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厝村自唐宋时期就建居,以姓氏命村名。明朝洪武三年柑市村西边的红桔店村李氏被官兵围剿,纷纷外迁。李公娶潘厝女为妻,其长子文炳迁居潘厝外祖父家,次子迁居小田边村,三子迁居大田边村。传说,李家迁入潘厝村后,原潘姓人家不知何故,逐渐式微。最后剩下一家单丁前往厦门市白礁村定居。潘厝村以李姓为大多数,还有谢、庄、吕共四姓。
明、清年代属“四都”,民国年间属“双洪保”;建国初期属内坑区洪山乡;1958年划归安海公社洪山大队;1960年为内坑公社潘厝大队;1984年为乡建制,为内坑乡潘厝村委会;1992年为内坑镇潘厝村委会。
潘厝村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着手整治村中村道闭塞和村中卫生死角,分期改造村主干道拓宽畅通和路面硬化,盘活废弃资源,建设老人活动中心,创造一个舒适、整洁、优美的生活起居环境。
常年气温在19-20摄氏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二十世纪90年代前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作物有水稻、蔗糖、甘薯、花生、大豆、小麦、龙眼和茶叶。90年代后由农业经济逐渐向企业经济转化,有瓷砖厂、钢结构厂、石材厂等,其中以钢结构为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