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头乡地图
元末明初,竹头庄氏开基祖由 海丰县上砂乡(今揭西县上砂镇)移居海丰县石塘都罗山约竹头乡,竹头乡属海丰县石塘都罗山约,
民国初年,竹头乡属广东省海丰县罗山约,
1949年9月解放,竹头乡属广东省海丰县罗山乡,属六区,
1952年,属海丰县第九区罗东乡,
1958年,属海丰县陈厝陂人民公社罗东乡,
1963年,属海丰县可塘人民公社罗东乡,
1984年,属海丰县可塘区罗东乡,
1987年,属海丰县可塘镇罗东管区,
1995年,属海丰县可塘镇罗东村委。
铁道营村后有一座小山,系古代军事设施——烟墩山。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 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竹头乡烟墩山系明代后期营建。
现有罗东小学和可塘二中。罗东小学学生约500人,可塘二中学生约700人。
罗东小学介绍:
罗东小学始建于1951年7月,历经了风雨苍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时代的发展,昔日的校貌已 残缺不堪。1997年7月被海丰县教育局定为一级危房,为改变这一落后状况,1998年在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在村委及族家理事会的协助下,发动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资。拆除了14间旧瓦危房,新建了崭新的教学办公主楼,校舍、围墙及大门。又给孩子们更换了全新的单人桌椅配套。校容、校貌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在本地政府及教办的大力资助下,投入大量的资金,配置了多媒体电脑语音教学系统,在农村教育教学设备创建了首例。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并进,历年来毕业会考的成绩均居中全镇优秀行列,等级学校评比从表扬奖升到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现正争取县“一级”学校。少先队工作更加蓬勃发展,2000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少先队”,2001年被评为“省优秀红旗中队”,2002年 又被评为“全国优秀红旗中队”,汕尾市仅此一所,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500多位学生,20多位教师,全校教师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开拓创新,正朝着新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竹头乡庄氏四月廿庆典的节日来源
庄氏四月廿庆祝活动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求生存历史过程中,上砂庄氏宗亲混居在众多杂姓里,姓氏之间摩擦不断,常有斗争,庄氏宗族甚至屡次险遭灭族之灾。仰仗先祖们的大智大勇和对裔孙的无私奉献,我们庄氏祖先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历经八年告状获胜,伸张正义,力斩匪首于藤岭.上砂庄氏宗族从此吐气扬眉,凯歌声中恰逢法祖功祖寿辰,双喜同庆,期定每年四月廿为宗族庆功纪念日,以此颂扬先祖功德。上砂庄氏,同宗同族,相扶相帮,其孙世世代代牢记先祖们开基创业的丰功伟绩,四月廿庆典既是二祖生辰,亦是上砂庄氏宗族共同的重大喜庆节日,同喜同贺,共攘盛举!
竹头乡作为上砂庄氏的后裔孙子,传承先祖遗俗,一直未忘祖训,自竹头乡开基以来,近600年一直传承,把4月四月廿作为全族共同的最大的纪念日。
翻开历史的扉页,竹头庄氏宗族的发展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长河。从过去的刀耕火种到现在的神舟飞天,从昨天艰难的求生存到今天科学的谋发展,弹指一挥间,竹头庄氏宗族在缅怀祖德,颂 扬先祖丰功伟绩的同时,更注重继往开来,紧跟社会潮流,继承并发扬先祖的创业精神,弘扬四月廿宗族文化,践行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新竹头,同求宗族世世兴旺代代荣昌。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今天的竹头庄氏宗族枝繁叶茂,根植世界各地,生生不息,香火相传。美国哲人梭罗曾经说过:人载着信仰,就像树承载着果实一样。广大宗亲正是秉承着先祖们的优秀传统品德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信仰,得先祖庇佑,艰苦创业,靠智慧、勤劳、诚信, 涉猎各行各业,在众多领域颇有建树,为竹头庄氏增光添彩,为家乡的各项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个名不经传的小井,却在我们的家乡-竹头老少皆知,后沟井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竹头人,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后沟井都是在默默无闻地为竹头人,乃至更多的外乡人输送它的乳汁--井水。
后沟井座落在后雅村农田之中,处于罗东小学和可塘二中之间。以前农村的物质还不是很丰富的时候,小孩们上学路中,顺便到后沟井打点井水当“饮料”止渴。上学的时候口渴,有些小孩也是等下课后就马上跑到后沟井打水喝,用塑料瓶或者可乐罐连着绳子自制成打水的工具。
也不知道后沟井是从几时起开采的,听老辈人说之前的后沟井泉水很大,能涌上井口流出来,后来经过改建,把其中几个泉眼封止,让泉水没有大量流出来。但是后沟井的泉水还是非常充裕地源源不断供应着竹头儿女喝。到了90年代,竹头理事会发动一批乡贤捐资重修,让后沟井的周边环境更加干净,并修了一条路方便乡亲们打水。
后沟井,家乡的古井,后沟水,竹头人的生命之水。树有根、水有源,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竹头人记住后沟井的养育之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何况土生土长的竹头人是喝着后沟水长大的。
