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萧山县境范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南宋 《嘉泰会稽志》,当时全境东西宽62里,南北长90里。东至山阴县界50里,以西小江中流为界,自界至山阴县53里;西至临安府钱塘县界23里,以浙江中流为界,自界至钱塘县30里;南至诸暨县界 60里,以劳岭为界,自界至诸暨县65里;北至临安府钱塘县界35里,以浙江中流为界,自界至县47 里。东南到山阴县界51里,西南到临安府钱塘县48里,东北到山阴县界49里,西北到临安府钱塘县界15里。这一境域经元、明直至清中叶,县境范围,无重大变化。
萧山区
据在萧山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明遗址——跨湖桥遗址证实,早在8000年前,就已有人类在萧山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 。
三皇至夏朝初年,萧山地域为扬州属地。
夏少康时(约公元前19世纪),少康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会稽记》说:“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由此到战国初年,萧山地域为越国辖境。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灭越,萧山地域属楚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置会稽郡,萧山属会稽郡地。
西汉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间,始建县,名余暨,属会稽郡。 “余”为越语,越人称盐为 “余”,因当时萧山产盐,又临暨浦,所以称“余 暨”。[10]
三国东吴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改名永兴,属会稽郡。[11]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萧然山为名,改永兴县为萧山县,属越州。作为山名的萧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 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宗驻跸越州,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次年改为绍兴元年,升越州为绍兴府。萧山县隶属于 绍兴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绍兴府为 绍兴路,萧山县属绍兴路。
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绍兴府,萧山县属绍兴府。清继明制。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占领萧山期间,为避西王萧朝贵、南王 冯云山之讳,改萧山为“莦珊”。
清同治二年(1863年),复“莦珊”为萧山,属绍兴府。
民国二年(1912年)废府。萧山县为省直属县。
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山,为省直属县。1949年6月底,划归 绍兴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萧山与绍兴、诸暨两县相邻的部分地域,在行政区划上有几次变动。 1950年10月,绍兴县进化区所属青化、进化、城山等15个乡及临浦镇原属绍兴县部分划归萧山县。萧山县钱清镇划归绍兴县。[12]
萧山区1952年起,复为省直属县。
1956年2月,绍兴县安昌区所属东湾、夹灶、塘北等11个乡划归萧山县,萧山县进化区的莲东、莲西、夏履3个乡划归绍兴县;萧山县河上区的安山、桃源、径游3个乡和尖山乡的谢家、新河口2村划归诸暨(1957年3月又划归萧山);诸暨县岳驻乡的小山头、方山前、兰头角、岳驻4村和莫家的半个村划归萧山县。[12]
1957年,撤销绍兴专区,萧山县划归宁波专区。
1959年,萧山县改属杭州市。
1966年起,萧山开始开展大规模围垦,县境面积有了扩大。萧山围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经历年筑堤围圈、开发建设的钱塘江畔的新土地。其北、东、西三面濒临钱塘江,南接南沙大堤。经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围垦,至2000年底,萧山围垦面积达52.62万亩,约占其陆域面积的四分之一。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萧山县,设立萧山市(县级)。1988年1月1日,萧山县改称萧山市,仍属杭州市。[11]
由于围垦,县境面积有了扩大。萧山围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经历年筑堤围圈、开发建设的钱塘江畔的新土地。其北、东、西三面濒临钱塘江,南接南沙大堤。经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围垦,至2000年底,萧山围垦面积达52.62万亩。 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从5月1日起,当时的 萧山市浦沿、长河、西兴三镇划给杭州市西湖区(后单独建为滨江区)。5月24日,西兴镇的东湖、杜湖、湖头陈三村仍归萧山市,属城厢镇。区划调整前,萧山市地域面积为1492.26平方公里,三镇划出 面积为72.04平方公里,占全市的4.8%,调整后全市 实有地域面积为1420.22平方公里。[12]
2001年3月25日,萧山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杭州市萧山区正式成立。[11]
2013年8月30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如同意撤销瓜沥镇、坎山镇、党山镇建制,合并设立新的瓜沥镇。该镇辖11个社区、6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政通路100号 。行政区划调整后,萧山区辖15个镇、11个街道。
萧山区
截至2021年,萧山区下辖10个街道、12个镇、1个围垦区、1个经济开发区、1个商业城、1个农场、1个世纪城。[13]
10个街道: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靖江街道、南阳街道、闻堰街道、宁围街道、新街街道、盈丰街道。
12个镇:楼塔镇、河上镇、戴村镇、浦阳镇、进化镇、临浦镇、义桥镇、所前镇、衙前镇、瓜沥镇、益农镇、党湾镇。
1个经济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1个商业城:萧山商业城。
1个围垦区。
1个农场:红山农场。
1个世纪城:萧山钱江世纪城。[13]
