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越”名称由来
1965年4月12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主张晚一点提“援越抗美”的口号,说:我们现在是支援越南反美斗争,还是以越南为主。5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和援越抗美而斗争》中首次提出 “援越抗美”口号。 1965年4月4日《人民日报》在第5版的一则报道:“越南人民热烈要求抗美援越”中,首次使用“抗美援越”一词;此后,4月6日和7日又在第4版接连报道说:“亚洲人民掀起志愿抗美援越浪潮”,“朝鲜、印度尼西亚人民踊跃要求志愿抗美援越”。[1]
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十月革命后,中越两国人民和革命者建立了浓厚的战斗友谊和团结。1925年5月,胡志明在广州创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30年1月,越共在香港正式成立,并随即在中越边境地区领导了革命运动,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以后的中国抗日战争中,越南党和人民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极少量越南革命者直接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45年2月,越南共和国宣告成立。9月23日,法国殖民地主义者对越南南方发动侵略战争。1946年12月,进而发动了对越南的全面武装进攻。越南劳动党和胡志明主席领导越南人民进行了抗法斗争。中国解放战争中,越南北方的中越边境附近地区成立的粤桂纵队和滇桂纵队等边境武装力量活动,受到越南党中央和越南边境人民的热情支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越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有了进一步发展。胡志明主席曾热情赞扬越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是:“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新中国一诞生,就把支持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作为自己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1950年初,越南的抗法战争正处在困难之际,胡志明主席到北京同中国党政府领导人交换意见,毛泽东主席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无私的援助。[1]
应越方要求,中国政府先后派出了以陈赓、韦国清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和罗贵波为首的政治顾问团,协助越南党、政府和人民军指导抗法战争。陈赓、韦国清及军事顾问团先后帮助组织指挥实施的边界战役、奠边府战役等,取得了重大军事胜利。与此同时,中国还向越南提供了大批武器装备和粮食、被服等物资。至1954年上半年,援越抗法战争取得了胜利,越南北方基本获得解放。1954年5月至7月,中、苏、英、法、美、越南、老挝王国和柬埔寨王国代表团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苏联和越南的共同努力,至7月21日,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越法交战双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日内瓦会议实现了越南北方的完全解放,胜利结束了越南抗法战争,为越南人民解放南方统一祖国建立了一个可靠的基地。[1]
抗美援越战争海上战斗1955年,法国军队按照日内瓦协议的规定开始撤出越南以后,美国公然违反日内瓦会议通过的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国家和平的协议,以提供军事援助为手段,趁机迅速渗入南越,取代法势力,加强对南越的控制,扶植西贡政权,阻挠越南南北统一,阴谋变南越为美国的殖民地和军事基地。对此,南越人民被迫起来反抗,组织反美武装斗争。为了扑灭南越人民的斗争烈火,美国于1961年5月,在越南南方发动了由美国出枪、出钱、出顾问,南越出人的“特种战争”,让越南人打越南人。美国在南越进行的“特种战争”失败后,于1964年8月5日,借口它的军舰在北部湾越南沿海遭到北越海军的攻击,所谓“北部湾事件”,派出大批飞机开始轰炸越南北方。这是美国武装干涉的又一升级。
1965年3月上旬,美国派遣海军陆战队3500名在岘港登陆,派其地面部队进入南越参战,同时加紧对越南北方的轰炸。从此,美国侵越战争演变为美军为主体、“南打北炸”为特点的全面战争。与此同时,美国军用飞机也不断侵入中国海南岛地区和云南、广西上空,投掷炸弹和发射导弹,打死打伤中国船员和解放军战士。美国报纸则趁机大肆宣传在越南战争中将不再有朝鲜战争中那样的“庇护所”,美国军队将实行“穷追”,等等。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英勇的越南人民,在胡志明和越南劳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了“保卫北方,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抗美救国斗争。与此同时,越南政府不断向世界人民揭露和控诉美国的侵略罪行,并呼吁国际援助。[1]
