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林中学创办于1960年秋,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宗旨是:以“严、勤、诚、毅”为校训;以“依法治校、严谨治学、普及大众、雕琢英才”为校风;以“团结投入、实践创新”为教风;以“勤奋好学、健康发展”为学风。
学校于1998年复办高中,2002年9月被确认为三级达标中学, 2006年2月被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校。学校的迅猛发展鼓舞着英中人,在英中45周年校庆的日子里,英中人又汇集在一起,开启了英中新的发展蓝图,制定《英林中学2006——2009三年发展规划》。在2007年的第23个教师节里,英中的当家人比对着达标新标准,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激情跨越,超乎常规,素质教育在我校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复办高中以来,历届“三考”(中考、高考、会考)均以优秀的成绩名列全市同批次中学之前茅。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评先进和竞赛中屡次荣获国家、省、地、市各级的奖励。
“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
“泉州市文明学校”(连续三届)
“泉州市德育先进单位”
“泉州市实施质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泉州市中小学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晋江市校务公开先进校”
“泉州市创建安全学校活动先进单位”
“晋江市绿色学校”
“泉州市绿色学校”
晋江市综治办教育局公安局联发的“平安校园”
学校坚持 “以优良的环境吸引人、以先进的思想武装人、以科学的培训提高人” 的作为纳才重才的指导思想,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培训,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招师招生的优惠政策,造就了一支“德业双馨”的敬业型、学习型、创新型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学校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目前,有80位教师参加与福师大课程中心联合开办“课程论”教育研修班,37位教师申请学位。
学校确立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战略思想,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保证,探索创新之路,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立足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基础上,注重学生自信、自主、主动、和谐、全面发展。学校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在开齐开足必修课前提下,开设了包含常规性、科学性、兴趣性、训练性的选修课、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学校倡导和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同时重视探究式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校园文学刊物《海风》、班刊《丝路花雨》等的文字录入工作可以全部由学生自己编辑制作。
推行课程改革后,我们设法激活课堂,致力于课堂与社会、家庭生活的有机结合与延伸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时及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课堂评价上,我们制定了《英林中学基础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作为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基本标准。在学生评价上,我们制定了《英林中学学生学科发展评价报告单》、《英林中学学生学习发展评价报告单(试行)》,逐步树立评价多元化观念。
为了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坚持德育工作“四个三”:一是三个层次的德育内容,二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三是“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领域的德育渠道,四是教师垂范、表彰激励、惩戒教育三管齐下的德育方式。“四个三”的德育工作,提高了德育工作实效性,开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德育内容要“高标准要求,低起点切入”,即立足于培养“四有”新人;但又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入养成教育着手。德育方式上,采取与时代精神同步,与学生认知水平挂钩,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做到心灵沟通,品德共进。例如初中部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高中部召开的诚信教育主题班会等。我校还配备了心理教育专职教师,建立了“英林中学学生心理工作中心”,组成了以心理教师、班主任为核心的心理教育骨干队伍。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使心理咨询工作从等待学生上门到主动贴近学生,方便学生,灵活及时地掌握情况,尽早介入,有效地预防了重大心理问题的发生。
有志者,事竟成。抱团打拼的英中人在多年打拼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有了自己的英中特色,即办学上的四大特色——排球健校、艺术活校、楹联进校、群力支校。有了自己的坚强后盾,即英林中学校友总会及其派下的各分会。
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学校早已春色满园,桃李芬芳。一批批英中学子走出校门,遍布海内外,其中有学术界的知名专家姚建年、洪文董、柯培玲、洪文昌、林清快,党政干部许育红、张贻奏、陈长庚、洪泽生、洪于权,企业家洪东群、洪肇设、洪肇奕、洪忠信等校友。他们分布在各条战线上,事业有成贡献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