萧山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南岸,属杭州市,与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和海宁市隔江相望。 [2]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4'22''~120°43'46'',北纬29°50'54''~ 30°23'47''。总面积1420.22平方公里。全境东西宽约57.2公里,南北长约59.4公里。四周边界:东邻绍兴市柯桥区,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区,西北界杭州市滨江区,北濒钱塘江。
萧山区萧山地形多样,以平原为主,兼有山地和水域。中部和北部为平原,海拔4.9~6.3米。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属低山丘陵。
萧山区地处浙东北部、浙北平原区南部。地势南高北低,[14]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原;中部和北部为平原,中部间有丘陵。萧山区平原约占66%,山地占17%,水面占17%。
平原约909平方公里,按成因可分陆相沉积平原和海相沉积平原两类,以海相沉积平原为主。1、海湾堆积平原。主要位于中部,地形平坦,局部稍有起伏,地面高程为4.2~6.2米。占平原面积的1/3。2、三角湾堆积平原。位于北部,主要是由杭州湾潮流带入的泥沙堆积而成,表现平坦,高程5~6.3米。占平原面积的2/3弱。3、河谷平原。散布于南部低山丘陵地区,面积甚少,仅58平方公里。
山地约259平方公里,有低山、高丘、低丘、陆屿等,海拔最高744米,最低10米。山体基本呈西南~东北方向展布。1、低山。分布于本区与 诸暨、 富阳接壤的地区,主要山峰高程500米以上,少数达700米。占山地面积的15%。2、高丘。零星分布于西南与东南部,高程300~500米,占山地面积的30%。3、低丘。断续分布于南部,高程~300米,地形破碎,占山地面积的35%。4、陆屿。零星散布于海湾堆积平原和早期围垦成陆的三角湾堆积平原上,共有大小不等的50余个,高程10~257米,占山地面积的20%。
萧山区有山地约259平方公里,有低山、高丘、低丘、陆屿等,海拔最高744米,最低10米。山体基本呈西南-东北方向展布,为龙门山、会稽山、天目山的分支和余脉,分别从西南部、南部、西北部入境。
萧山区萧绍平原河网位于钱塘江右岸,河网水量靠钱塘江补给,主要河流和湖泊有萧绍运河、西小江、南门江、 湘湖、白马湖等。
萧绍运河又称浙东运河。该河西起滨江 西兴镇,流经城北、城厢、裘江、城东、螺山、衙前等7个乡(镇),然后进入绍兴境内,经 钱清、柯桥、绍兴市区,抵达曹娥江,全长78.5公里,其中萧山境内21.6公里,河宽30米, 萧山站常年水位5.73米,最高水位6.96米(1962年9月6日),一般水深1.5—2.0米,萧绍运河与湘湖、西小江、小砾山输水河道相连,北与北塘河交接。钱塘江有船闸沟通萧绍运河,杭绍之间可通40吨级船只。
萧山区西小江原为浦阳江古道,自临浦麻溪坝起,流经通济、所前、来苏、裘江、新塘、衙前等乡(镇)后,进入绍兴境内,至钱清,汇合萧绍运河,全长72.26公里,其中在萧山境内长33公里。西小江白鹿塘以上段宽30米,白鹿塘到钱清段宽60--80米。
南门江起自萧山城厢镇苏家潭,经小南门与西河相连,往西南至白鹿塘与西小江汇合,流域面积160平方公里,长度9.5公里。南门江分两支:一支由白鹿塘延伸到临浦西北,出峙山闸沟通浦阳江;另一支至义桥新坝闸通浦阳江。南门江白鹿塘至临浦段宽30米,其余江面宽60米左右。
湘湖宋政和二年(1112),萧山县令杨时废低田,开湘湖,灌九乡农田14万亩。湘湖建成后,屡屡发生废湖(复田)与保湖之争。1985年湘湖水域面积仅存1406亩,基本上成为从闻堰东汪村至城厢镇西及东汪村至石岩村的两条面宽30~50米的河道,一般水深2—2.5米,正常蓄水量242万立方米。
白马湖位于越王城山之西北,与湘湖一山之隔,分东、西两湖,水面积 1720亩,其中东湖720亩,西湖1000亩,白马湖水深1~3米,最大蓄水量30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量140万立方米。
萧山区萧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冷空气易进难出,灾害性天气较多;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6.1℃。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8.3℃。年平均降雨量1402.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4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06.9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223.7毫米。风向随季节转换,11月到次年2月,北、北西风最多;2月起北、北东风渐盛,3-6月和8月以东风为主;7月多西南风;9-10月多北风。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寒潮、低温、暴雨、台风、冰雹和飑等。
春季始于3月26日,终于5月30日,历期66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17.70℃。
夏季始于5月31日,终于9月18日,历期111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25.90℃。
秋季始于9月19日,终于11月22日,历期65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14.70℃。
冬季始于11月23日,终于次年3月25日,历期123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6.10℃。
萧山区萧山区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贫乏,一般不具工业价值。截至2000年,萧山区已知矿产34种,产地80处。其中矿床34处,矿点33处,矿化点13处。
主要矿产
一、建筑石料,主要为建筑用凝灰岩、熔结凝灰岩等。开采区域相对集中在坎山、临浦、义桥、所前、戴村等地,是萧山矿业的一大支柱。
二、石英砂,分布于蜀山、闻堰一带,延绵约10公里左右。矿石质量好,资源潜在量大,仅蜀山矿区预测资源储量就达1100万吨以上。
三、瓷石,主要分布在浦阳十三房,资源储量在500万吨左右。十三房瓷石主要用作日用瓷和中档瓷原料,从1997年起,已有部分瓷石出口日本。
四、叶腊石,位于河上西山,矿石为紫红色块状,质地细腻,质量较优,是石雕底座的上乘原料,可用于雕刻部分的资源储量在100万吨左右,质差部分可用作水泥配料。
五、砖瓦粘土,主要取自山脚残坡积土,平原区亚粘土、湖底淤泥和河道淤泥等。
六、明矾石,分布于楼塔的大岩山、百药山、上马坞等地。已探明资源储量3534万吨,规模达到中型矿床,与黄铁矿共生。
七、氡泉水,已知城厢大窑里吴和金家坞2处。日涌水量在270吨左右,氡含量126埃曼/升,水质符合国家有关矿泉水标准,并具有一定医疗价值。
