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吉日

黄道吉日

中文名 黄道吉日
相关书籍 玉匣记、万宝楼、敖头通书
概念 中国传统历法中的特有词汇
类别 十二值日与十二神煞
目录导航

成语释义

黄道吉日,指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

成语出处

应用意义

黄道黄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择吉习俗是中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它具有相当广泛的文化蕴含,择选吉日其根本就是寻找、确定用事活动的适宜时空点,能充分的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由此之间的和谐关系所造成的适宜机遇,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吉祥如意的结果。

文化传承

中国人自古有观天象测凶吉的理论观,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日子的吉凶的记载。这种独特的测吉凶择日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在民间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中国人并没有特意保护其存在,而是自然而然的传承了下来。自古以来,择吉日的选择有佛、儒、道等诸学派,流传下来的就有《玉匣记》、《万宝楼》、《敖头通书》、《灵棋经》、《协纪辨方书》等书,对怎样选择良辰吉日法门甚多。择选吉日术形成完善于汉,汉后至元代以前的有关著述,大都湮没无存致使许多问题难以考辨;现今可见的择吉文献,以清朝乾隆时所编纂的《协纪辨方书》最详备、最具代表性。

传统历法

黄道十二宫黄道十二宫用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方法,黄历便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的传统历法。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万年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在民间又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每天的宜忌、干支、值神、星宿、月相、生肖运程、吉神凶煞(黄道、黑道)等。"黄道”本是天文学上的专门术语,天文学上还有白道、赤道,但并无“黑道”;"黑道凶日"这概念是古代黄历编制者相对“黄道吉日”而创的术语。

古人认为,吉日的选择并不是不顾年、月、时的吉凶,而要相互观览,综合选择。传统历法选择将“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等六辰为凶神,认为犯之不吉;将“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称为六黄道,所谓黄道吉日就是这六神所在的日子。这六神所值日的那一天就叫黄道吉日,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吉祥如意。正统的黄道吉日必须结合用事者的生辰进行参详选择。

择吉推算

综合阐述

《汉书·天文志》记载:“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黄道天空中共分布着十二个亮度最高的星座,它们是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等。所谓黄黑道是天体中的自然现象,古人总结了这种现象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围绕二十八宿星运行、值日,制定了黄黑道日。从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

黄道日有小黄道日和大黄道日两类。大黄道日通常以青龙黄道为首来进行推算,有六个黄道吉日和六个黑道凶日;同时,每日的十二个黄黑道时辰也用大黄道来推算。小黄道日是以月建为首顺排的十二建星。如果没有大黄道日可用,即选小黄道日。

黄道吉日的推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十二值日”,另一种是十二地支配“十二神煞”。

十二值日为:黄历以“建日、除日、满日、平日、定日、执日、成日、收日、破日、危日、开日、闭日”等日以定吉凶。将“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12个字分别注在黄历中的每个日期的下方。凡与“除、危、定、执、成、开”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黄道吉日;与“建、满、平、破、收、闭”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黑道凶日。

『十二值日口诀』:

除危定执-黄(黄道),建满平收-黑(黑道);

成开-皆可用(黄道),破闭-不可当(黑道)。

十二神煞为:“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等十二吉凶神煞。将“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为六黑道。

基本原则

择吉日的基本原则就是八个字:“以事为纲,以神为目”,或者是“以事为经,以神为纬”。这两句话的意思都是说,选择吉日因事而起,根据所办事情的性质去寻找最能带来大吉大利的善神,同时明确最可能造成大灾大难的凶神恶煞,然后推算出善神所值之日与所理之方,这便是所需要的“黄道吉日”与吉山吉方。然后推算出凶神恶煞所值之日与所理之方,这便是所需避忌的“黑道凶日”与凶方。

因此,择吉的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日子里有哪些神煞,其吉凶宜忌如何,力量大小与善恶轻重之程度怎样等等。接着根据所要办理的事情,寻找最适宜于它的吉神,以及它最忌讳的凶神,趋吉避凶。从原则上说,每一位事情,都有一至若干个最适宜于它的吉神和为它所忌讳的凶神。所办事情明确,所宜所忌神煞清楚,然后根据诸神煞之所从起,逐一推排,即可获得所需的吉时吉方。

吉凶宜忌取舍原则:

据《协纪辨方书》卷十:“凡吉足胜凶,从宜不从忌;凡吉凶相抵,德喜之事仍忌;吉不足胜凶,则从忌不从宜。”

具体而言,吉凶神煞互相掺杂及其对待方法不外这样六种情况:

  1. 其一,吉足胜凶,从宜不从忌;
  2. 其二,吉足抵凶,遇德则从宜不从忌;不遇,从宜亦从忌;
  3. 其三,吉不抵凶,遇德则吉胜,从宜不从忌;不遇,从忌不从宜;
  4. 其四,凶胜于吉,遇德始相抵,从宜不从忌;不遇,从忌不从宜;
  5. 其五,凶又逢凶,遇德从忌不从宜;不遇,诸事皆忌;
  6. 其六,凶叠大凶,遇德仍诸事皆忌。

并非一遇凶煞,不分力量大小轻重主次一概回避。

择吉步骤

首选黄道日,然后根据己的八字进行择日,再过滤掉民俗忌日,最后每日的宜忌按照“建除法”的规则去挑选,这时所挑选的日子就是最适合自身的。

  1. 首先黄道吉日黄道吉日是指“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六神所在的日子。
  2. 使用八字择日使用自身的年岁干支信息与当日的五行干支信息进行运算,去掉冲、克、刑、害对自身不好的日子,挑选有助自身的好日子。
  3. 再过滤掉民俗忌日各地的民俗忌日有很多,下面只列出最主要的一些忌日,择日时最好避开下面的日子。①四离日: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叫做离日。一年中共有四个离日。②四绝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一年中共有四个绝日。③四废日:春季:庚申、辛酉日。夏季:壬子、癸亥日。秋季:甲寅、乙卯日。冬季:丙午、丁巳日。④十恶大败日:日逢甲辰、乙巳、丙申、丁亥、戊戌、己丑、庚辰、辛巳、壬申、癸亥,为十恶大败日。⑤三娘煞日:初三又逢庚午日,初七又逢辛未日,十三又逢戊申日,十八又逢己酉日,廿二又逢丙午日,廿七又逢丁未日,共六日,这种机率就不会太高。⑥杨公忌日:世传为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订定。在玄空家的眼里,在这十三个日子里不宜办大事。
  4. 按照"建除法"确定每日的宜忌进行选择。

类别涵义

十二值日

十二值日是古代阴阳五行家用“建除”等十二个规定的字,配合十二地支,以决定时日的吉凶的一种术数之法。《淮南子》曰:正月建寅,则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戍为成,主小德;亥为收,主大备;子为开,主太阳;丑为闭,主太阴。

以“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等十二值日周而复始观其所值,以定吉凶。每月交节则叠两值日,其法以月建上起建,与斗杓所指相应,如正月建寅,则在寅日上起建,顺行十二辰是也。

十二值日就是十二建星轮流值日。其顺序是:建太岁、除青龙、满丧门、平六合、定官符、执少耗、破大耗、危朱雀、成白虎、收贵神、开吊客、闭病符。一般情况下,每个字值一天,但也有连续值两天的。排序是这样的:在月柱时段内,与月柱地支相同的日即为“建”日。“建”乃一月之主。所以从“建”起义。“建”之后为“除”,“除旧布新”。由一而生二,二而生三,三为数之极,所以叫“满”。满则必溢,溢则平,故“满”后为“平”,平则定,定则可执,所以相继为“定”为“执”。执是守成之意,而物不成不毁,所以继之以“破”。破则知危,知危则事能成,事成则必有收获。所以“破”之后为“危”为“成”为“收”。至“收”,数恰为十,十为极数,然数无终极之理,势必要 “开”,开不太过,须加约束,受之以“闭”。“唯其能闭,故复能建”,周而复始。

寻查某建星关键得知道从何处起“建太岁”,从每个月所值的地以起。每年从立春后第一个寅日起“建”,一天一位,按以上顺序以此往后排。比如正月地支为寅,那么就从寅日上起“建太岁”,以下顺数,卯日则为除青龙,辰日则为满丧门,巳日则为平六合,午日则为定官符,未日则为执小耗,申日则为破大耗,酉日则为危朱雀,戌日则为成白虎,亥日则为收贵神,子日则为开吊客,丑日则为闭病符。其它月份以此类推。一年共重复12次(十二建星排列顺序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这样刚好保证下一年立春后的第一个寅日为“建”。查月建同排四柱一样,以节为准,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值星也分别归入黑道日或黄道日,分别如下:

建满平收-黑(黑道);除危定执-黄(黄道);成开-皆可用(黄道);破闭-不可当(黑道)。

民间在运用黄道日与黑道日上有所变通,歌诀于下:

建宜出行收嫁娶;定宜上梁满修仓;

破除疗病执宜捕;危利安床闭丈量;

成开所遇均大吉;平日做事总平常。

十二值不管是黄道还是黑道,都有宜和忌,吉凶要根据具体事项而定,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具体的事项择日。

【十二值位名词解释】:

黄历里,在每个日子的下面标有:“建、除、满、平、定、执、成、收、破、危、开、闭”(俗称12值位)字样,就是说明该日吉凶宜忌的,十二值位的宜忌也称“建除法”。其具体含意如下:

十二值位具体含意
建日 指事情未成之初始。诸事可为,但不宜动土修建。
除日 指清除的含意。除旧迎新大吉。
满日 指圆满的含意。祭祀吉,其它不吉。最宜嫁娶。
平日 指平顺之意。喜、凶事均可办。
定日 指凡事皆有定。宜采纳、商贾、拜访、考试等,此外诸凶事不宜。
执日 指凡事固执无变通。一切喜、凶事均宜忌。
成日 指凡事成就。喜凶诸事均可办理。
收日 指收回、收敛的含义。只宜收敛、索取、埋葬。此外诸凶事不宜。
破日 指破裂,冲破的含义。忌办一切喜凶事,刑破日就是指此日而说。
危日 凡事应小心之意。可办事但要小心,大事小用。
开日 指开通顺利,百事可行。
闭日 指不通闭塞。可以收敛、埋葬,余事不宜。

十二神煞

十二值位具体含意
建日 指事情未成之初始。诸事可为,但不宜动土修建。
除日 指清除的含意。除旧迎新大吉。
满日 指圆满的含意。祭祀吉,其它不吉。最宜嫁娶。
平日 指平顺之意。喜、凶事均可办。
定日 指凡事皆有定。宜采纳、商贾、拜访、考试等,此外诸凶事不宜。
执日 指凡事固执无变通。一切喜、凶事均宜忌。
成日 指凡事成就。喜凶诸事均可办理。
收日 指收回、收敛的含义。只宜收敛、索取、埋葬。此外诸凶事不宜。
破日 指破裂,冲破的含义。忌办一切喜凶事,刑破日就是指此日而说。
危日 凡事应小心之意。可办事但要小心,大事小用。
开日 指开通顺利,百事可行。
闭日 指不通闭塞。可以收敛、埋葬,余事不宜。

理论依据

古时以星象神煞来推算吉凶祸福,择吉推算的神秘难解在于神煞。《协纪辨方书》认为,所谓神煞,只是天地自然日月五星运行的规律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神煞就是这些规律或关系的代名词,并不是真的有叫做某某的神或煞存在。神煞是天地自然日月五星运行的规律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择吉术根据神煞择日选方,实质上就是尊崇自然,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办事。

神煞有年月日时之分,各有所主,吉日的选择主要是对日的选择,就象算命术一样重视日干,但吉日的选择并不是不顾年、月、时的吉凶,而要相互观览,综合选择。

黄道黑道神煞有十二个:“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将“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这六神所值日的那一天叫黄道吉日,指百事吉利、不避凶忌、万事如意。

