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秃鹫

黑秃鹫

拉丁学名 Aegypiusmonachus
脊索动物门
中文学名 黑秃鹫
鹰科
鸟纲
分布区域 云南西部和南部
目录导航

体态特征

  体长约83厘米,高约1米左右,翼展近2米,重20多公斤。头部裸露,在耳部围绕着一圈黑色刚羽,眼先及头顶两侧、颊部亦具稀疏黑色刚羽,上体具金属光泽的黑色,但肩、腰和下背呈棕褐色,下体黑色。四趾有钩,腿部有毛。体型笨重,但飞行能力较强,视觉、嗅觉也好。

生活习性

  常单独生活。飞时双翅伸直呈直线状,频扑或翱翔于天空,发现食物时骤然降落。有时4、5只成群,有大型兽类尸体,会在空中集成大群,多达数十只汇聚摄食。迁徙时以家族为单位,或几个家族一起迁飞。群体之间存在首领制,一切行动均以头鹫是瞻。炎热时还会进行水浴。   黑秃鹫常翱翔于空中,寻觅地上的尸体为食,有时候也攻击活的小型兽类、两栖类和家畜等。

生长繁殖

  每年2月下旬雌雄共同于高大的乔木 上营皿形巢, 3月初产卵,每窝1—2枚卵。雌雄轮流孵雏,55天后小鸟出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