无论竹头人身在何方何处,都不要忘了家乡,都不要忘了后沟井。
位于广东省海丰县可塘镇中部,距离可塘镇2公里,距海丰县10公里。距离可塘镇约2公里,距离海丰县城约10公里。竹头乡为可塘镇府所在地之外的第二个交通及人流汇集区,罗南、罗北、罗山、城格山、罗西、陈厝坡等村委都经竹头乡投墟。
截至2007年,有耕地面积5005亩,山林面积4550亩,耕地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工业有宝石加工厂和纺织加工厂,从业人员达500人。
生于1939年11月,学历高中,中共党员,原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厅级),1958年参加工作,任罗东大队民兵营长,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在汕头军分区当过战士、副班长、军分区司令部警卫班班长,1964年初调普宁县人民武装部任政工科干事、副科长,1970年2月起任该部副政委。1978年10月转业地方工作,任该县党校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党支部书记。1980年7月调回海丰县文教办任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3年至1984年兼任海丰县教育局长、党总支书记。1985年至1988年3月任海丰县物资局长、党总支书记。1988年初调任汕尾市物资局长(总经理)、党组书记。1994年初在中共汕尾市党代会中当选为二届市委委员,并任市政府秘书长。1996年起任二届人大常委副主任,1999年初再次当选为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庄家紫,广东海丰人,中国三大律师所之一的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984年9月,庄家紫考入深圳大学法律学专业。1988年就职于深圳市司法局下属的深圳特区经济贸易律师事务所。1993年,他和其他几位律师共同筹资100万元创办深圳第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星辰律师事务所。1998年获中国社科院在职经济法硕士学位。曾担任深圳律师协会第三届和第四届民事法律业务委员会主任。2006年入伙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 律政精英的人生色彩 ——中国律师体制改革发展的见证与实践者庄家紫 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庄家紫人如此句。 20年的律师生涯光阴逆旅,从创办中国第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到如今中国三大律所之一的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从立志做一名匡扶正义的律师,到现在承办过上千起经济诉讼案件,从刚出道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律师,到深圳有名的大律师……一路走来,面对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灰色资金链条、垄断企业豪门盛宴、“按下葫芦浮起瓢”似频发的经济案件,庄家紫并没有被打磨成人们想象中的锋芒毕露与逐利求名,反而更有着“闲看”、“慢随”的意境,给人温文尔雅、平和淡定的感觉。 采访庄家紫那天,天空很蓝很蓝,在一家潮州餐厅的包厢里,我们面桌而谈。他讲起话来悦耳动听,且不失幽默风趣,颇有感染力,令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他说自己的人生很平淡,很“白”,可随着访谈的逐渐深入,笔者却发现他所说的这种“白”正如大音希声一般,大彩既白。“白”的身后,有的是斑斓的人生。 深大 青春热血的红 从小学习就很优秀的庄家紫出生在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因为家境困难的原因,小时候的庄家紫经常在上完课后,要立刻跑回家做一些与年龄并不相符的粗重农活。也许是逆境中成长的原因,庄家紫反而有着一股子“倔”劲,有着要走出这个村子,去更广阔世界的想法。 在成长过程中,庄家紫用一份份优秀的成绩单回报了父母乡亲们对他的期望。一路高分从小学升入初中重点班,又从初中二年级跳级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彭湃中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3年预考是全县文科第一名的庄家紫在真正的高考中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从而在当年高考中名落孙山。 落榜后的庄家紫并没有放弃求学进步这条路,而是决心第二年再考。 而此时的深圳正是改革大潮的浪尖,经济高速的发展,催生着城市人才的补给。在大时代的背景下,1983年深圳大学应运而生,同时还创下了当年筹建、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的高等教育办学奇迹。初建伊始的深圳大学不仅在硬件上完成了基本建设,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更是集全国名校之精英,六个系都是北大、清华和人大师资做着强力支持。开放式的学风、“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吸引了大批的学子。 此时,一边复习、一边考量着上哪所大学的庄家紫在势在必得的84年高考前就将目光紧紧盯在了深圳大学上。“在选择报考哪所学校的时候,深大的办学特色深深地吸引了我,当我得知自己最钟爱的法学专业是人民大学做支持时,我便在高考志愿表上义无反顾的填上了深圳大学法学专业。”时隔20多年的今天,庄家紫回忆起择校的经历时,仿如昨日。 1984年9月,庄家紫带着青春热血走进了深大。当时的深大一切都还处在建设之中,因此,在新颖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鼓励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方法走自强自立的道路。