十二地支配十二神

子日青龙,丑日明堂

寅日天刑,卯日朱雀

辰日金贵,巳日天德

午日白虎,未日玉堂

申日天牢,酉日玄武

戌日司命,亥日勾陈

十二原神 吉凶宜忌 论断
青龙 消息吉。青龙黄道,天乙星,天贵星,利有攸往,所作必成,所求皆得。
明堂 吉。明堂黄道,贵人星,明辅星,利见大人,利有攸往,怕作必成。
天刑 驿马强动。天刑黑道,天刑星,利于出师,战无不克,其他动作谋为皆不宜用,大忌词讼。
朱雀 口舌。朱雀黑道,天讼星,利用公事,常人凶,诸事忌用,谨防争讼。
金匮 财星吉。金匮黄道,福德星,月仙星,利释道用事,阍者女子用事,吉;宜嫁娶,不宜整戎伍。
天德 官贵吉。天德黄道,宝光星,天德星,其时大郭,作事有成,利有攸往,出行吉。
白虎 口舌官非。白虎黑道,天杀星,宜出师畋猎祭祀,皆吉,其余都不利。
玉堂 吉。玉堂黄道,少微星,天开星,百事吉,求事成,出行有财,宜文书喜庆之事,利见大人,利安葬,不利泥灶。
天牢 凶星宜忌。天牢黑道,镇神星,阴人用事皆吉,其余都不利。
玄武 内小人盗贼暗害。玄武黑道,天狱星,君子用之吉,小人用之凶,忌词讼博戏。
司命 官长吉。司命黄道,凤辇星,月仙星,此时从寅至申时用事大吉,从酉至丑时有事不吉,即白天吉,晚上不利。
勾陈 口舌牵连。勾陈黑道,地狱星,此时所作一切事,有始无终,先喜后悲,不利攸往;起造安葬,犯此不利。

天文星象

十二原神 吉凶宜忌 论断
青龙 消息吉。青龙黄道,天乙星,天贵星,利有攸往,所作必成,所求皆得。
明堂 吉。明堂黄道,贵人星,明辅星,利见大人,利有攸往,怕作必成。
天刑 驿马强动。天刑黑道,天刑星,利于出师,战无不克,其他动作谋为皆不宜用,大忌词讼。
朱雀 口舌。朱雀黑道,天讼星,利用公事,常人凶,诸事忌用,谨防争讼。
金匮 财星吉。金匮黄道,福德星,月仙星,利释道用事,阍者女子用事,吉;宜嫁娶,不宜整戎伍。
天德 官贵吉。天德黄道,宝光星,天德星,其时大郭,作事有成,利有攸往,出行吉。
白虎 口舌官非。白虎黑道,天杀星,宜出师畋猎祭祀,皆吉,其余都不利。
玉堂 吉。玉堂黄道,少微星,天开星,百事吉,求事成,出行有财,宜文书喜庆之事,利见大人,利安葬,不利泥灶。
天牢 凶星宜忌。天牢黑道,镇神星,阴人用事皆吉,其余都不利。
玄武 内小人盗贼暗害。玄武黑道,天狱星,君子用之吉,小人用之凶,忌词讼博戏。
司命 官长吉。司命黄道,凤辇星,月仙星,此时从寅至申时用事大吉,从酉至丑时有事不吉,即白天吉,晚上不利。
勾陈 口舌牵连。勾陈黑道,地狱星,此时所作一切事,有始无终,先喜后悲,不利攸往;起造安葬,犯此不利。

星宿与历法

黄历术语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体相交的大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体相交的大圆所谓“黄道”,本是一个天文学术语,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体星座相交的大圆。这是一条波形路径,其中夏至时太阳落在波形曲线的最高点,冬至则座落於最低点。太阳日行一度,每天所在的位置都不同,它所在位置的旁边还有很多星座,太阳与这些星座形成某种局面可以影响地球上的人。有时是好的影响,称为吉;有时是坏的影响,称为凶。当太阳走到黄道某个位置上,并与星图形成吉祥影响力时,就是所谓黄道吉日。

黄道一共穿越了十三个星座。黄道十二宫天文理论起源于古巴比伦,后传入古希腊, 两千多年的古希腊天文学家,为了把太阳的运行与一年12个月相对应,把黄道等分为12段,以相应的12个星座命名,称为黄道十二宫。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受到其他行星和月亮等天体的引力作用,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产生不规则的连续变化。黄道十二宫星座分布的位置和中国的太阳历(夏历,也是民间所说的阴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的分布是一样,也正是这个相同,黄道十二宫才融入了中国的天文学之中。

名词解释

在西方的星学上面,黄道的十二个星座代表着的是宇宙的不同方位。而在老黄历上也有着传统的老黄历二十八星宿。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古代也有类似中国二十八宿的说法。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最初是古人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二十八宿与十二地支对应关系:地支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重要的符号。地支来源古代二十八星宿另一种一年的表达方式。地支创建的方法是采用二十八星宿部分星象符号。

地球绕太阳公转轨迹示意图地球绕太阳公转轨迹示意图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为一年(365.24219日),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分在12个月里,故而以月为基点“十二建星”即反映出宇宙天体每一天的影响力,吉为正常(反映地球在黄道上运行良好)、为人们向往,于是就把这样推论出来的吉日称为“黄道”,相反把非吉之日称为“黑道”。依据天人感应理论,所有的宇宙运动都会不同程度的作用于地球生命。在日、月、星的运动中,蕴藏着万物消长的规律,寓含着深奥的物候原理。

