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洪家中学

台州市洪家中学

中文名 台州市洪家中学
创办时间 1956年
主管部门 台州市教育局
知名校友 徐道顺、花轩德、王自亮、陈舜胜、王春生等
简称 洪中
类别 公办普通高中
目录导航

办学规模

学术报告厅学术报告厅学校现有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0多人,教职工183人,专任教师160人,中高级职称教师114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拥有一批省级教坛新秀,市区级名师、教学骨干、优秀班主任等。

硬件设施

艺术中心艺术中心学校现占地面积75918m^2,建筑面积52313m^2,绿化面积达41045m^2,建有现代化综合大楼、教学大楼,实验楼、图书馆、400米环型跑道标准田径场、灯光球场、体育馆、休闲吧;现代化学术报告厅、教学活动中心、微格教室、计算机房、数字化实验室、标准化教室、特色选修教室、天文台、休闲书吧等教学设施齐全;图书馆藏书10万多册;设施完备、舒适的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全天候热水供应,全部装有空调。学校整体布局合理,环境幽雅,绿树常青,花坛四季芬芳,草坪绿意盈盈,是修身求知的理想场所。

办学理念

崇尚科学,厚德善思,宽而有度,和而不同

教育理念

自强、厚德、启智、健体

治学理念

责任、服务、创新、奉献

办学精神

鸿洲书院鸿洲书院正气、志气、硬气、大气

四风

休闲书吧休闲书吧

作风:用心、执着、主动、合作

教风:求真、求实、拼搏、进取

学风:勤学、慎思、文明、笃行

校风:扎实、朴素、敬业、乐群

学子格言

生活简单化、学习刻苦化、精神高雅化

校徽

如图

杰出校友

1.王挺贵:1981年毕业,1985年,毕业于杭州大学。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获国家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90.10-1991.8,欧洲空间署紫外探索中心,访问学生;1994.8-1995.5,德国马普地外物理所,访问学者;1997.8-1999.4,日本理化学研究所,STA Fellow。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活动星系、星系中恒星形成以及太阳系外行星。迄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2.李荣皓:1979年毕业,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91年取得博士学位。1992年后到美国Genentech,Inc.(基因公司)进行博士后研究。1996年加入圣地亚哥Signal Pharmaenuticals,Inc.任科学家。1999年与他人一起创办了Raven Biotechnologies,Inc.并担任资深科学家和公司项目委员会主席。2006年与他人一起创办了中美奥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洪保明:1981年毕业,1986年获浙江大学无线电子学学士学位,1987至1996年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和进行研究工作,并于1994至1996年在校攻读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1996至2000年,在美国麻省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2000至2002年,就职于美国加州科技公司。

4.李火林:1977年毕业,曾先后就读于杭州大学哲学系、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认识论专业,先后获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曾供职于中共台州地委党校、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政协办公厅、浙江省政协办公室。

5.花轩德:1959年毕业,浙江中贝九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73年,在家乡创办了东山味精厂。1993年,创办了浙江中贝九州集团公司,经过多年精干实干,业已发展成为以医化产业为龙头,并开拓房地产业和物流储运产业的一个多元化持续发展的技术型的现代企业集团。

陶仙法陶仙法6.陶仙法:1974年毕业,浙江书生中学教育集团总裁,书生中学常务校长。

7.其他知名校友(见图册):

洪家中学知名校友洪家中学知名校友(6)

学生成绩

2016年我校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第一批上线人数达132人,比2015年净增45人;其中文理科重点上线人数达95人,比2015年净增38人,上升幅度达66.7%,居椒江区第一;本科人数达566人,本科率为86%。

微格教室微格教室

2015年高考第一批录取人数达63人,第二批上线人数达541人,本科率达81.1%,上线率达99.10%。

台州市洪家中学台州市洪家中学2014年高考重点上线人数达到54人,本科人数达465人,本科率为73.1%,上线率达98%。此外艺术类25名考生,一批上线率达88%,一人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一人考入湖北美术学院,一人考入南京艺术学院。

2013年高考,台州市洪家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共计44人,第二批上线共计452人,第二批上线率为72.7%,第三批上线率达98.4%。此外艺术类41名考生,第一批上线率达83%,一人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教学活动中心教学活动中心2012年高考,台州市洪家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共计26人,第二批上线共计393人,第二批上线率达65%,第三批上线率达98.2%;其中艺术类38名考生,本科率达90%,1人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2011年高考,台州市洪家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共计26人,第二批上线共计335人,第三批上线率达96%,其中艺术类34名考生,本科率达76.5%,1人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学校荣誉