抗美援越战争中国高炮1965年4月,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元甲等,受胡志明主席委托,率党政军代表团访问中国,要求中国扩大援助规模并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队。黎笋说,“我们想请一些志愿军飞行人员、志愿军的战士……其他方面的必需人员,包括公路、桥梁方面的人员都在内。”中国党和政府满足了越方的要求。在4月8日举行的中越两党会谈中,中央副主席刘少奇代表中国方面明确表示:援助越南进行抗美斗争,“这是我们中国应尽的义务,中国党应尽的义务”;“我们的方针就是,凡是你们需要的,我们这里有的,我们要尽力援助你们”;“你们不请,我们不去。你们请我们哪一部分,我们哪一部分去。”这次会谈,中越双方签订了向越南派出中国支援部队的有关协议。4月12日,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势,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为了统一组织支援越南,和统一处理有关援越的涉外事宜,周恩来总理决定,由中央、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中央国务院支持越南小组”。这个小组由外交部、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物资部、外贸部、经委、计委、对外经委、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海军、空军、铁道兵、工程兵、总参作战部、军务部、装备部、军交部、通信部、情报部等21个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据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赴越南北方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援越部队的组建、开动和任务等工作。4月18日,总参谋部下达了援越工程、铁道部队预先号令,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赴越执行抢修、改建铁路,构筑国防工程和修筑机场的任务。7月6日,总参谋部又下达了组建10万工程部队援越修筑公路的预先号令。同时,总部命令已集结待命的高炮部队作好出动的一切准备。总政治部颁发“援越抗美部队人员纪律守则”。接受了援越任务的单位人员,雷厉风行,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地完成了赴越执行任务的备战准备工作。[1]
美国发动“南打北炸”侵略越南战争,愈演愈烈。1967年美国所耗战费约为300亿美元。在越南南方,美军地面作战部队逐次投入,到1967年3月,在南越的美军已达56万人,另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朝鲜等国军队7.2万余人;美国空军对越北的轰炸,由北纬20度线以南地区逐步向北推移,一直扩展到中越边境的缓冲地带。开始时列为禁炸区的也成为了狂轰滥炸的目标。据美国国防部宣布,1965年2月至1968年11月,美国空军对越南北方的空袭,已达到10.77万次,投掷炸弹258万吨,越北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弹16.2吨,投弹密度远远超出了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越南北方硝烟弥漫,南方战火四起,越南民族面临着空前的劫难,越南战争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继朝鲜战争之后又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面对美国的武装侵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劳动党中央领导越南南方和北方人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救国战争。同时越南政府要求中国政府派支援部队援助。[1]
面对美国发动的侵越战争,中国政府和人民多次发表声明,表示中国人民一如既往地承担起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对邻邦越南人民给以毫无保留的支持,并不惜为此付出重大的民族牺牲。从1961年起,中国对越南的抗美救国斗争一直给与坚决的支持和积极的援助,仅1962年,中国无偿提供可装备230个步兵营的枪炮。1965年春,越南领导人黎笋、武元甲访华,受越共主席胡志明委托向中国要求扩大援助并派出支援部队。中国领导人表示:“我们的方针就是,凡是你们需要的,我们这里有的,我们要尽力援助你们。”4月中国政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签订了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队的有关协定。自同年6月起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地空导弹、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船运等部队,在越南北方担负防空作战,修建和维护铁路、机场、公路、通讯设施、国防工程和沿海扫雷等任务。至1968年3月,先后派出援越的部队共32万余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援越部队同越南人民一起,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越南北方的领土、领空,保证了越南北方的运输线的畅通,并使越南人民军得以抽调大批力量到越南南方作战。
