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微酸性及在中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 勿接触皮肤,一旦接触立即用肥皂或洗衣粉洗净。不可与强酸和强碱物质混用。喷洒要均匀,否则易产生药害。
LD50:急性经口:雄小白鼠6400,雌小白鼠5600;小白鼠急性经皮大于10000。沙门氏菌/微粒体致畸实验呈阴性。蓄积系数5.3,属弱蓄积性。
工业制法
由无水乙醇与五硫化二磷进行酯化反应,生成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1],再通氨进行反应,生成克菌壮。
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兼治水稻纹枯病。对柑桔溃疡病也有毫好的防效。对小麦、水稻、蔬菜等有刺激生长和增产作用。通常以675~1012.5g/ha(有效成分)喷雾。应在傍晚施药,避免因日晒产生药害;应在雨前1~2天施药,以免药液被雨水冲掉。
在水稻白叶枯病始发时每次每公顷用675~1000克,对水1125升,搅匀喷雾,10天后再喷1次。[2]
1.每667米2用50%可湿性粉剂不得大于100克。第一次使用的地区,应先做药效药害试验,然后推广使用。
2.避免污染水源。
3.不能与强酸和强碱物质混用。
4.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需重新施药。
5.施药不得在强日光下进行,一般在下午4时后施药。
6.该药品对鱼有一定毒性,禁止药物或废液污染鱼塘。[2]
包装方法: 本品应密封贮存在荫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