馨园书屋馨园书屋

学校被中央教科所授予的“中央教育实验基地”、2014年被评为首批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学校还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创安先进单位”、“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控烟先进单位”、“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台州市文明单位”、“台州市创安先进单位”、“台州市学习型组织示范点”、“台州市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台州市第二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示范学校”、椒江区创建“人民满意学校”优胜单位等。

行政组织

Ⅰ.校长 苏灵敏

Ⅱ.党委书记兼副校长

王震敏

黄华 副校长

Ⅲ.组织结构

如图

名师风采

Ⅰ.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台州市名教师

王震敏(化学教师)

Ⅱ.浙江省教坛新秀

谷荷莲(数学教师)

Ⅲ.椒江区教坛新秀

李中卫(物理教师)

钭伟炀(数学教师)

李爱美(政治教师)

李芬(英语教师)

冯旦红(语文教师)

历史沿革

首届教师合影首届教师合影洪家中学创办于1956年2月,名为黄岩县洪家附设初中班。时设址洪家镇文昌路,10间平房,2个教室,1个办公室;设2个班级,124名学生,4名专任教师。1956年9月定校名为黄岩县第四初级中学。

1958年,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时有生产基地32亩。

老校园建筑老校园建筑1959年10月,更名为黄岩县洪家初级中学,时有6个班级,在校学生375名,教职工14名。1962年以后,学校生产基地逐步归还生产队。1964年,设卫生专业班和会计专业班。

1972年,更名为黄岩县洪家中学,同年春始招高中新生3个班,163名学生。

老校园教学楼老校园教学楼1975年,与洪家公社合资建校办厂。1975年始在高中班开设劳动技术课。

老校园大门口老校园大门口1978年至1984年间,高考升学率名列台州地区普通高中前茅,享有较高社会声誉,为黄岩县“红旗单位”。1982年,用勤工俭学积累的资金新建一幢教学楼、2幢教师宿舍。1983年,圈筑围墙,修建校门,校园形成一个整体。

共青团洪家中学第一届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共青团洪家中学第一届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1985年1月,学校更名为椒江市洪家中学。

1994年,进行教师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洪家中学新校址奠基仪式洪家中学新校址奠基仪式1997年,中共洪家镇委、镇人民政府确定总投资4000万元,征地170亩,新建洪家中学。1999年,初高中脱钩,初中部归到洪家二中,高中沿用洪家中学校名。

2000年10月,投资3000万元学校一期工程竣工,学校由文昌路66号搬迁到现址,新校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92亩,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

2002年,初高中脱钩,高中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时有38个教学班,1950名学生,145教职工。

2003年,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一级重点综合高中”。

2008年,椒江区高中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学校成为椒江区高中教育“一体两翼”中的“一翼”,学校转型升级,变以数量扩充为主的外延发展为以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

中央教科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揭牌仪式中央教科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揭牌仪式2011年,学校坚持以“努力创办让百姓满意称赞的学校”为宗旨,以“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为使命,创新理念,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管理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办学策略,积极争创省级特色示范高中。

建校五十周年庆典大会建校五十周年庆典大会2013年学校获“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省治安安全先进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4年5月,洪家中学被省教育厅核准为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2016年8月,台州市市区普通高中一体化实施,学校更名为台州市洪家中学。

历任校长

姓名 任职时期
朱家土 1956.8—1958.7负责人;1958.9—1961.10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梁鸿铭 洪家区委书记1958.8—1962.7兼任校长。
单国为 1961.10—1983.7任校长;其中1961—1965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管彦植 1983.8—1984.6任校长
徐道忠 1984.6—1984.12任校长
唐昌德 1984.12—1987.8任校长
王圣农 1987.9—1990.7任校长
盛崇法 1990.7—1992.7任校长
洪仙瑜 1992.7—2008.2任校长
陈志明 2008.2—2016.2任校长
洪景琳 2016.2至2017.8任校长

校友记忆

姓名 任职时期
朱家土 1956.8—1958.7负责人;1958.9—1961.10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梁鸿铭 洪家区委书记1958.8—1962.7兼任校长。
单国为 1961.10—1983.7任校长;其中1961—1965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管彦植 1983.8—1984.6任校长
徐道忠 1984.6—1984.12任校长
唐昌德 1984.12—1987.8任校长
王圣农 1987.9—1990.7任校长
盛崇法 1990.7—1992.7任校长
洪仙瑜 1992.7—2008.2任校长
陈志明 2008.2—2016.2任校长
洪景琳 2016.2至2017.8任校长