八、浅层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宁围、义蓬、新湾、党山、益农等地,面积在200平方公里左右。储气层属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海积层。有2-4个含气层,顶板埋深26-39米,气压0.5-3公斤/平方厘米,日气流量为360-2400立方米,甲烷含量在94%以上。
萧山区
2021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0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万人。
2021年年末,公安部门户籍登记总人口124.01万人。全年人口出生11179人,死亡6716人,出生率为9.12‰,死亡率为5.48‰,自然增长率为3.64‰。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130.79万人。[7]
镇(街道) | 常住人口(万) | 镇(街道) | 常住人口(万) | 镇(街道) | 常住人口(万) |
---|---|---|---|---|---|
城厢街道 |
14.85 |
楼塔镇 |
2.36 |
新街街道 |
6.60 |
北干街道 |
9.71 |
河上镇 |
2.99 |
坎山镇 |
5.79 |
蜀山街道 |
5.80 |
戴村镇 |
3.89 |
瓜沥镇 |
8.13 |
新塘街道 |
8.85 |
浦阳镇 |
3.77 |
党山镇 |
5.23 |
靖江街道 |
4.16 |
进化镇 |
4.64 |
益农镇 |
4.56 |
南阳街道 |
5.25 |
临浦镇 |
6.03 |
党湾镇 |
4.34 |
义蓬街道 |
6.81 |
义桥镇 |
5.02 |
萧山经济开发区 |
4.43 |
河庄街道 |
4.80 |
所前镇 |
3.91 |
围垦区 | 0.11 |
新湾街道 |
2.71 |
衙前镇 |
3.52 |
湘湖旅游度假区 |
0.38 |
临江街道 |
1.12 |
闻堰街道 |
4.44 |
||
前进街道 |
1.06 |
宁围街道 |
5.87 |
镇(街道) | 常住人口(万) | 镇(街道) | 常住人口(万) | 镇(街道) | 常住人口(万) |
---|---|---|---|---|---|
城厢街道 |
14.85 |
楼塔镇 |
2.36 |
新街街道 |
6.60 |
北干街道 |
9.71 |
河上镇 |
2.99 |
坎山镇 |
5.79 |
蜀山街道 |
5.80 |
戴村镇 |
3.89 |
瓜沥镇 |
8.13 |
新塘街道 |
8.85 |
浦阳镇 |
3.77 |
党山镇 |
5.23 |
靖江街道 |
4.16 |
进化镇 |
4.64 |
益农镇 |
4.56 |
南阳街道 |
5.25 |
临浦镇 |
6.03 |
党湾镇 |
4.34 |
义蓬街道 |
6.81 |
义桥镇 |
5.02 |
萧山经济开发区 |
4.43 |
河庄街道 |
4.80 |
所前镇 |
3.91 |
围垦区 | 0.11 |
新湾街道 |
2.71 |
衙前镇 |
3.52 |
湘湖旅游度假区 |
0.38 |
临江街道 |
1.12 |
闻堰街道 |
4.44 |
||
前进街道 |
1.06 |
宁围街道 |
5.87 |
职务 | 姓名 |
区委书记 | 王敏[15] |
区委副书记 | 姜永柱[16] |
职务 | 姓名 |
区委书记 | 王敏[15] |
区委副书记 | 姜永柱[16] |
职务 | 姓名 |
区长 | 姜永柱[17] |
副区长 | 程晓东、方军、张亮、吴为东、杨新程(女)、王润东[9] |
职务 | 姓名 |
区长 | 姜永柱[17] |
副区长 | 程晓东、方军、张亮、吴为东、杨新程(女)、王润东[9] |
职务 | 姓名 |
主任 | 赵立明 |
副主任 | 蒋金娥(女)、李国梅(女)、魏大庆、徐建中、钟华成、古涛[9] |
职务 | 姓名 |
主任 | 赵立明 |
副主任 | 蒋金娥(女)、李国梅(女)、魏大庆、徐建中、钟华成、古涛[9] |
职务 | 姓名 |
主席 | 叶建宏 |
副主席 | 童一峰、黄晓燕、施利君、陈金良、汤卫、瞿虎 |
秘书长 | 叶阿洪[18] |
职务 | 姓名 |
主席 | 叶建宏 |
副主席 | 童一峰、黄晓燕、施利君、陈金良、汤卫、瞿虎 |
秘书长 | 叶阿洪[18] |
萧山区
萧山区2021年,萧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1.62亿元,比上年增长8.7%(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4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75.2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7.94亿元,分别增长1.7%、7.7%和9.7%;三次产业结构为2.9:38.5:58.6。按常住人口计算,萧山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8万元,为1.53万美元(年平均汇率6.4515)。
2021年,全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5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占GDP的比重为7.5%。数字经济八大行业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软件产业和数字内容分别实现增加值84.0亿元、58.3亿元和46.2亿元,分别增长26.5%、22.2%和21.0%。
截止2021年末,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制造业企业138家,服务业企业115家,分别完成增加值71.72亿元和56.94亿元。
2021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6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3.03亿元,增长14.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4.23亿元,增长17.6%,其中用于民生支出228.2亿元,增长13.0%,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4%;城乡社区支出、教育支出卫生健康支出、等民生项目支出为49.73亿元、62.63亿元和26.45亿元,分别增长22.8%、10.2%和15.9%。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五涨二平一跌格局。其中:衣着类上涨4.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4.0%,食品烟酒类上涨1.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居住类和医疗保健类与上年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跌2.7%。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2%。
