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蠕形螨

毛囊蠕形螨

真螨目
别称 Demodexfolliculorum
中文学名 毛囊蠕形螨
蛛形纲
亚科 蠕形螨科
目录导航

简介

毛囊蠕形螨毛囊蠕形螨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是一种很小的虫子,不到0.4mm长,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通常在鼻子、前额、脸颊、下巴以及睫毛的根部。

蠕形螨属( 学名: ),又称毛囊螨或毛囊虫,亦即俗称的“螨虫”。是小型 寄生 螨类的一 属,常寄生于 哺乳动物的毛囊内。目前已知蠕形螨有140多个 种与 亚种;它们都是最小的 节肢动物。目前已知有两种寄生于 人类: 毛囊蠕形螨与 皮脂腺蠕形螨,常被称作“睫毛螨”( )。蠕形螨的感染非常常见,患者一般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蠕形螨偶尔会引发某些皮肤疾病。

特点

毛囊蠕形螨的螨体细长呈蠕虫状,仅仅有一些没有完全退化的腿。

油性皮肤和化浓妆不深度清洁的人群容易大规模滋生这种螨虫,不过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毛囊蠕形螨。当这些螨虫大规模的聚集到一个 毛囊内的时候,就容易引起发炎和感染。

这些螨虫头朝下生活在毛囊里,依靠分泌物和皮屑为生。下面这张图中,可以看到三个毛囊蠕形螨挤在一个毛囊中,而且还能看见毛干,如果一个毛囊中聚集太多的螨虫,就很容易引起睫毛什么的脱落。雌螨在一个毛囊中最多生产25枚卵,从卵到性成熟周期大约只有14-18天。

这种雄螨的阳茎位于足体背面的第2对足之间,雌螨的生殖孔在腹面第4对足之间。

类别分类

毛囊蠕形螨与皮脂腺蠕形螨是目前在人体上发现的唯一两种蠕形螨。毛囊蠕形螨在1842年由西蒙(Simon)率先详细描述;皮脂腺蠕形螨被Akbulatova分离出并加以识别。毛囊蠕形螨在毛囊内被发现,皮脂腺蠕形螨则寄生于连接毛囊的皮脂腺内。两种蠕形螨都在人脸上被发现——鼻部附近、 睫毛与 眉毛附近,他们也寄生在身体的其他部位上。

成年螨类大约只有0.3毫米到0.4毫米长,皮脂腺蠕形螨略微短于毛囊蠕形螨。他们有着一个半透明伸长的身体。

毛囊蠕形螨生活史各期的 发育必须在哺乳动物体上进行,生活史可分为:卵、 幼虫、前若虫、若虫、成虫五个期。

形态和生活史

卵期

卵无色半透明,成蘑菇状。自前端向后逐渐增宽,至卵体中部最宽。壳薄,可见卵内发育中的幼胚。卵期一般约60小时。

幼虫期

幼虫体细长。足三对, 触须分两节,须跗节上具有5个弯曲的刺形爪。咽泡明显,无颚腹毛。 足跗节各具一爪,爪端分三叉。末体环纹不明显。幼体不断以皮脂为食,并能刺吸上皮细胞内含物。约36小时发育, 蜕皮为前若虫。

前若虫期

前若虫有足四对,各足跗节具有一对爪。经72小时取食和 发育,蜕皮变为若虫。

若虫期

若虫外形似成虫,较成虫细长。末体环纹不清晰,咽泡明显。足4对,跗节有一对四叉爪。不食不动约近60小时发育蜕皮为 成虫。

成虫期

成虫体细长,呈乳白色 半透明。马蹄形   咽泡细长,后段开口较窄。   虫体分为颚体和驱体两部分。颚体位于虫体前端,呈梯形,螯肢一对,呈细针状,触须三对。躯体又可分为前体和末体。   雌虫略大于雄虫。雄性生殖孔位于第2对背足体毛中间的一个三角形突起上。雌虫有一指状肛道,雄虫无。   雌雄螨于毛囊口交配后,雌螨则进入 毛囊内产卵,雄虫在交配后即死亡。完成一代生活史约需2到4周,雌虫寿命2个月左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