择日宜忌

其它相关

黄历术语包括今日吉日、今日宜忌、今日冲煞、今日诸神等名词。

【解释】:

●今日吉日

○吉时:吉利之时辰

○凶时:凶兆之时辰

●今日宜忌

○彭祖百忌:每日时辰应忌讳之事

○吉神宜趋:宜接近,会有吉利的神明

○宜:今日适合做的事情

○凶神宜忌:应远离,会有冲犯不好的事发生

○忌:今日不宜做的事情

●今日冲煞

○冲:在黄历的律法里,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犹如自然界的协调,有一定的规律。

○煞:每日冲煞年岁方位中,破土、修造、移徙、交易、入殓、安葬、启攒等诸事不宜,冲煞的生肖年岁,应该尽量避讳,并且注意冲煞方位,避免朝该方面行事。

●今日诸神

○岁次:农民历之日期

○值年太岁:今年值年之太岁

○岁冲:今年与太岁冲犯之岁次生肖

○下元:今日之卦象

○掌日太岁:今日掌日之太岁

○胎神占方:每日胎神值位皆不相同,可以依每日天干地支推算。

○喜神:喜神所在之方向

○财神:财神所在之方向

○五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五行是构成宇宙之最基本元素,也代表宇宙万物五种变化和性格,四季的演变,日月的运行,亦以五行为数。

金,中心凝聚,有收敛、刚锐、砍伐的力量;

木,四方发散,有生长、蓬勃、向外的力量;

水,向下流散,有流动、自由、向下的力量;

火,向上扩升,有光热、膨胀、向上的力量;

土,左右移动,有厚重、杂陈、向内的力量。

【“宜忌”中的术语解释】:

祭祀: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庙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事。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设醮还愿之事。
求嗣:指向神明祈求后嗣(子孙)之意。
开光:神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
塑绘:寺庙之绘尽或雕刻神像、画雕人像等。
出行:指外出旅行、观光游览。
齐醮:设醮建立道场祈拜、求平安等事。
出火:谓移动神位,“火”指“香火”而言。
纳采:缔结婚姻的仪式、受授聘金。
裁衣:裁制新娘衣服或制作寿衣。
合帐:制作蚊帐之事。
冠笄:“冠”指男、“笄”指女、举行男女成人的仪式、称之为冠笄。
嫁娶:男娶女嫁,举行结婚大典的吉日。
纳婿:指男方入赘于女方为婿之意。同嫁娶。
沐浴:指沐浴斋戒而言。
剃头:初生婴儿剃胎头或削发出家。
整手足甲:初生婴儿第一次修剪手足甲。
分居:指大家庭分家、各自另起炉灶之意。
进人口:指收纳养子女而言。
解除:指冲洗清扫宅舍、解除灾厄等事。
修造:指阳宅之坚造与修理。
起基动土:建筑时、第一吹动起锄头挖土。
伐木做梁:砍伐树木制作屋顶梁木等事。
竖柱:竖立建筑物的柱子。
上梁:装上建筑物屋顶的梁木。同架马。
开柱眼:指作柱木之事。
穿屏扇架:制作门扇、屏障等工作。
安门:房屋装设门户等工事。
盖屋合脊:装盖房屋的屋顶等工作。
求医疗病:仅指求医治疗慢性痼疾或动手术。
安床:指安置睡床卧铺之意。
移徙:指搬家迁移人主所之意。
入宅:即迁入新宅、所谓“新居落成典礼”也。
挂匾:指悬挂招牌或各种匾额。
开市:开业之意。商店行号开张做生意。“开幕礼”“开工”同。包括:(1)年头初开始营业或开工等事。(2)新设店铺商行或新厂开幕等事。
立券交易:订立各种契约互相买卖之事。
纳财:购置产业、进货、收帐、收租、讨债、贷款、五谷入仓等。
酝酿:指酿酒、造酱料等事。
捕捉:扑灭农作物害虫或生物。
栽种:种植物“接果”“种田禾”同。
畋猎:打猎或捕捉禽兽。
纳畜:买入家畜饲养之事。
教牛马:谓训练牛马之工作。
破屋坏垣:指拆除房屋或围墙。
拆卸:拆掉建筑物。
开池:开凿水井、挖掘池塘。
放水:建筑蓄水池、将水灌入蓄水池。
开厕:建造厕所。
造仓:建筑仓库或修理仓库。
塞穴:指堵塞洞穴或蚁穴等。
平治道涂:指铺平道路等工事。
修墓:修理坟墓等事。
启攒:指“洗骨”之事。俗谓“拾金”也。
开生坟:开造坟墓。
合寿木:制作棺材。
谢土:建筑物完工后所举行的祭祀。
安葬:举行埋葬等仪式。
入殓:将尸体放入棺材之意。
成服、除服:穿上丧服、脱下丧服。
移柩:举行葬仪时、将棺木移出屋外之事。
破土:仅指埋葬用的破土,与一般建筑房屋的“动土”不同。即“破土”属阴宅,“动土”指阳宅也。现今社会上多已滥用,择日时,须辨别之。