2021年,年末拥有15家职业介绍机构,全年提供职业介绍服务1.2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92万人。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2280元,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调整为22元。[7]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0.7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16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农业61.12亿元、林业1.33亿元、畜牧业10.52亿元、渔业10.5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6.65亿元,分别增长1.7%、16.5%、95.3%、3.0%和8.1%。蔬菜、花木、畜牧、水产和茶果五大特色产业产值7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6.0%。
2021年,全年瓜果类产量7.37万吨,增长4.8%;水产品产量3.69万吨,增长0.3%。
2021年,成功举办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成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创建美丽乡村提升村47个。新街、戴村、衙前等3个镇街创建成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0.76公里,获评省级示范县。美丽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县级交通共富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融合业态加快发展,区乡村民宿行业协会正式成立。
2021年,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4.84万亩,播栽粮食作物19.4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6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01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209亩。新增国土绿化面积2688亩,种植珍贵树种7.4万株,完成森林抚育1.3万亩。生猪存栏41.5万头,16家规模猪场提升改造基本完成。[7]
2021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86.14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554.11亿元,增长8.5%。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51.97亿元,增长9.8%;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30.67亿元,增长13.8%;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27.08亿元,增长14.7%。按企业大小类型分里看,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06.34亿元,增长13.0%;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89.40亿元,增长6.7%;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258.37亿元,增长7.8%。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69.62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02.48亿元,分别增长28.2%和40.1%;亏损企业251家,亏损面为16.6%,比上年缩窄4.5个百分点,亏损总额15.06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5.0万元/人。
2021年,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9.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增长17.1%。年末,拥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规上建筑企业357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省内建筑业产值65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建筑业竣工产值359.0亿元,比上年增长3.5%。[7]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21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6.08亿元,增长17.9%,其中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0.52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66.02亿元,增长12.7%。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86.72亿元,比上年增长7.1%。房屋施工面积2452.90万平方米,下降4.7%;竣工面积332.11万平方米,下降27.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88.04万平方米,增长44.9%。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43亿元,增长14.4%;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09亿元,增长26.9%。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53.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7.9%,日用品类下降22.0%。
