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5月1日)
平装: 235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08211664
条形码: 9787508211664
尺寸: 18.2 x 12.8 x 1.2 cm
重量: 222 g
一、高血压的基础知识
1. 什么叫高血压?
2. 什么是高血压的正常高值?
3. 根据血压水平划分高血压类型和分级都有哪些内容?
4.美国预防、检测、评价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JNC)1997年度第六次报告中提出的高血压治疗方案有什么内容?
5.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在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是如何将高血压病人危险因素与诊断分级进行联系的?
6.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在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所提出的高血压处理策略都有些什么主要内容?
7.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对单-用药和联合用药有什么新的建议?
8.英国高血压学会发表的《高血压治疗指南1999》主要内容有哪些?
9. 高血压有什么危害性?
10. 血管平滑肌的功能特性是什么?
11. 血压指的是什么?
12.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13. 动脉血压有生理变异吗?
14. 心脏搏出量与血压有关系吗?
15. 外周阻力与血压的关系是什么?
16. 心率也与血压有关系吗?
17.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与血压有何关系?
18.血液粘滞度与血压也有关系吗?
19.动脉血压是如何表示的?
20. 动脉血压是如何测定的?
21.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是多少?
22. 什么是脉压?什么是平均动脉压?
23. 何谓临界性高血压?
24. 什么是收缩期高血压?
25. 何谓波动性高血压?
26. 何谓门诊高血压?
27. 何谓医源性高血压?
28. 什么是儿童及青年性高血压?
29. 什么是老年性高血压?
30. 什么是高原性高血压?
31. 如何理解潜在性高血压?
32. 何谓顽固性高血压?其原因是什么?
33.顽固性高血压应如何处理?
34.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患高血压应如何处理?
35. 妊娠妇女患高血压应怎样处理?
36. 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患高血压应怎么办?
37. 患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伴高血压应怎样治疗?
38. 冠心病病人伴高血压应如何处理?
39. 糖尿病病人伴高血压应怎么办?
40. 如果患阻塞性肺疾病或支气管哮喘的病人伴高血压,在治疗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41. 痛风病人伴高血压应注意什么?
42. 高脂血症病人伴高血压应怎么治疗?
43. 周围血管疾病的病人伴高血压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44. 高血压分类观点是什么?
45. 常用血压计有几种?如何选择?
46. 自测血压都有些什么益处?
47. 偶侧血压有什么缺点?
48. 什么叫肾素?它对血压有调节作用吗?
49. 血管紧张素I有什么作用?
50. 血管紧张素Ⅱ、Ⅲ有什么作用?
51. 前列腺素与血压有什么关系?
52. 冷加压试验的意义是什么?
53. 镇静试验的意义是什么?
54. 平板运动试验时血压升高有什么意义?
55. 高血压病人为什么要测尿儿茶酚胺?
56. 香草醛扁桃酸测定有什么意义?
57. 高血压病人为什么要测定血中醛固酮含量?
58. 17-酮类固醇、17-羟类固醇测定有什么用途?
59. 血浆肾素活性测定是怎么回事?
60. 什么是CT检查?肾或者肾上腺CT检查对高血压诊断有什么意义?
61. 高血压病病人通常要做哪些化验项目检查?
62. 心率在高血压病中有什么重要性?
63. 高血压病病人为什么要做糖耐量、血糖和尿糖测定?
……
二、高血压病
三、症状性高血压
四、高血压性心力衰竭
五、高血压危象
六、高血压脑病
七、肺动脉高压
八、防治性高血压的饮食
九、高血压病的预防
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
《高血压防治(修订版)》为第十三批全国优秀畅销书。
《高血压防治(修订版)》总印数已达42万册以上。
高血压是人群中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国都很高,欧美国家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0%~20%。我国也大有上升趋势,1979年在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血压抽样普查350万人的结果,患病率为3%~9%。按这个比率推算,当时全国成人高血压患者不少于4 000万人。1991年全国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已增至11.88%,高血压患者接近1亿人;根据最近有关文献报道,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已超过1亿。高血压不但多见于城市,农村也有发病。1979年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对2 826名4~14岁的农村儿童进行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为0.86%,说明高血压不但多发于成年人,在儿童中也有发生。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它是并发脑卒中、心脏病和肾脏病的重要病因。临床试验证明,有效地防治高血压,能明显地降低脑卒中、心脏病和肾脏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状况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同时又存在着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为了尽快扭转“三高”、“三低”的态势,我国卫生部门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