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梦琴 [清](公元一七二三年至一八0八年)字虞挥,一字篑山,江西浮梁人。生于清世宗雍正元年,卒于仁宗嘉庆十三年,年八十六岁。幼年家贫,勤于学。乾隆十七年(公元一七五二年)进士,授四川綦江知县。累擢汉中知府,署陕安道。时教匪方炽,梦琴奔波防守,得足疾,遂引疾归。梦琴著有《楙亭文集》十六卷,诗集八卷,外集若干卷,及主端明鹿洞书院,诲示士子与在官所修志书共若干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邓梦琴自少时攻读洛闽理学,故他所到的地方都以振兴文教为先。为官二十余年,除书以外,别无他物。至今,陕西宝鸡人民还在怀念他,为他写书立传,教化后人。著有《楙亭文集》十六卷,诗集十卷,外集若干卷,及主端明鹿洞书院,诲示士子与在官所修志书的《清史列传》并传于世。另有《洵阳县志》《宝鸡县志》《史记书后》等共若干卷。
遇饥荒的年岁,动员富商、农户平价出卖粮食,惩办抬高价格和高利盘剥,救活了不少灾民。当时有些棚民开垦荒山,造成产权纠纷,他给调解,约定以五年为期由旧主偿还开垦费,期满后将土地退回,使双方都满意安心。山南各县历年开垦土地,府郡告示要增加赋税。邓梦琴则陈说垦民刀耕火种,居住不能固定,
不可确定赋额,因而息罢了这种做法,使流民安定。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调任宝鸡县令。宝鸡是川陕交通要道,他到任后,即整饬驿站,使不增加民间负担,并领县民疏浚县东的利民渠,引水入渭河,灌溉田地五千多亩。南北注渭渠道都逐步疏通,百姓日渐富饶。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他升任商州知州。五十六年(1791年)署西安府处理事务,仅两月,就处理了十分之六的积案。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升任汉中府知府,后因病引退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