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

中文名 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
代表作 《双推磨》、《珍珠塔》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是锡剧代表性剧团,成立于1953年。五十多年来,创作演出了二百多个剧目,其中《双推磨》、《珍珠塔》、《庵堂相会》、《拨兰花》、《红楼梦》、《双珠凤》、《三看御妹》、《救风尘》、《玲珑女》、《玉蜻蜓》、《寻儿记》、《风流状元》、《狮子楼》等传统剧目,以及《走上新路》、《红色的种子》、《海岛女民兵》、《沙家浜》、《红色恋人》、《桃花村》等现代戏,在全国有广泛影响。  剧团不仅拥有姚澄、王兰英、沈佩华、王汉清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也培养造就了倪同芳、周东亮、许美霞、张金华、袁菊芬、董云华、汤达、季春艳、姜艳等几代优秀中、青年演员。剧团长期坚持深入市、县、乡、镇巡回演出,荣获“三下乡”先进集体称号,并先后赴京、沪、浙、湘、鄂、鲁、穗、闽、以及新疆等地方交流慰问演出。

剧团发展

剧团重视对中、青年业务人员的培养,先后涌现了杨继忠、蒋昌涌、倪同芳、王根兴等艺术骨干。1966年以来,江苏省戏剧学校先后分配四期毕业生进团,加强了剧团的艺术力量,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较强阵容。

1987年,全团职工138人,其中业务人员115人;固定资产原值222.6万元,其中演出装备9万元;公用房屋建筑面积3180平方米,其中排练、练功房3100平方米。全年演出196场次,观众20.1万人次;其中农村演出186场次,农村观众19.6万人次。全年演出收入13万多元。

剧团作品

建团以来,创作、整理、改编和移植了大、中、小型剧目200余个,其中有现代戏《走上新路》《妇女代表》《红色的种子》《海岛女民兵》等,古装戏《红楼梦》《珍珠塔》《三看御妹》《玉蜻蜓》《孟丽君》《嫦娥奔月》《救风尘》《玲珑女》《三夫人》《双推磨》《拔兰花》《水泼大红袍》《嫁媳》《三访桑园》《小过关》《三请樊梨花》等。众多剧目受到省内外观众的欢迎,并为兄弟省、市剧(曲)种所移植或改编;《双推磨》《庵堂认母》《庵堂相会》《双珠凤》和《三亲家》(与江宁县锡剧团合作)先后拍摄成电影,并对《寻儿记》等进行舞台录像;10多个剧目灌制成唱片,20多个剧目由江苏、北京、上海的出版部门出版单行本或收入戏曲集成;全国20多家报刊登载了数以百计的评论文章。

所获荣誉

2021年9月,2020年度江苏省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结果公布,其中,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被定为“优秀”。

2021年11月,被授予“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