词条图册

Ⅰ.惟有思念/杨凯

得知洪中60周年校庆的消息时,日子刚过中秋,临海新一年的头茬桂花开得正盛。也差不多是这样好一番花信初报的秋天,时年却要往前推将8年了、是在2008年,我初遇洪中。

流年的残忍大约就是它匆匆且笃定的性格,回头看时,之于记忆里的很多东西,恍见如昨却又分明隔了岁月的千山万水,洪中就是如此。此刻的我着实希望是在学校操场的塑胶跑道上、体育馆的会堂、校园广播里听到校庆的许多内容,但时光没有应允我的念想。正如我曾错过10年前洪中的半百校庆那样,她的甲子之贺,我同样只能打马而过。

毕业之后,我曾三次回到洪中,没有安排细致地探望旧日的恩师。现在想来,真令我无比后悔——我羡慕还身处校园的同学们,因为现在的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作“母校,是一生难再回的港湾”。的确,岁月最初的那段青葱里,我们拥有众多能一起笑一起哭的异姓兄弟姐妹,也有为我们启智育德、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老师们。所以母校,大概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享有“家”这个概念的地方之一了。

记得刚到洪中,最先给我的印象就是校规严苛。用苛刻是真的不过分,女发露耳、男发露额。在校日常必须

穿戴校服、佩挂校牌,路遇任课老师要主动问好。晨跑课间操,非特殊情况不予批假。三餐不能带出食堂,外卖不能进到校园。擅带手机种种更是严治不贷……这曾经被我们一条条“发指”过的“教令”,如今想起,却再难有一丝怨恨。这便像我们同父母的吵架,在他们面前总也长不大的我们总是在一场场无名火爆发后暗暗羞愧。我自大学毕业后走入社会已有几年,个性仍在被社交这张砂纸慢慢打磨着。世上大抵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真正的“完人”,但之于一个已养成的好习惯,很多人的回答是自信且坚定的。如果我幸运地在大多数朋友口中成为一个“还算靠谱”的人,那我最得感谢父母——把我送进洪中。母校契行的条条规章,大概就是圣人说“苦其心志”的一些具体作为吧!洪中一贯强调的“生活简单化、学习刻苦化、精神高雅化”在我毕业多年后的今天,还是能一下子就从脑海里蹦出来。对于人生道理的体悟,洪中给我的影响是潜默而深持的。最初,她只是带着我体会,而领悟,则交给了时间。我读高二那年,曾经和校政教主任就校纪校规不近人情一事发生过很大的争执,我犟到最后,他留了一句,如果将来你能换位思考,一切都会理解。后来,我读懂了主任那句话。靠了两个契机,责任和使命。这两个词语的背后,有辛劳付出更有不被理解的无奈。洪中的老师,曾经一度违心做着我们人生路上的“恶人”。不被百依百顺的幼雏或许不会明白,翅击长空的雄鹰曾受过多少险些坠落悬崖的性命之虞——我庆幸思想的换位,历经了无数个朝夕的轮回,总归还是成功了。

5年呐,几个笔画间,往事未必如烟,但初生换了故知,旧貌隐进新颜,洪中的变化确实是太大了。教学楼东面的小屋改建了,小卖部湮没在时光的喧嚣中,各地老师在厨房里做菜传来的香味随着炊烟远去了,我记得那年的秋初,高一班主任老师会在小房间里拉起动人的二胡;自由打饭改成配餐了,位置变得固定了,没有同学会在最后一节课打铃后飞奔着向食堂了,我记得高三的初夏,饭菜都很合口,还会多一碗黄豆大骨汤,而我们吃得却越来越少;宿舍都装空调了,公共电话方便联系了,可我又想起那年的盛夏,我们用蓝色的塑料大桶子装满了冰块,竟一口气抬了那么多楼到寝室里消暑,还记得那时候是智能手机刚有的年代,熄灯后玩着多怕门被轻轻地推开啊!还有那我们都爱的校花,彼岸花,瞧,2016年的鲜红是否如同我们淌着汗水在军训时认识的那个8月间开得一样?我想你会说,没有那时候红,那时候我还折过一枝呢……

印象中自我毕业后,学生跨户口县市就读高中不再被准许,临海和洪中的距离好像再不仅仅是那大几十公里的车程——通过学弟学妹的介绍,我添加了洪中的公众微信号。微信里,很多如旧又看着眼生的内容,令我忍不住一遍遍细细地翻着。终于看到最熟悉的部分了,我会猛一下子同身边的朋友说,喏,母校拍起来那么漂亮呢——是啊!就是这么漂亮的地方,她的风霜雨雪、晨钟晚乐,都在我的记忆里、也只能在我记忆里了!