2021年,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363.68亿元,增长5.5%。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27.07亿元,增长29.7%。其中进口总额238.64亿元,增长31.7%;出口总额788.42亿元,增长29.2%。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238.18亿元,增长22.0%;纺织品204.52亿元,增长24.8%;羽绒及其制品59.25亿元,增长10.2%;服装32.60亿元,下降5.9%;家具32.99亿元,增长35.4%;化工30.54亿元,增长23.7%。出口总额中,汽车配件31.47亿元,增长24.7%;新能源16.11亿元,增长17.1%;高新技术产品16.08亿元,下降1.9%。
2021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13.9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其中,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2家,新批项目合同利用外资9.80亿美元;经商务部认定,实际利用外资11.11亿美元。“招大引强”成效明显,新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8个,总投资599.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
金融
2021年,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年末萧山区银行金融机构35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919.69亿元,增长7.0%;贷款余额5897.40亿元,增长15.7%,其中住户贷款2109.86亿元,增长17.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752.45亿元,增长13.9%。
2021年,新增5家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迁入1家。成立区属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模20亿元的新兴产业基金,新增政府产业基金和创投引导基金子基金投资项目7个、直投项目4个。[7]
萧山话,是一种 吴语方言,属萧山区于 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
因萧山古代一直属于会稽下的辖区,因此萧山方言不同于杭州,而与 绍兴话基本相近。
萧山语言体系属杭绍方言群。因受邻县方言影响,区内各地区之间的言语各有特点。赭山,南阳等地有较多的海宁话因素;瓜沥,党山等地绍兴语音较重;欢潭,浦阳一带含较多的诸暨音韵;许贤,楼塔地带,渗杂着富阳词语;西兴,浦沿等地受杭州话的溶融较大。代表 萧山方言的是城厢镇语言。
萧山方言属江南 吴语,较北音接近古音,至今仍有古音余痕。如:防读作bang;肥[fei]读作[bi]。在声调中,保留着较多古汉语入声调。在句式中,古文中发问常用“何”字,今此种句式犹存,如“何个”(哪一个?),“作何”(作什么?)。
萧山是浙江省内除温州以外,另一个 基督徒众多的地区,人数超过10万,其中95%属于 地方教会背景。
城市精神
萧山区“奔竞不息、勇立潮头”是萧山精神的集中体现。
“奔竞不息”一词取自历代《萧山县志》记述萧山民风特点“喜奔竞、善商贾”之义。“奔”者,指朝着一定的目标奔跑、奔走和冲刺;“竞”者,指选择一定的对象进行竞赛、竞争。所谓”奔竞不息”,即指“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奔走竞争不止”,它形象地反映了历代萧山人民具有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极富萧山地域文化的刚健品性和特征。
“勇立潮头”的前提是“敢于弄潮”,因此,它还是萧山人民凭借超凡胆识和科学方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了实现“创大都市强区、建现代化萧山”总体目标,确保萧山率先加快发展、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勇猛前进、奋发有为的真实写照,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简介 | 图片 | |
---|---|---|
萧山萝卜干 | 萧山萝卜干以萧山“一刀种”萝卜为原料,以其长度与菜刀相近,加工时一刀可分两半而得名。具有色泽黄亮、条形均匀、咸甜适宜、脆嫩松口的特色,为早餐佐食之佳品。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萧山萝卜干“食之有消炎、防暑开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主要产地分布在萧山市的坎山、赭山、新湾、义蓬、瓜沥、城北等乡镇。萝卜干成品无须根、斑点、青头、坏条,经年不坏,香味不散。该品已有800余年生产历史。 |
|
萧山花边 | 萧山花边又名万缕丝、万里斯,于二十世纪初由意大利威尼斯传入萧山坎山镇。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创新,由原来的花样单调发展为品类繁多,有床罩、台毯、窗帘、沙发套、座垫、胸花、绣衫等2000多种,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其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与地区。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巨幅万缕丝花边窗帘、宁夏厅的花边窗帘和杭州机场贵宾室的“西湖全景”,都是萧山花边的代表杰作。 |
|
萧山霉干菜 | 萧山霉干菜是益农镇的传统特产,益农镇原属绍兴县,故历来以“绍兴霉干菜”为名。此产品由大叶芥加工而成,香气浓郁,味美质嫩,久贮不变,是一种常年食用的大众化食品。“干菜焖肉”为民间传统风味的名菜。 |
|
萧山杨梅 | 萧山杨梅其中以萧山杜家一带所产杨梅最负盛名,这种杨梅颗粒大,每500克28个到30个。核小,肉柱圆,味鲜甜。一般在夏至后5天左右成熟。萧山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已有早色、迟色、白杨梅、草梅等四十余种品种。杨梅具有果大核小、汁多味甜的特点。 |
|
三黄鸡 | 萧山鸡的起源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宫中饲养的斗鸡传入民间而来,故又称“越鸡”;而因其喙黄、羽黄、脚黄,故又名“三黄鸡”。此鸡个体肥大,肉质白嫩,味鲜美,前期生长快,抗病力、觅食力和适应性强,是全国八大优良鸡种之一。主要产地在瓜沥、义蓬、城北等地。 |
|
南宋官窑瓷 | 南宋的覆灭导致南宋官窑窑场一起被摧毁,官窑器自然成了南宋王朝最后的陪葬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陶瓷专家叶国珍教授为了不使以南宋官窑代表的中国青瓷成为“绝唱”,1968年开始他对南宋官窑遗址(杭州乌龟山南宋瓷窑遗址)进行了全方面考察,在漫长的试验过程中,前后经过两千多次的配方调整,一百多次夜以继日地试验,终于在1978年成功恢复了南宋官窑瓷,揭开了南宋官窑制作工艺神秘的面纱。 |
