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名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本科招生电话 0431-85071877
属性 省属普通专科高校
外文名 jilinscienceandtechnologyvocationalcollege
院校代码 14291
校址 长春市二道区长吉南线7777号
创办时间 1998年
高职专业 28个
目录导航

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办学条件(8)

学院校园规划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700万元,图书馆藏书10万册。拥有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学术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室、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汽车机电实训中心、各专业实训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大型计算机教室、学生公寓、体育场、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学生餐厅、超市、浴池、银行ATM机。校园建筑理念先进,校风校貌和谐清新,环境卫生整洁优雅,是莘莘学子理想的学习、生活乐园。

学院设有四院一部,汽车应用学院、制造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教育(培训)学院公共基础部。

学院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治学思想,坚持“立德修身 科技报国”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尚能笃行”的校训,积极贯彻“基础理论够用,实践技能过硬,特色培养突出,素质教育为重”的教改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拥有一支以博士生导师、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为主体的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聘请国家和省属重点院校的教授和国内知名企业的高级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进入学院指导学院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由学科带头人和“订单”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共同组成创新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针对所设专业,实施阶段目标教学和量化管理,建立了全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1]

学院特别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学院实践教学科研中心(长春市康嘉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开发了整车构造、整车实验考核、综合电控、电控发动机考核、底盘实训、汽车电器、汽车仿真软件、电工电子等8大系列及高级轿车电喷实验台、汽车电子多功能无级变速实验台、汽车电器实验台、发动机拆装维修实验台、汽车智能化故障诊断仪等100余项实训教学设备及配套设施,不仅满足了本院教学和实训需要,而且销往省内外多所大中专院校及国外,“学研产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利平台。

学院的特色教学方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岗位实习体验机制,以及“全程10段式”学生量化管理和服务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敬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在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广受欢迎,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被吉林省主流媒体评为全省“最具教学特色的诚信学校”和“最具影响力学校”。

学院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历经多年的发展积淀,形成了符合青年特点、紧跟时代发展、具有职教魅力的校园文化。学习创新型、兴趣特长型、公益服务型和文体活动型等学生组织活跃而广泛。文学社、记者站、青年志愿者协会、创业者协会、国旗护卫队、书法爱好者协会、英语协会、大学生合唱团、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等30余个学生社团组织经常开展活动,“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已经成为广大学生不断进取的目标和动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的学生课余生活,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跟踪前沿,服务用户,持续创新,精益求精”的办学宗旨,以鲜明的教学特色、人文的育人理念、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管理体系,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是一所政府放心、企业欢迎、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高职院校。

学院沿革

2007年,更名为吉林省博文职业技术学院后又连续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成教学院博文分院长春市博文中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和长春工业大学成人教学院博文分院

2010年,更名为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建设

实训基地实训基地(4)学院实践教学科研中心(长春市康嘉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开发了整车构造、整车实验考核、综合电控、电控发动机考核、底盘实训、汽车电器、汽车仿真软件、电工电子等8大系列及高级轿车电喷实验台、汽车电子多功能无级变速实验台、汽车电器实验台、发动机拆装维修实验台、汽车智能化故障诊断仪等100余项实训教学设备及配套设施,不仅满足了本院教学和实训需要,而且销往省内外多所大中专院校及国外,“学研产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利平台。

研究机构

学校有一个实践教学科研中心——长春市康嘉科技有限公司,而且还有汽车机电实训中心、各专业实训室以及多个专业实验室。

学术交流

2010年11月22日,韩国灵山大学国际交流处李景粲处长一行3人来我院考察交流。

2011年3月17日,韩国加耶大学来我院参观交流

2011年4月1日下午,韩国庆南情报大学崔成卿一行三人到我院参观访问,王忠诚院长向韩国庆南情报大学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

我院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为本科毕业生考研、继续深造等选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汽车应用学院

汽车应用学院是重点建设分院之一,依托学院实践为主的办学特色,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凝练专业内涵特色为育人理念,以市场需求开设专业,适时跟踪汽车前沿科技,及时更新维修技术,以实训(实验)为主开展教学。自2002年起迄今,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汽车整形技术等四个专业先后开设,形成汽车工程学院现今“四轮驱动”型专业布局。

制造工程学院

制造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岗、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主要培养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够掌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制造、电梯维修与维护、焊接技术及印刷技术等方面工作的“科技型、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人才。机电工程系下设三个部门:教研室、实训中心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其中教研室又划分为5个专业教研室:机械加工教研室、模具教研室、机电专业基础教研室、电梯教研室及机械制图教研室。

管理工程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于2007年建立,办学层次涵盖本科、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开设九个专业。我系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管理完善,专业设置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状况:现有专业教师3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6人。 专业设置: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

继续教育学院

保持高职教育,逐步巩固本科教育,积极发展了与其他高校联合的本科教育;在办学形式上,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努力办好自考本科学历教育,帮助在校学生提升学历层次,在本科专业设置上,紧密联系本地实际,现有在籍自考学生8000余人,6个专业,涵盖了管理学、工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在办学模式上,较好把握了办学的规范性和具体操作的灵活性,对于在外实习的学生,可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自考课程。