庄家紫在入校后的第一个星期,便参加了挖文山湖和新校园铺草地的勤工俭学活动。庄家紫说:“那时也许是年轻,有着红色一样的无限激情,本身又喜欢劳动,而且也知道自己是在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所以自己一点都不觉得累。现在每当回到母校看到美丽的校园环境和温碧如玉的文山湖时,总感觉这美丽的校园里有自己的一份劳动,觉得无比的光荣。” 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他坦言说,自己觉得学习很有乐趣,也很有方法,为了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他经常看专著和相关的论文,《司法文书》也是他比较喜欢的一门课。那时庄家紫在这门课上的优异成绩还给当年他的任课老师彭宝罗留下了深刻印象。庄家紫毕业多年后,彭宝罗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还给学生们提起庄家紫写文书的精彩故事:一次《司法文书》的考试,满分是100分,可庄家紫的司法文书的老师实在不忍心扣分,但因为不能打满分,所以很不忍心的扣了一分,给了庄家紫99分的全班最好成绩。 在大学读书期间,庄家紫很注意法律实践的机会,他还和另外一个同学做过学校一家服务公司的法律顾问。在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庄家紫的老家发生一宗刑事案件,他当时就建议请教他刑事诉讼法的陈野老师作为辩护律师,当陈野老师接下案件后就带上了庄家紫做助手工作。 通过这次办案的经历,庄家紫说,不仅锻炼了自己实践办案的能力,而且让陈野老师了解了自己,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我也想借此机会对陈野老师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他不仅在我的大学时代给了我锻炼的机会,还在我之后的就业、工作、生活上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关心和帮助。今天我在律师业务上取得的成绩,与陈老师对我的帮助是密不可分的。”在整个的采访中,只要提起陈野老师,庄家紫总有种大恩无以言谢的感觉。 说起庄家紫的感恩之心,他还一再强调:是他同班的同学们一如既往的关心他和帮助他,才让他在律师这个事业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他非常感谢自己的母校、所有老师以及自己的同窗好友和师弟师妹们。 事业 快乐激情的橙 四年的深大生活,庄家紫没有遗憾。深大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从一名农村孩子变成了特区的大学生,还积淀了专业的法律知识,增强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说这段生活对于庄家紫而言是积极向上,活力热情的红色人生时段的话,那么毕业后的就业,工作以及不断的学习就变成了带点酸带点甜的柠檬橙色。这种滋味,也许只有经过的人才能领略。 1988年3月,还有四个月才毕业的庄家紫就因为在校时的优秀表现,提前被南山区司法局“要”走了,并让他在律师事务所里实习工作。这样的机会对很多人来说已经相当完美,一份公职,还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然而,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庄家紫对此并不满意,他不想平淡安逸的就这样打发自己的一生,他需要一个更好的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所学。 1988年5月,庄家紫到了市司法局下属的深圳特区经济贸易律师事务所实习,同年7月庄家紫正式成为该所的正式人员,与中国律师界的著名律师郭星亚成为了同事。“郭星亚主任是咱们中国律师业先行者的旗手,能和她一起共事是我的荣幸,同时也让我受益良多。”庄家紫说,郭星亚在当时中国律师业的陈旧体制下,以前瞻性的眼光率先提出“全方位法律服务是我国律师改革的必由之路”,并力主开拓律师非诉讼业务,倡导中国律师的改革工作。 进入深圳特区经济贸易律师事务所后,庄家紫顺利地通过了当年的律师资格考试,庄家紫在工作上努力进取,很快就成为了所里的办案能手,过了两年的时间,庄家紫就成为了该所的副主任。庄家紫在工作期间,还发表了《律师如何为房地产投资提供法律服务》、《银行按揭中的法律问题》等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编著了《深圳股份制改革中的律师实务》、《破产清算中的律师实务》等多部经济法律丛书。 1993年,这是深圳律师界应该铭记的一年,在郭星亚律师的倡导下和当时司法局领导的支持下,深圳律师进行了重大的体制改革,当时,身为深圳市司法局律师管理处处长的郭星亚律师身先士卒,庄家紫也一起在同年的11月扔掉了自己的公职,斩断了“皇粮”脐带,他们和其他两位律师共同筹资100万元所创办的星辰律师事务所成为深圳第一家开业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人民日报》为此刊出专文,文中称“星辰律师事务所是按照国际惯例上通行的律师合伙制的做法组建的,该所主要从事证券、投资、贸易、经济等非诉讼业务及民事、刑事等诉讼业务。” 但庄家紫并不满足,他虽然是中国第一批的证券律师,业务也非常的优秀。但他却始终认为自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律本科生,而我国有关民商的法学理论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必须继续深造。经过努力,他在1996至1998年终于完成了中国社科院在职经济法硕士的学习,荣幸地得到了我国著名民法学家梁慧星教授的厚爱,使他在学识上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后来,他做了深圳律师协会第三届和第四届民事法律业务委员会的主任,卸任后,他有时还受聘为深圳岗前培训的律师讲授《民事法律与律师实务》,现在还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法律业务委员会的委员。 “今天能做出一点成绩,我也反思过,我觉得还是骨子里有着快乐工作的心情和与时具进的观念”。