|
钱江啤酒 | 钱江啤酒选用地产优良原料,配以石英矿泉水,采用国内道创的露天卧式大罐酿制和西德进口整套流水设备灌装。酒色淡黄清亮,酒味清醇爽口,"钱江啤酒"和"钱江清泉啤酒",先后荣获部优和省优产品称号,"中华啤酒"已远销美国。 |
|
莼菜罐头 | 莼菜原产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以湘湖、西湖、太湖所产最为著名。但无论莼菜质量、栽培时间和历史上的知名度,都首推湘湖莼菜。南宋《会稽志》载:"萧山湘湖之莼特珍"。杭州烹调"西湖莼菜汤"成名之后,其所用莼菜亦多产自湘湖。把莼菜制成罐头销运国外也始自萧山。 |
|
浙江龙井茶 | 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萧山是浙江龙井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浙江龙井茶在该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 |
|
简介 | 图片 | |
---|---|---|
萧山萝卜干 | 萧山萝卜干以萧山“一刀种”萝卜为原料,以其长度与菜刀相近,加工时一刀可分两半而得名。具有色泽黄亮、条形均匀、咸甜适宜、脆嫩松口的特色,为早餐佐食之佳品。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萧山萝卜干“食之有消炎、防暑开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主要产地分布在萧山市的坎山、赭山、新湾、义蓬、瓜沥、城北等乡镇。萝卜干成品无须根、斑点、青头、坏条,经年不坏,香味不散。该品已有800余年生产历史。 |
|
萧山花边 | 萧山花边又名万缕丝、万里斯,于二十世纪初由意大利威尼斯传入萧山坎山镇。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创新,由原来的花样单调发展为品类繁多,有床罩、台毯、窗帘、沙发套、座垫、胸花、绣衫等2000多种,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其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与地区。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巨幅万缕丝花边窗帘、宁夏厅的花边窗帘和杭州机场贵宾室的“西湖全景”,都是萧山花边的代表杰作。 |
|
萧山霉干菜 | 萧山霉干菜是益农镇的传统特产,益农镇原属绍兴县,故历来以“绍兴霉干菜”为名。此产品由大叶芥加工而成,香气浓郁,味美质嫩,久贮不变,是一种常年食用的大众化食品。“干菜焖肉”为民间传统风味的名菜。 |
|
萧山杨梅 | 萧山杨梅其中以萧山杜家一带所产杨梅最负盛名,这种杨梅颗粒大,每500克28个到30个。核小,肉柱圆,味鲜甜。一般在夏至后5天左右成熟。萧山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已有早色、迟色、白杨梅、草梅等四十余种品种。杨梅具有果大核小、汁多味甜的特点。 |
|
三黄鸡 | 萧山鸡的起源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宫中饲养的斗鸡传入民间而来,故又称“越鸡”;而因其喙黄、羽黄、脚黄,故又名“三黄鸡”。此鸡个体肥大,肉质白嫩,味鲜美,前期生长快,抗病力、觅食力和适应性强,是全国八大优良鸡种之一。主要产地在瓜沥、义蓬、城北等地。 |
|
南宋官窑瓷 | 南宋的覆灭导致南宋官窑窑场一起被摧毁,官窑器自然成了南宋王朝最后的陪葬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陶瓷专家叶国珍教授为了不使以南宋官窑代表的中国青瓷成为“绝唱”,1968年开始他对南宋官窑遗址(杭州乌龟山南宋瓷窑遗址)进行了全方面考察,在漫长的试验过程中,前后经过两千多次的配方调整,一百多次夜以继日地试验,终于在1978年成功恢复了南宋官窑瓷,揭开了南宋官窑制作工艺神秘的面纱。 |
|
钱江啤酒 | 钱江啤酒选用地产优良原料,配以石英矿泉水,采用国内道创的露天卧式大罐酿制和西德进口整套流水设备灌装。酒色淡黄清亮,酒味清醇爽口,"钱江啤酒"和"钱江清泉啤酒",先后荣获部优和省优产品称号,"中华啤酒"已远销美国。 |
|
莼菜罐头 | 莼菜原产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以湘湖、西湖、太湖所产最为著名。但无论莼菜质量、栽培时间和历史上的知名度,都首推湘湖莼菜。南宋《会稽志》载:"萧山湘湖之莼特珍"。杭州烹调"西湖莼菜汤"成名之后,其所用莼菜亦多产自湘湖。把莼菜制成罐头销运国外也始自萧山。 |
|
浙江龙井茶 | 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萧山是浙江龙井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浙江龙井茶在该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 |
|
公路
2021年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25.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1.44公里,一、二级等级公路665.86公里。[7]
主要公路:104国道、03省道、杭州绕城高速G2501、杭州湾环线高速南线G9211、沪昆高速G60、杭州萧山机场高速、 沪杭甬高速公路
铁路
杭州南站铁道线路: 浙赣铁路、 萧甬铁路、 沪昆铁路浙赣段、 杭深铁路萧甬段、
萧山区沪昆绕行线、萧萧联络线、萧浙联络线、 杭甬客运专线、 杭长客运专线
火车站: 杭州南站(目前正在改造中,预计2017年投入运营 ),届时, 杭州地铁5号线与 杭州地铁11号线将在该处设站。
航空
2021年,至年末萧山国际机场开通航线268条,其中国际航线30条。航空旅客吞吐量2816.3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0.2%,其中出港旅客1431.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货邮吞吐量91.41万吨,比上年增长14.0%。[7]
航运
萧绍运河东西横贯并沟通 钱塘江、 曹娥江。截至2013年,航道里程796.83公里。
地铁
以下展示的地铁线路均为杭州地铁经过萧山区域的线路与起讫站,具体其他线路以及城际线路 请参考 杭州地铁词条
建设状况 | 线路名称 | 起始站 | 终点站 |
---|---|---|---|
运营中
|
杭州地铁1号线 | 湘湖站 | 下沙江滨站/临平站 |
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东南段) | 朝阳站 | 钱江路站 | |
建设中
|
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 | 科技岛站 | 香樟路站 |