词条图册

祭祀: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庙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事。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设醮还愿之事。
求嗣:指向神明祈求后嗣(子孙)之意。
开光:神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
塑绘:寺庙之绘尽或雕刻神像、画雕人像等。
出行:指外出旅行、观光游览。
齐醮:设醮建立道场祈拜、求平安等事。
出火:谓移动神位,“火”指“香火”而言。
纳采:缔结婚姻的仪式、受授聘金。
裁衣:裁制新娘衣服或制作寿衣。
合帐:制作蚊帐之事。
冠笄:“冠”指男、“笄”指女、举行男女成人的仪式、称之为冠笄。
嫁娶:男娶女嫁,举行结婚大典的吉日。
纳婿:指男方入赘于女方为婿之意。同嫁娶。
沐浴:指沐浴斋戒而言。
剃头:初生婴儿剃胎头或削发出家。
整手足甲:初生婴儿第一次修剪手足甲。
分居:指大家庭分家、各自另起炉灶之意。
进人口:指收纳养子女而言。
解除:指冲洗清扫宅舍、解除灾厄等事。
修造:指阳宅之坚造与修理。
起基动土:建筑时、第一吹动起锄头挖土。
伐木做梁:砍伐树木制作屋顶梁木等事。
竖柱:竖立建筑物的柱子。
上梁:装上建筑物屋顶的梁木。同架马。
开柱眼:指作柱木之事。
穿屏扇架:制作门扇、屏障等工作。
安门:房屋装设门户等工事。
盖屋合脊:装盖房屋的屋顶等工作。
求医疗病:仅指求医治疗慢性痼疾或动手术。
安床:指安置睡床卧铺之意。
移徙:指搬家迁移人主所之意。
入宅:即迁入新宅、所谓“新居落成典礼”也。
挂匾:指悬挂招牌或各种匾额。
开市:开业之意。商店行号开张做生意。“开幕礼”“开工”同。包括:(1)年头初开始营业或开工等事。(2)新设店铺商行或新厂开幕等事。
立券交易:订立各种契约互相买卖之事。
纳财:购置产业、进货、收帐、收租、讨债、贷款、五谷入仓等。
酝酿:指酿酒、造酱料等事。
捕捉:扑灭农作物害虫或生物。
栽种:种植物“接果”“种田禾”同。
畋猎:打猎或捕捉禽兽。
纳畜:买入家畜饲养之事。
教牛马:谓训练牛马之工作。
破屋坏垣:指拆除房屋或围墙。
拆卸:拆掉建筑物。
开池:开凿水井、挖掘池塘。
放水:建筑蓄水池、将水灌入蓄水池。
开厕:建造厕所。
造仓:建筑仓库或修理仓库。
塞穴:指堵塞洞穴或蚁穴等。
平治道涂:指铺平道路等工事。
修墓:修理坟墓等事。
启攒:指“洗骨”之事。俗谓“拾金”也。
开生坟:开造坟墓。
合寿木:制作棺材。
谢土:建筑物完工后所举行的祭祀。
安葬:举行埋葬等仪式。
入殓:将尸体放入棺材之意。
成服、除服:穿上丧服、脱下丧服。
移柩:举行葬仪时、将棺木移出屋外之事。
破土:仅指埋葬用的破土,与一般建筑房屋的“动土”不同。即“破土”属阴宅,“动土”指阳宅也。现今社会上多已滥用,择日时,须辨别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