对于他工作中的快乐心情,笔者在与庄家紫的访谈中就有着很深的体会,谈起工作时,他并不像现在的很多人一样做一行怨一行,连倒苦水,而是满脸笑容,津津有味,眼睛也闪烁异彩。而对于与时俱进的观念,从庄家紫2006年入伙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便是很好的证明。多年的从业经验和不断更新知识的积累,让细心的庄家紫发现,虽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律师业改革后,整体律师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很多律师楼却很难满足和适应经济高速发展中所需要的规模化和团队作业的要求。而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在这两方面却相当不错:人数400多人,一年的律师费收入近4个亿,同时在房地产和工程建设领域、公司并购领域、资本市场及证券化领域,在技术、媒体和电信业务领域,在银行和金融业务领域等均处在中国区域内的领先地位。谈起加盟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选择时,庄家紫也坦言,成为大所里的一级合伙人,对自己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在大的平台上更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处理好自己接手的每一个案件。
一九五七年出生于广东海丰。
中国设计大师、著名书画家,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CIDA高级设计师,国家专家委员会(艺术类)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终身资深会员、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资深会员,深圳市设计联合会荣誉主席,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艺术顾问,深圳市政府评标委员会专家委员,深圳市艺术设计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深圳市一庄标徽设计制作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20多年来,从事专业的标徽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工艺美术设计、书画艺术,为国内外团体企业设计标徽 600 多家。成功为中国普天集团、中国东方通信集团、中国“文博会”、深圳市委党校、深圳盐田港集团、法国圣伽步名鞋品牌、意大利梵思诺品牌、德国(LOYOU)精品连锁店品牌等30多家中外著名企业和社团的品牌形象设计。
个人事迹
1994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庄玉君标徽设计暨书画篆刻展》(中国工艺美学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主办)。
开创了全国个人标徽设计展之先河,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人物》杂志、《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美术报》、《人民政协报》等30多家国家级媒体作了专题报道;
1994年10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在《东方时空》栏目中作为“东方之子——庄玉君”的我国设计界第一个专家专访。
1994年出版《庄玉君标徽设计集》第一辑(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编、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2年出版《庄玉君设计书画集》(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年出版《庄玉君标徽设计集》第二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编);
2012年出版人物篇(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年出版动物篇(中国文联出版社)。
荣誉成就
其设计作品在全国、国际上获大奖六十多项。
1999年获首届深圳“宣传文化精品奖”(深圳市委宣传部颁发);
1995年封面设计荣获“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国家级)二等奖;
装帧总体设计荣获“中南六省(区)书籍装帧设计第八次年会”一等奖;
2004年“文化屏风”获“第三届广东省 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
2005年“文化饰品”获“第四届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5年《伯乐论相马》饰品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百花杯”铜奖,
设计作品40多件入选《中国设计年鉴》一至五卷。
(1967-)广东省 海丰县人。1985年调入广东省棋队。2000年获“巨丰杯”全国象棋大师赛冠军和第2届新名人象棋电视快棋赛冠军,同年晋升象棋特级大师。
生平简介
家庭背景
庄玉庭,1967年出生在广东 海丰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少儿时并无多少乐趣。12岁那年,在哥哥的影响下,他学会了横车跃马。当时西门的街上有一个棋摊,这是少年庄玉庭每天都要光顾的地方。他在家中最小,父母也最宠爱他,有时看下棋耽误了吃饭,也难免引来父母爱怜的斥责,但当父母看到小玉庭对象棋如此痴迷,就不忍心再干预他了。从看人下到自己下,后又得到当地高手吴达方的启蒙,从而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很快便在镇里鲜遇对手了,然而这匹小马驹不甘心“骈砥于槽枥之间”,他要奋蹄腾空,仰天长啸!
