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翡翠

白眉翡翠

拉丁学名 Todirhamphussanctus
翠鸟科
分布区域 澳洲、所罗门西部、印度尼西亚等地
白领翡翠属
命名时间 VigorsandHorsfield,1827
目录导航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白眉翡翠

  【拉丁学名】 Todirhamphus sanctus

  【命名时间】Vigors and Horsfield, 1827

  【英文名称】Sacred Kingfisher、Halcyon sancta

  【科属分类】 鸟纲 、 佛法僧目、 翠鸟科、 翡翠属

外形特征

   白眉翡翠身长19 - 24 cm,体重65 g,寿命20年。属于中型 翠鸟。像所有的同类,它有一个大脑袋和强劲的颈部及肩部。上体的下背部,尾部是美丽的 绿松石色,下体自领以下的胸腹部是反差极大的白色和奶油色。翕和肩是树荫 蓝绿色。脸颊如一面黑色的旗帜,上面隐藏着同样黑色的眼睛,从耳朵延伸到上嘴基,颈部。雌雄大体相同,但雌性略小。

  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 新几内亚, 塔斯马尼亚, 新喀里多尼亚。它还延伸到 所罗门群岛,海啸岛,豪勋爵岛, 诺福克岛,忠诚岛,新西兰。

生活习性

   通常栖息于林木茂盛的地区,如 红树林、桉树林或 白森林。这些森林是典型的湿润地区。在野外,白眉翡翠的鸣声很清晰,如果是友好的呼吁则如长笛,如果惊呼,这听起来像一个嘶哑的 拨浪鼓。在产卵季节,这些鸟显示出无所畏惧,能够赶走哺乳动物或比它们大的鸟类。

  白眉翡翠同大多数森林猎翠鸟一样,完全是肉食性。常在树叶或泥土中寻找猎物,只是偶尔捕捉水生环境的猎物。主要食物是 无脊椎动物,如蟋蟀、蜘蛛、蝎子、和蜗牛。它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鱼,小蛇和蜥蜴。

生长繁殖

   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深6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长,椭圆形。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有些也在树干上钻洞穴为巢。卵近圆形,纯白色,大小约29.4×26.2毫米。

  白眉翡翠产卵主要是从9月至12月,偶尔会延长到3月。父母双方轮流 孵卵和养育雏鸟。18天后卵孵化,幼鸟有为期26天的留巢期,直到可以飞行。

亚种分布

  (5种)

   1. Todirhamphus sanctus sanctus 分布于澳洲、 所罗门西部、印度尼西亚和 美拉尼西亚。

  2. Todirhamphus sanctus vagans 分布于 诺福克岛和新西兰。

  3. Todirhamphus sanctus canacorum 分布于新 卡里多尼亚群岛。

  4. Todirhamphus sanctus macmillani 分布 于忠诚岛。

  5. Todirhamphus sanctus recurvirostris 分布于 西萨摩亚。

白眉翡翠白眉翡翠

保护等级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