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笼山 北极阁葱葱茏茏的山巅深处,绿树掩映着一座西洋乡村式建筑,这就是远近闻名的 宋子文公馆。
宋子文公馆位于 北极阁1号,始建于1933年宋子文任国民政府
财政部部长期间,抗战胜利后重建。公馆由
杨廷宝建筑师设计,建筑面积720平方米,公馆高三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 曲尺形,依山而建,楼随山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宋公馆底层用毛石砌造,显得极为坚固;上面两层用砖砌,表面采用 弹涂工艺粉刷而成,立体感极强。公馆最为特别之处是其屋顶,颇有农舍风味,远望上去仿佛是用茅草盖成,所以俗称为?茅草屋”。其实,宋公馆的屋顶是用进口
白水泥拌黄沙在芦荻上盖成,上下共有三层,每层厚约2厘米,最上面一层做成蜂窝状,所以给人形成了茅草屋的错觉。这种特殊的屋顶处理方法,具有隔热保温、防火防渗等功效,而且能够保持室内 冬暖夏凉,实在是集美观实用于一身。
宋公馆的入口处设在二楼的西北面。 室内装饰富丽堂皇,摆设各不相同。既有西式布置,又有中式陈设。公馆底层是侍卫人员住房、厨房及辅助用房;二楼有会客室、餐厅、书房;三楼是宋子文夫妇的居室和
子女的居室、浴室、
盥洗室。公馆室内顶部的一道道
横梁看似木头,实是用水泥精雕细琢而成,为国内建筑所罕见。
当年,这里不仅是宋子文的住所,还是国民党人士的 密会场所。许多重大的决策计谋都成于其中。特别是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
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后,这里更是 冠盖云集,集会频频。国民党达官显贵匆匆进出宋公馆,最后形成以
宋氏姐妹为核心的主和派政治集团,与以
何应钦为首的讨伐派分庭抗礼。同年12月20日.22日,宋子文两赴西安,与 蒋介石面晤,从中 斡旋,最终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在宋公馆东北面相距数十米处,有一座古典式的双层建筑,与公馆以石阶相连。这便是当年蒋介石囚禁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地方,俗称?囚 张楼”。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
宋美龄、宋子文一行返回 南京,一下飞机,蒋即背信弃义,囚禁张学良。此举全国震惊,山河悲戚。12月31日,南京国民党政府组织高等 军事法庭审判张学良,判处其 有期徒刑10年。随即张被转移到东郊看押起来。1938年1月4日,国民党政府下达“
特赦令”,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在宋美龄、宋子文的游说下,张学良被转到宋子文公馆,这就是“囚张楼”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