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梦红楼

琴梦红楼

品牌 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 166页
书名 琴梦红楼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目录导航

《琴梦红楼》简介

中国古琴艺术于2003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文字记载已有着四千余年的历史,历代琴学论著浩如烟海,《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有专门论述林黛玉教贾宝玉弹古琴的段落。

《琴梦红楼》由音乐教育家、中国琴会副会长杨青先生主编。融合了关于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剧中12首插曲的相关古琴琴谱、文学赏析、仕女丹青、原诗书法、人物剧照、音乐唱片以及文学讲述光盘等内容。

《琴梦红楼》由音乐教育家、中国琴会副会长杨青先生主编,由青年文化学者曹雅欣担任副主编与文学撰稿,由青年古琴教师、《古琴艺术知识200问》作者徐元担任副主编。

古琴有七弦,象征着北斗七星,《琴梦红楼》中的七个部分,就正如七星闪耀、众星捧月,烘托着琴与红楼的主题。一部《琴梦红楼》,有琴、有谱、有文、有书、有画、有照、有歌、有讲,以多角度的艺术展现,传达着一种优雅的“琴、书、诗、画”的当代生活方式。

组成:

目录:

一、25张原版高清87版《红楼梦》剧照。87版《红楼梦》电视剧总摄影师李耀宗首次对外曝光当年原始剧照25幅,2012年恰逢电视剧《红楼梦》播出25周年,以此为纪念;

二、12首诗篇,艺术家马文典用书法倾力书写《红楼梦》曹雪芹原诗12首;

三、12篇文章,作家曹雅欣针对12首曹雪芹原诗撰写文化讲述文章12篇;

四、12首曲谱古琴理论家杨青、徐元等编订《红楼梦》古琴演奏指法、曲谱12首;

五、12首歌曲古琴演奏家赵晓霞、张卓和琴歌演唱家张依冉、刘杨等弹奏琴曲及琴歌演唱;

六、12篇文章的音频讲说,由杨青朗诵原诗、曹雅欣文化解读,以古琴、洞箫、竹笛、阮咸、琵琶、柳琴、钟琴、三弦共8种乐器进行伴奏;

七、6幅肖像,画家、琴家隋牟运笔丹青红楼人物图十六人。配套光盘在国家大剧院主录音棚录制,由获得“2010中国十大发烧唱片《琴歌》”的“达人艺典”录音制作。

“琴梦红楼”琴歌音乐会

前言、引子、枉凝眉、晴雯歌、聪明累、叹香菱、葬花吟、红豆曲、题帕三绝、分骨肉、秋窗风雨夕、紫菱洲歌、好了歌

主要内容分为:入梦、品梦、怀梦、怀梦、赏梦、唱梦、听梦

本书为精装体彩色印刷,附赠配乐文学解读盘MP3、古琴琴歌弹唱CD各一张。[1]

ISBN: 978-7-103-04371-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56942号

编辑推荐

“琴梦红楼”琴歌艺术音乐会,是《琴梦红楼》一书的立体化呈现,以古琴、洞箫等传统乐器的伴奏,配以弦歌雅韵的古典演绎形式,加以文化讲述的深入解读,将书中的音乐价值和文化内涵精编为一台琴歌音乐会。重温红楼旧梦,感受古琴风骨,邀听众体验一场美的传奇、梦的旅程。

“琴梦红楼”古琴音乐会,以古琴的音乐梦,开启红楼的文学梦,通过《引子》《晴雯歌》《枉凝眉》《紫菱洲歌》《分骨肉》《红豆曲》《题帕三绝》《聪明累》《叹香菱》《葬花吟》《秋窗风雨夕》《好了歌》12首曲目、全程90分钟的演出,打造了一个综合性、艺术性的人生梦。

在音乐会中,《琴梦红楼》一书的副主编、文学撰稿曹雅欣,现场演绎每支曲目的内涵与深意,娓娓道来,如梦如幻,让未知者踏进红楼的门槛,让已知者深入更多的梦景。诗意的讲说,导入梦幻的琴歌,是这台音乐会最与众不同之处。

演奏演唱,以古琴的雅正之音、古朴之韵,带领听众听梦、唱梦;文化讲述,以《红楼梦》的无限深情、无限美感,引领全场读梦、品梦。这样且说且演的怀梦、赏梦形式,使“琴梦红楼”演出,成为了一场美的旅程、梦的旅程。

1:《引子》

2:《晴雯歌》

3:《枉凝眉》

4:《紫菱洲歌》

5:《分骨肉》

6:《红豆曲》

7:《聪明累》

8:《叹香菱》

9:《题帕三绝》

10:《葬花吟》

11:《秋窗风雨夕》

12:《好了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