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药

植物药

目录导航

植物药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

植物药

英文名称:

phytomedicine

定义:

来源于植物的药物,可以是植物的全体﹑器官或组织等。

应用学科: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天然药物资源学(二级学科  

  以植物的部分或者全体为医疗目的的医药品,分为传统植物药和现代植物药。西方习惯于将植物药称为天然药物。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使用的植物提取物为现代植物药。

  欧共体所定义的植物药产品不是单一药用植物,可以是多种植物药配伍(HERBAL MEDICAL PRODUCTS),含有专一植物活性成分或是植物提取物,植物药是植物被运用于医疗目的的医药用品。

  到目前为止,植物药制剂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丹、丸、膏、散。第二阶段,是以水醇法或醇水法为主的提取、粗处理技术与现代工业制剂技术相结合而制成中成药。第三阶段,是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精制化和定量化的现代植物药。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

  2009年,随着医药行业专项整治可能带来的市场规范化程度提升、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将保证中国医药行业继续快速增长。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世界经济的减速,中国医药外贸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2009年有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但是由于中国医药行业的特点以及新医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中国医药进出口总额有望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将成为2009年中国医药外贸发展的主旋律。   展望未来,中国医药行业景气才刚刚开始,未来提升空间巨大。医药产业目前进入新医改牵引下的新一轮有序发展期。未来新医改方案将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到2010年,医改带来的药品增量至少在1000亿以上,加上行业自然增长部分,预计未来3-5年医药行业的年增长率不会低于20%。

医药行业发展前景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

  2009年,随着医药行业专项整治可能带来的市场规范化程度提升、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将保证中国医药行业继续快速增长。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世界经济的减速,中国医药外贸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2009年有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但是由于中国医药行业的特点以及新医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中国医药进出口总额有望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将成为2009年中国医药外贸发展的主旋律。

  展望未来,中国医药行业景气才刚刚开始,未来提升空间巨大。医药产业目前进入新医改牵引下的新一轮有序发展期。未来新医改方案将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到2010年,医改带来的药品增量至少在1000亿以上,加上行业自然增长部分,预计未来3-5年医药行业的年增长率不会低于20%。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地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资源研究 。

     从长远观点看,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可控的利用对植物药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人类将来的健康和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植物药有11146 种,其中特有种占50%以上。随着植物药资源利用量的增大,仅如古人“草木荣华滋硬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在保护性开发的同时,利用多种手段增加植物药的来源。除人工栽培、引种、发掘近缘植物外,还应积极利用低等植物、海洋植物资源。低等植物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药用资源,为了适应自身特殊的生存环境,它们能够产生各种具有强烈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从中往往可以发现多种结构和生理活性独特的物质。以藻类植物为例,其食用及药用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神农本草经》及古希腊、罗马文学中都曾提及藻类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但目前对低等植物潜在的药用价值尚重视不够。我国有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海洋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现有源于海洋植物的藻酸双酯钠、甘糖酯、海力特等药物,我国第一个抗爱滋病一类新药也是从海洋藻类提取分离后经分子修饰得到的。但目前缺乏系统的海洋植物资源调查,仅对来自沿海滩涂和近海少数几种生物进行过研究。

植物药

净制

  除去杂草、泥沙及非入药的部分。根据不同品种的要求,有的需要刮去外皮,如白芍;有的应削去粗皮,如黄柏;有的要除去芦头、须根和残留枝叶等,再进行大小分级,如牛膝、青木香、丹参、白芷、前胡、射干、虎杖等;有的要剥去木心,如丹皮。蒸、煮、烫某些含淀粉或糖质及粘液质较多的药材,不易干燥,有的同时含有使自身某些成分分解和转化的酶,如经加热处理,使酶失去活力,则能保持药性不致变质。

切制

  一些根茎类药材,如丹参、白芷、前胡、牛膝、射干、虎杖、商陆、葛根、土伏苓、玄参等,应趁鲜切成片、块或段,再进行干燥;果大不易干透的果实类药材,如宣木瓜、酸橙、佛手等,应先切开后再干燥;树皮类药材如杜仲、厚朴、肉桂等也应采后趁鲜切成块或片或卷成筒,再进行干燥。

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便于长期贮存备用,干燥加工时尽量保持生药的外观、气味和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变。

晒干

  利用阳光和户外流动的空气将药材晒干。晒干法一般适用于不要求保持一定颜色和不含挥发油的药材,如薏苡、牛蒡子、黄芪、丹皮、杜仲等。晒干法方法简便,但不同药材方法也各异。晾晒时通常把采收的药材摊放于席子上,要注意防雨、防露、防止大风吹散,并经常翻动,促其及早干燥。

烘干

  利用烘防或 火坑低温烘烤,使药材干燥。烘干时应控制温度,温度低了不易干燥,温度过高则影响质量,如烤大黄温度不超过60℃,温度过高则体泡色暗,质量降低;花类药材烘干时,温度不能过高,如烘银花的温度掌握在38℃—4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