不幸遭遇
常言道:命运多舛,生活的磨难过早地落在小玉庭肩上。他13岁时, 父亲病故了,16岁时就顶替父亲开始上班。因蔬菜公司效益不好,只干了一年多。弱冠之年的庄玉庭为了求艺,也为了谋生,义无反顾地一路“杀”进省城,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有一日打完擂,已是半夜一点多钟了,天上下起雨,刚从乡下来的他哪有钱打车呢?从文化公园到二哥读书的华南工学院足有10多公里路,漫漫长夜蒙蒙秋雨。小玉庭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步履蹒跚…………
幸运被慧眼发现
庄玉庭又是幸运的。就在他打擂连克 刘美松等广州名手之时,被时任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的容坚行慧眼识珠,推荐调入省队集训,在 杨官璘、 蔡福如麾下学 艺。他如鱼得水,棋艺大进,这是 他棋艺生涯的关键一步。1988 年,经队内选拔,他第一次披上了广东队的战袍出征全国团体赛,雏凤初啼就一鸣惊人,在关键战 役中力克上海于红木、河北阎文 清、辽宁宋国强,为粤军夺得全国冠军立下汗马功劳。次年径县会战,他取得八胜三和二负的佳绩,净赚六盘,成为粤军第二个“三连 冠”的功臣之一。同年山城论创,庄玉庭获得全国个人赛第11名,”“成为国家象棋大师。往后说,“金穗杯”大师赛上力战群雄,独占鳌头;“高雅杯”赛,他过关斩将捧杯而归;“金棋王”战中闯关夺旗,名冠京华。
成功与失败
在胜负世界里遨游, 成功总是与 失败为伴。说起“十轮王”这个雅号,人们无不为庄玉庭扼腕!1992年北京大赛,他前十轮积75分一枝独秀,后在关键之役负于 胡荣华而一蹶不振;1993年青岛比武,前十轮他积8分一马当先,十一轮负于柳大华而功亏一篑; 1995年吴县会猎,他前十轮 五胜五和再次扮演“领头羊”角色,也许是命运的捉弄,第十一轮又碰上柳大华,历史竟是这样惊人地相似,他又重蹈覆辙,名落孙山。
在粤语中庭和腾是谐音。他户口本上的名字为玉庭,为勉励自己奋发上进,他曾改名为玉腾,但屡遭失败后他又还原为玉庭,意寓停(庭)一停(庭)才能腾一腾!扬官璘说过,庄玉庭是一个很有潜质的棋手,再努把力还可再提高。教练蔡福如也曾恨铁不成钢:“他太贪玩了,其实他很有天赋,只要他能把大部分心思用在棋上,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北京大师赛前,广东队为迎接今年全国团体赛进行队的选拔,仅剩一个名额由庄玉庭、李鸿嘉、陈富杰、宗永生。黄海林五人角逐。总共20盘棋,无疑是对每一个人意志品质的磨砺。在还有两盘棋时,李、黄均比庄领先,在最后一战中在即使取胜,能否出线还得着别人“脸色”,但庄“绝不放弃”!最后奇迹终于出现了。选拔赛似乎给大师赛做了演练,庄大师首轮战胜吉林洪智,二轮和了火车头崔岩,三轮后手挫败黑龙江张晓平,四轮将风头正劲的杨德琪挑于 马下,成单骑领先之势。五轮与邹立武大师斗弄法,一度双过河逼进将门,一但迟迟没有“动手”,坐失胜机被邹逼和,但这次他没有患得患失,第二天仍心静如水,以下和江苏徐健秒,胜火车头 宋国强,湖北李智屏,最后一轮在只要下和即可登顶的情况下弈来密不透风,战平河北 阎文清,从而“一览众山小”。
庄玉庭荣幸地成为中国第十九位男子特级大师,但他十分清楚自己与“老特大”们仍有辇距。作为老朋友,他对笔者说:“像锄大地之类的游戏要停一停了,要一门心思用在下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