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 | 之江双浦站 | 丰北站 | |
规划中
|
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 | 下沙江滨站 | 萧山机场
|
杭州地铁4号线(三期) | 闻堰南路站 | 金渡北路站 | |
杭州地铁6号线 | 丰北站
|
机场路站 | |
杭州地铁7号线(机场专线) | 吴山广场站
|
青六路 | |
杭州地铁8号线(一期) | 文海南路站 | 江东站 | |
杭州地铁11号线 | 闻堰南路站 | 乔司农场站 | |
杭州地铁12号线 | 萧山机场站 | 滨江路站 | |
杭州地铁13号线 | 香樟路站 | 瓜沥新城
|
建设状况 | 线路名称 | 起始站 | 终点站 |
---|---|---|---|
运营中
|
杭州地铁1号线 | 湘湖站 | 下沙江滨站/临平站 |
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东南段) | 朝阳站 | 钱江路站 | |
建设中
|
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 | 科技岛站 | 香樟路站 |
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 | 之江双浦站 | 丰北站 | |
规划中
|
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 | 下沙江滨站 | 萧山机场
|
杭州地铁4号线(三期) | 闻堰南路站 | 金渡北路站 | |
杭州地铁6号线 | 丰北站
|
机场路站 | |
杭州地铁7号线(机场专线) | 吴山广场站
|
青六路 | |
杭州地铁8号线(一期) | 文海南路站 | 江东站 | |
杭州地铁11号线 | 闻堰南路站 | 乔司农场站 | |
杭州地铁12号线 | 萧山机场站 | 滨江路站 | |
杭州地铁13号线 | 香樟路站 | 瓜沥新城
|
2021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30元,比上年增长9.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245元,增长14.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935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346元,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57元,增长9.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565元,增长16.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54.1平方米和78.3平方米,增长1.2%和0.3%。
2021年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9.8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151.16万人;参加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99.79万人、70.39万人和69.93万人。全区各类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14%,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74%以上。
2021年,完成26.7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5台。新开工公租房18.61万平方米,交付运营蓝领公寓4368套。完成5个城中村征迁工作。新开工安置房112万平方米,竣工269.83万平方米,回迁安置4169户。新增住房公积金建制职工11.87万人。
2021年年末,拥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78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7家。拥有各类养老机构40家,养老机构床位4993张。儿童福利机构1家,床位200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102元;2021年年末,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2711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额 1.56亿元。全年发放救助资金1.78亿元,发放善款8885.2万元。[7]
2021年,基本完成亚运场馆主体验收和赛事功能验收,亚运三村顺利竣工。举办“韵味杭州”系列测试赛2场、各类测试活动17场。亚运村国际区、地下综合管廊等核心区基础配套基本完工,博奥隧道、滨盛路隧道建成通车,完成钱江世纪公园亚运观赛空间设施改造。萧山机场T4航站楼和陆侧交通中心主体基本完工,人民广场、铁路杭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广场建成,地铁6号线二期正式运营。时代大道高架、03省道东复线高架南延建成通车,风情大道、彩虹大道部分通车,打通新康路等一批支小断头路。
2021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14.2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工业用电140.4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5.1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7%。全年供水量37362万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118.49万立方米;全年售水量32973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3256万立方米;供水能力达到160万立方米/日。年末,拥有公交线路192条,实有公交汽车1597辆,全年公交汽车客运总量1.06亿人次;新辟、优化公交线路26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50辆,新增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4个,新增、更新公共自行车4500辆。
2021年年末,建成区面积125.2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2%。