絮叨到这儿,我竟忘了这是一篇或要拿去刊印的致敬母校60周年校庆的应稿,用这样的口吻似乎有些不妥——夜已经深了,一帘风把窗外的桂花香又送了几阵进来。我记不清洪中是不是也有种桂花树,大抵是读高中的那三年,逢着中秋总都放假回家了吧!那不如就趁着今晚将来的梦,回去寻一次吧!是还有蟋蟀叫声的后花园抑或是那新建的、叫?哦,新建的叫“馨园”的木房子边,去寻寻今夜的梦、属于团圆的梦。

Ⅱ.风雨十八年/卢方彬

我65年进校,83年离校,恰好十八年,正值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时。1966年,突如其来那场持续十年之久的特大风暴吹得我“立而不稳”,“惑之着迷”。我不由自主地踏入“革命”的泥潭不能自拔,打了近十年派仗,扬名全区,落得一败涂地,殃及儿子,他因我是“四人帮派分子”,被剥夺升高中的权利。期间曾在区委工作几年,跟着书记蹲点东山白岳村,搞了《农业学大寨》,学习毛选,知情下乡三个省级先进典型村,书记盛吕宝当上黄岩全县唯一的村官的县委委员。此后,我带领过几届学生前往接受再教育而成教学基地。

1972年学校增办高中部,我回校就任高一(1)班班主任兼两班语文课,在两年的教学相长中,凝结了深厚的师生情。以上海陈舜胜教授、书生陶仙法校长、洪家陈富根老板为代表的全班1/3多的学生,四十多年来一直人情往来,2014年,倡议并参加了我八十华诞,陶校长的祝寿词说我与他们“结下师生般的恩情,父子般的亲情,朋友般的友情”,还夸我“通古博今,学富五车,智慧非凡,特色鲜明”,太言过其实,令我有地难容。他的“恩师柔情情柔如淡水,老师高寿寿高越高山”的寿联,表达了学生对师长“德为世重,寿为人尊”的尊敬之心。

1974年—76年间,我又卷入反潮流黑风之中,又遭人身受控。76年1月8日,敬爱总理与世长辞,我悲痛不已。1957年我在杭州读书时,有幸聆听总理近四小时的精彩报告,并偶遇面面相觑的千载难忘,对他音容笑貌,非凡气度的观感,倍增我对这位联合国下半旗致哀的世纪伟人的无限仰慕,我大胆地冲破四人帮下令县级以下不设灵堂的禁锢,在校礼堂设置灵堂祭拜,臂佩黑纱一个多月,这是率身士卒对学生以德为先的教育。同年的清明节,悼念周总理的天安门事件,邓小平再遭厄运,我又被腥风血雨关进学习班,下到生产队,全靠77届中的区领导子女袁朝阳、蒋明明等因不满代课老师为我求情,才宽大提前回校边教书边检查,终于在忐忑不安的神情中完成了已在省委工作的李火林、水晶光电林敏等这班学生的教学任务。

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华国锋接班,此时两个“凡是”甚嚣尘上。一次,我向一位同事指着《浙江日报》上说:“华国锋也称伟大领袖”,被人告发后又关进学习班,日夜车轮战,险些打成现行反革命。

81年传来77届学生汪修福在武汉部队救火牺牲的噩耗,我痛惜哀叹。这位文静好学的班学习委员我铭记在心,立即从校友王俊友等搜集他生前的材料,举办先进事迹展览,为部队政治部书写材料。当年黄岩县委号召全县共产党员向烈士学习,只字未动是我书写的原文,我是坐落灵济烈士纪念馆的无名建设者。今天,他的胞妹82届汪霞从他所在部队转业到椒江法院后,历任少年庭、刑事庭庭长,为名闻全国的优秀法官,继承弘扬她烈士哥哥的遗愿。

78三中全会的春风春雨,驱散了阴霾,迎来明媚阳光,直到83年的5年,才是我能全身心教书的黄金岁月。我所任79届高复(6)班评为全校红旗班,80届的(4)班快班,到83年最后的(1)、(3)班,涌现出继李火林、林敏等后石毅铭、章增强、泮健、邬官满、梁伟峰、陈建华等一批批的品牌精英,为教师争光,替母校添彩。学校也自此到今近30年长盛不衰。

我分别在市一中、二中、洪中从教近四十年,要算洪中时间最长、经历最多、学味最浓、教训最深、收获最大,万分感谢这块校园圣地赐予的精神财富。衷心预祝在新一轮甲子年,洪家中学不忘初心,结出更多、更优品牌桃李。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