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铺师

总铺师

对白语言 国语,汉语普通话,闽南语
主演 杨佑宁、夏于乔、林美秀、吴念真、柯一正
评分 7.4
类型 喜剧、剧情
目录导航

演员表

演员 角色 配音
杨佑宁 --- ---
夏于乔 --- ---
林美秀 --- ---
吴念真 --- ---
柯一正 --- ---

职员表

演员 角色 配音
杨佑宁 --- ---
夏于乔 --- ---
林美秀 --- ---
吴念真 --- ---
柯一正 --- ---

职业介绍

导演 陈玉勋 编剧 陈玉勋

词源

导演 陈玉勋 编剧 陈玉勋

历史

电影

台湾闽南语中,称厨师为总铺、总铺、总傅、馔傅、总庖、掌庖,又称屠煮、屠子、刀煮。台湾民俗,在专业工匠名称后,会加上师(sai),作为一种尊称。总铺师,是一个对于具备烹饪技能的厨师的敬称,相当于现代的主厨,行政主厨或料理长。

台湾中南部人家每逢婚丧嫁娶,都得摆席宴客。这经常办桌的名厨未必在烹饪学校里深造过,但手艺必然过硬,经常带领三五帮手、徒弟走街串巷帮人办桌,久而久之就被尊称为“总铺师”。[1]

在办桌活动中,总铺师负责决定与主导整个宴会的菜色与流程。在总铺师之下,是一般的厨师,通常是跟在总铺师身边的学徒。在专业的厨师之外,还有一些来帮忙切菜、洗碗、上菜、打扫的临时帮佣,台湾南部称水脚,北部则称小工,或女工。

剧情介绍

总铺师的历史起源不明。台湾民间在喜庆及佳节时,各村庄有一同聚餐的习俗,通常是由村庄居民自行料理,再分享给村庄里的居民。

1970年代,出现了现代的办桌活动,推动这股风潮的总铺师可能起源于高雄市内门区,有位名叫叫汤猪脚的总铺师,他积极训练弟子,等出师后自立门户,让弟子再收徒弟,以这种方式让总铺师快速扩展到台湾各地。至2005年,全区仍有超过150位总铺师,每五户就有一户以办桌为职业。2001年起,台湾交通部观光局将内门的办桌列为“台湾地区十二项大型地方节日活动”之一。

词条图册

基本介绍

片名:总铺师

类型:喜剧

导演:陈玉勋

主演:杨佑宁、夏于乔、林美秀

对白语言:国语

地区:台湾

上映日期:2013

nullnull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