2021年,积极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2021年省委生态环保专项督察整改。地表水各级控制断面水质均达到III类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PM2.5浓度降至31.6微克/立方米,为有记录以来最低值。617个垃圾分类小区实现“定时定点”全覆盖,318个垃圾分类村实现“四定一撤”全覆盖。获评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区。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0.3%。[7]
2021年,生产安全事故量、死亡人数均保持两位数下降。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近年来首次降至两位数。连续十六年被评为平安区,获得首批一星平安金鼎。[7]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小学80所,在校学生11.01万人;初中53所,在校学生4.04万人;普通高中13所,在校学生2.06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园净入园率为99.6%,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为99.97%。
2021年,萧山中学改造提升工程有力推进,完成信息港初中等学校建设项目21个,新增学位1.68万个。义务段学后托管服务覆盖率和营利性学科类机构“压减率”均实现100%。高考一段上线率78.94%,高于全省平均18.94个百分点。11人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0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均位居全国第一。[7]
高等院校: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校区、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江东校区(实训、培训基地和生态循环农业水利示范园)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2021年,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启动区块全面启用,依托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浙江省CMOS集成电路成套工艺与设计技术创新中心入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宽禁带功率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医学精准检验与监测研究重点实验室入选省级重点实验室。西电杭州研究院新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与企业新建联合实验室9家。新增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企业研究院8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44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1家。新开建“4286”产业载体项目41个,年度完成投资188.33亿元,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6个。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新认定国高企47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6家,28家企业入选“独角兽”“准独角兽”榜单。新增市场主体3.3万户,在册市场主体总量21.5万户,居全市首位。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122件,增长108.9%。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浙江制造”标准32项,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认证20家。
2021年,新认定杭州市各类高层次人才1601人,新招引应届高校毕业生2.1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108人,65名青年技能人才入选“浙江青年工匠”,数量居全省第一。[7]
2021年,全年艺术表演团体演出840场次,观众22.5万人次;年末图书馆藏书301.18万册。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顺利举办。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挖掘红色资源,守好“红色根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城市文化公园开工建设,浙农·东巢艺术公园建成开园,新建城市书房10家,打造全省首个钱塘江古海塘遗址公园。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勇立潮头——跨湖桥文化主题展”获评第十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7]
2021年,全年共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51.38亿元,比上年增长72.8%;完成快递业务量15.83亿件,增长57.0%。[7]
萧山区
2021年年末,萧山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72个,其中医院59个。拥有床位10643张,其中医院床位10390张。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45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678人,注册护士6895人。
2021年,全年累计接种新冠疫苗420余万剂次。启动高质量建设“健康萧山”三年行动,入选杭州市新一轮重点(或区域共建)学科6个。浙大二院总部院区、省妇保钱江院区加快建设,建成投用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公共场所配置安装AED630台,建成标准化院前急救站点12个。新增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571个、成长驿站34家。[7]
2021年,新建全民健身设施354个,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获杭州市第二十届全民运动会金牌总数第一,创建省体育现代化区。全年新增等级运动员25人,其中一级6人,二级19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