公共基础部

公共基础部,学院设立的公共基础类课程教学管理部门,成立于2014年7月,是由原人文教育系大部分和数字艺术系小部分教学单位组合而成,下辖6个教研室,分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中文教研室、数学教研室、英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和计算机教研室。

国际交流教育(培训)学院

国际交流教育(培训)学院成立于2016年,其服务宗旨是致力于培养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开阔国际视野,推动我校国际化教育进程,加强加强国际交流、教育合作、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现代化学校。学院秉承国际现代化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热忱为广大学子服务。已与泰国、韩国、日本、加拿大、北欧等国家的优秀教育资源及大学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合作关系,根据留学申请人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出合理现实的留学方案,帮助广大学生把出国留学的梦想变为现实。

专业介绍

专业 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应用学院
汽车营销与服务
汽车新能源技术
数控技术 制造工程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作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
广告设计与制作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
工程造价
计算机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管理工程学院
会计
旅游管理
物流管理
护理
康复治疗技术
医学美容技术
电子商务
互联网金融
空中乘务
应届初中毕业生直接报考 五年制高职

师资力量

专业 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应用学院
汽车营销与服务
汽车新能源技术
数控技术 制造工程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作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
广告设计与制作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
工程造价
计算机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管理工程学院
会计
旅游管理
物流管理
护理
康复治疗技术
医学美容技术
电子商务
互联网金融
空中乘务
应届初中毕业生直接报考 五年制高职

办学类型

学院多年来锤炼了一支以博士生导师、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为主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并聘请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家“211”重点大学的教授和百余家战略合作企业的高级技术总监(工程师、高级技师)进入我院共同制订并实施教学计划。

学院专门成立了由学科带头人和“订单”企业人力资源总监、高级技术总监(工程师、高级技师)共同组成的创新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针对所设专业,实施阶段目标教学和量化管理,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办学层次

工科类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办学宗旨

主体为三年制专科(招收高中毕业生)和部分五年制专科(招收初中毕业生)。

办学理念

跟踪前沿,服务用户,持续创新,精益求精。

指导思想

立德修身,科技报国。

校训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创新职业教育理念,主动服务产业、行业和企业对于科学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升学校的体系实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符合科技职业人才成长规律的特色教育培训基地,为服务我国职业人才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办学模式

厚德博学,尚能笃行

办学特色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教改思路

发挥民营院校办学体制优势,追寻现代职业教育规律,与行业企业全方位合作,设计教学内容、开发育人标准、打造实习环境、落实实训就业。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生“高志向、高技能、高素养”的育成。

培养目标

一个目的,即以“实用”为目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企业和社会人才需求为根据,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托,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原则。 两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要求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1:1;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等教学形式。三个对接,即在专业设置上要求专业设置与产业人才需求相对接;在课程内容调整上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相对接;在教学组织上,体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 四个注重,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任务驱动项目化、注重模拟教学情景化、注重双证融通职业化、注重实践教学能力化。

校园精神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实用的理论、精益的技能、创新的思维、良好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发展目标

由于我和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使这所学校与众不同!

现任领导

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发挥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科技服务的复合功能,到2020年将学校建成理念前卫、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国内优秀的高职院校。“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设新基地,围绕“五大中心”提供全方位职业教育服务功能,即职业人才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应用技术技能开发中心、现代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科技信息智能传播中心、特色文化产业辐射中心。

校园环境

学校领导学校领导(8)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李连海
校长 魏崴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阚赤兵
常务副院长 魏建明
副院长 马存刚
副院长兼实习与就业管理处处长 赵宇
党委副书记兼学生处处长 王鑫
校长助理兼医护教育管理学院院长 贾兰星
校长助理兼国际交流教育培训学院院长 王磊
校长助理兼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王英歧
校长助理兼董事长办公室主任

李一丁

资料来源:2021年7月学校官网。[2]

文化传统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李连海
校长 魏崴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阚赤兵
常务副院长 魏建明
副院长 马存刚
副院长兼实习与就业管理处处长 赵宇
党委副书记兼学生处处长 王鑫
校长助理兼医护教育管理学院院长 贾兰星
校长助理兼国际交流教育培训学院院长 王磊
校长助理兼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王英歧
校长助理兼董事长办公室主任

李一丁

词条图册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20)学院坐落于长春市二道经济开发区内,占地500余亩,校园环境优雅大气,现投资数亿元建成的教学区、行政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别具一格的景观设计,赏心悦目的园林风格,充分体现了长春这座北国春城的文化底蕴。院内绿树成荫,四季分明,凉亭、石雕点缀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院建有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体育场和餐厅等设施,图书馆藏书达数十万册,另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建有现代化大型计算机中心、语音实验室、电教中心、多媒体教学中心等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总值数千万元;校园网,餐厅、民族食堂、超市、浴室、银行(AtM自助取款机)等各类服务设施齐全。校内建有标准化运动场,各类体育运动、文娱活动设施齐全,充分满足师生文体活动需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