人民解放军在越南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兵等援越部队先后有10余万人,抢修被美机炸坏的铁路设施1778处,新建、改建铁路线577公里。修筑干线公路7条,长1206公里,桥梁305座,涵洞4441座。建成内排、安沛两个现代化机场和飞机洞库。筑成各种坑道239条(总长2.5万多米),永久和临时码头9个,掘开式永备工事123个,海底通信电缆15条(长度为103公里)等大批国防战备工程。人民解放军海军扫雷部队扫除各种水雷42枚,总清扫面积201平方公里,相继疏通海防、鸿基、锦普等港口及东北群岛的各航道
人民解放军援越部队共伤亡5270余人(其中牺牲1070余人)。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还无偿地向越南人民军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和作战物资。其中有飞机170余架,舰船140余艘,坦克500余辆,汽车1.6万余辆,火炮3.7万余门,枪216万余支(挺),枪、炮弹12.8亿余发,等等。
此外,还为越军培训了军事、政治、技术人员6000余人。在整个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时期,中国从政治上、道义上乃至人力、财力、物力方面,向越南民主共和国提供了无私的、巨大的援助,仅物资援助折价达200多亿美元,为越南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国际主义的贡献。在中国人民的支持下,1975年,越南南方最终获得解放,并与越南北方合并,越南民主革命取得完全的胜利。
对于中国的援助和支持,胡志明主席称之“恩深、义重、情长”。黎笋也多次表示:“我们一直认为,能向我们提供最直接、最紧急好生死关头的援助的,是中国。”[2]
大事记
1858-1884年法国入侵越南,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越南成为法国的殖民地。
1925年胡志明创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
1927年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
1929年安南共产党成立。
1930年2月,三个共产党组织统一为越南共产党,领导反法反封建斗争。
1940年6月,日本侵入越南,维希法国与日本合作统治越南。
1940年,北山起义爆发,共产党拥有自己的第一支游击队。
1941年越南共产党领导成立包括各种救国力量的越南独立同盟。
1945年3月9日,日本发动政变,踢开法国,独占越南。4月,越南解放军成立。
1945年8月19日,8月革命爆发,胡志明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日本投降后中国在北越受降,英国在南越受降。
1946年7月6日,越南与法国开始正式谈判,讨论越南独立问题。
越南战争.美军m48坦克1946年12月16日,法越战争蔓延到全国。
1950年,胡志明到中国寻求支援,中国派遣陈赓,罗贵波,韦国清为首的军事代表团援越,并提供大量军事援助。秋边界战役获得胜利。
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结束,通过《关于在尊重柬埔寨,老挝,越南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结束战争,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决定越南在1956年7月举行自由选举,统一南北越南。美国拒绝在协定上签字。从此美国开始逐步取代法国在越南的统治地位。
1954年夏,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回到越南。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不久,美国公然违反《日内瓦协议》,逐步取代法国渗入越南南方,阻扰南北统一。[2]
1956年吴庭艳以98%的得票率当选为越南共和国总统。
1961年5月起,美国出钱、出武器,并派遣军事顾问训练南越军队,发动了对付越南人民游击战的所谓“特种战争”。
1964年8月,又借口美国军舰在北部湾遭到攻击,派出大批飞机轰炸越南北方。
1965年至197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支援越南军民抗击美军入侵的作战。
越南战争全景1965年3月上旬起,进而派大批战斗部队开进越南南方直接参战,将“特种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体、以“南打北炸”为特征的局部战争。同时,美国军用飞机不断入侵我国海南、云南和广西等地上空,投掷炸弹和发射导弹,打死打伤我国船员和解放军战士,美国报纸还大肆制造对中国的战争威胁。[2]
曲爱国等编:《援越抗美: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
李权有著:《战士、战火、战歌:援越抗美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年版。
吕桂霞著:《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
沈志华、李丹慧:《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1971-1973)》,《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
邓礼峰《援越抗美述略》,《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何立波:《毛泽东决策援越抗法始末》,《档案天地》2007年第2期。
吕桂霞:《“特种战争”与中国“援越抗美”的初步酝酿》,《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