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秋收起义

西江月·秋收起义

作者 毛泽东
表现手法
作品名称 西江月·秋收起义
目录导航

作品全文

西江月①·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②

旗号镰刀斧头。③

匡庐④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⑤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⑥,

霹雳一声暴动。

作品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得名。   ②军叫工农革命: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称作“国民革命军”,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队伍就叫“工农革命军”。二八年五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才正式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目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③旗号镰刀斧头:这是当时的军旗。三三年改为镰刀锤子,后演变为现在的八一军旗。   ④匡庐:原为修铜,即修水、铜鼓,江西省县名。   ⑤潇湘:原为平浏,即平江、浏阳,湖南省县名。   ⑥暮云愁:象征反动势力压顶,百姓生活窘迫。

创作背景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和七月十五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同年八月七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实行土地革命,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暴动。会后,毛泽东即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星夜兼程赶回湖南,组织在湘鄂粤赣发动秋收起义。在起义军由江西向湖南平江、浏阳挺进之间,有感于秋收起义翻天覆地的意义,毛泽东提笔写下了这首荡气回肠的《西江月·秋收起义》。

作品赏析

上阕表达了工农革命军行动的迅速和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开头两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旗帜鲜明,铿锵有声,为全诗创造了昂扬奋发、气壮山河的氛围。与以往的军事行动不同,这次起义不再借用国民革命旗号,而是第一次坚决、公开地打出工农革命和共产党的旗号,表示它是一支受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这两句说队伍走向,突出指挥若定的气概及奋勇前行的气势。   下阕追叙起义的原因和不可阻挡的气势,照应了上阕,必然的因果关系显得极有说服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起始两句强调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的尖锐程度,指出秋收起义的内在原因及动力。“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前句写地主催租索债给农民带来无限的悲愁,于是后句“霹雳一声暴动”便成为必然之势,顺理成章,形象生动,充分显示出起义的正义性,有力地鼓舞了广大工农群众。   另外,这首词遣词造句,明快有力,富有文采。“旗号镰刀斧头”,使工农革命的特点表现得具体鲜明;“匡庐”、“潇湘”,以当地的名山名水指代两地,简练含蓄,充满诗情画意,富有魅力;一个“直”字,坚决明快!“同仇”,既典雅又易懂,雅俗共赏;“暮云愁”、“霹雳一声”,比喻形象,有气魄。

本词高度概括了秋收起义的情况,揭示了农民暴动的根本原因和正义性,抒发了对工农革命武装的赞扬之情。

上阕,写秋收起义的行动。分两层:

第一层:“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十分通俗地写出起义军的名称和旗帜,明白晓畅地反映了这支工农革命军起义的声势浩荡的场面。

第二层:“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写出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和路线。“不停留”传神地写出了军情紧急,士气激昂,兵贵神速,力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暴动。用“匡庐”、“潇湘”这两处当地的名山名水代指地名,更富有诗情画意。一个“直”字体现了工农革命军坚决的态度,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

下阕,写起义的根本原因和声势。分两层:

第一层:“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揭示出农民暴动的根本原因和正义性。“重重”,反映压迫之深;“个个”,强调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普遍性。

第二层:“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写出了起义的时间和声势。“秋收时节”,交代了季节,含有9月9日重阳节之意。“暮云愁”写出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氛围。用一个“愁”字作谓语,加以拟人化,突现了氛围的凝重、激越和悲壮。饱受痛苦的农民和工人实在忍受不住了,怀着数千年做牛做马的旧恨和对蒋介石、汪精卫大屠杀的新仇,必然产生“霹雳一声暴动”的结果。“霹雳一声”承“暮云愁”而来,黑密的阴云,饱含着雨滴,必然要产生巨大的雷鸣,这就是暴风雨的前奏曲。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明白晓畅、平中见奇。词句人人皆懂,十分通俗,很符合工农战士的口吻,但”平”中见“奇”,词句越读越有滋味;另外采用了口语化的典故,如“匡庐”一词,使人联想到古代商、周间有个匡俗的人,在庐山盖了房舍,所以后人称为“庐山”,比直呼庐山更有丰富的内涵。“同仇”来源于《诗经》:“修我戈矛,与子同仇”。“霹雳”来源于《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这样,少孺皆懂,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