009人。
2011年,茂南区卫生系统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2间,其中区人民医院1间、中医院1间、骨伤科医院1间,乡镇卫生院8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间,乡村卫生站168间,撤村改居卫生站12间,各类门诊部(诊所)53间,卫生室5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间,卫生监督所1间。茂南区卫生系统在编干部职工704人(不含退休人员175人),共有注册医师(助理)679人,注册护士378人。茂南区编制病床861张。
2011年,婴儿死亡率为4.04‰,控制在15‰的指标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42‰,控制在18‰的指标范围内;无孕产妇死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从2006年的68.1%提高到2011年的100%。
2011年,茂南区全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198人,机关事业个人缴费8695人,失业保险16127人,工伤保险25397人,职工医疗保险30502人,居民医疗保险117397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04142人;全年各项社保基金收入16724万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4850万元。截至2011年12月31日各项社保基金(不含生育、职工医疗保险)历年累计结余28323万元,同比增加8017万元。
截至2012年,茂南区的方言主要有白话、雷话。白话是粤方言的次方言,是茂南区分布最广、使用最多的方言。分布面积约占茂南区面积的70%。约62万人(占茂南区总人口的75%)的母话是白话。雷话(当地称黎话,当地“雷”、“黎”谐音,与黎族无关)人口约16万人,约占茂南区总人口的20%,集中分布在袂花江流域的鳌头、袂花镇。
做籺:
茂名农村有过年要做籺来吃的习俗。茂名的籺是将糯米捣成粉,并配以蔬菜、肉等简单的馅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状和一定味道的食物。其糯米籺式样很多,有煮汤籺、菜包籺、寿桃籺、糖板籺、灰水籺等。一般来说,煮汤籺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就做了,但糖板籺、灰水籺等要到除夕当天才做。
茂南区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茂名森林公园、鳌头古镇、鳌头水乡桃花岛、公馆灵惠寺、福德境、年代记忆收藏馆,恐龙蛋化石人文景观。
规划开发中的主要景点有:镇盛青年湖、山阁温泉、茂名乐天大酒店、茂南湿地公园、茂名市罗非鱼养殖科普旅游示范基地、飞马园椒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基地、燕山生态民俗园、丰利·鸽天下农家庄园、茂名大溪水乡风情旅游区、袂花北斗湾生态农家庄园和百里江堤生态景观长廊等。区内有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