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井图册(2)祖井在徐州有两处,相传为彭祖亲自挖凿。一处在大彭山北大彭村头;另一处原在市内统一北街彭祖天下第一井——彭祖井宅内。明嘉靖《徐州志》载:彭祖篯铿,尧封之彭城,州城中有故楼、宅及井。清代道光《铜山县志》载:“彭祖井,在北门子城内,有石刻“彭祖井”三字,现碑刻已迁到徐州博物馆内。唐代著名诗人皇甫冉在《彭祖井》诗中写道:“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至于彭祖祠内的彭祖井是带有传奇色彩的古迹,相传此井泉如玉液,常饮此泉可以长寿。明朝一诗人马惠曾为“彭祖井”赋诗一首,“古井城边不记年,名留彭祖世相传。玉沉汲虎人何在,金鼎蟠龙客已仙。秋石苔浸秋雨积,梧桐叶落晚风旋。谁能更把寒泉浚,一饮须教寿八千。
在彭祖井旁竖立着十丈高的石碑,上书“彭祖井”三字,落款署名已看不清。现此碑已移到徐州博物馆的碑园内。有关彭祖井传闻很广,在北京的国子监内,有一块明朝万历丁丑年(1577年)镌刻的“彭祖观井图”上面刻有彭祖观井的画像。彭祖腰系缆绳连着柳树,由书童扶持躬身观井,其战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图左上方有宋陈端题名,赞扬彭祖处事小心谨慎,希望后世效法彭祖。
彭祖井(一本题上有奉和王相公五字)
作者:皇甫冉 年代:唐代彭祖祠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
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
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彭祖井
作者:马蕙 年代:明代
古井城边不记年,名留彭祖世相传。
玉绳汲虎人何在,金鼎蟠龙客已仙。
甃石苔侵秋雨积,梧桐叶落晚风旋。
谁能更把寒泉浚,一饮须都寿八千。
先秦的《击壤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谁发明了打井?《吕氏春宋绘明刻彭祖观井图秋》《淮南子》均说是“伯益作井”。徐州古代称徐国,就是伯益之子弱木建立的。徐人作井,历史可谓久矣。 历史最古的井:彭祖井
考古报告说,由于徐州城数次被黄水淹没,从地表到地下11米左右有六层文化层,即明、宋、唐、南北朝、汉和战国六个时期,在这些古城遗址中,往往发现分别以石、砖、陶砌成的生活用水井。
现存最古老的井,应该是彭祖井。徐州的彭祖井有两处,一处在统一街彭祖祠内。明嘉靖本《徐州志》记载:彭祖,尧封彭城,“州城中有故楼宅及井”。唐朝皇甫冉的《彭祖井》说:“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另一处在大彭村,历史更久远一些,泉清水旺,相传为彭祖开掘。周围村民世世代代饮用此水,感念彭祖的恩德,立碑以志,上镌“彭祖井”三大字。
地势最高的井:饮鹤泉井
饮鹤泉原名石佛井,位于云龙山顶,穿凿岩石而成。云龙山海拔142米,饮鹤泉凿于其上,这可算是徐州地势最高的水井了,全国罕见。北宋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记》记载:“有井在石佛山顶,方一丈二尺,深三里,自然液水,虽雨旱无增减。或云饮之可愈疾。时有云气出其中,去地七百余尺。”饮鹤泉井中之水为洞内岩缝渗漏而来,水质甘美,含有矿物质,所以说“饮之可愈疾”。
饮鹤泉据推测与云龙山北魏石佛系同一时代凿成,明嘉靖戊申年重新疏浚。明天启年间(1624年),徐州户部分司张璇再次疏浚,因毗邻放鹤亭,故改名“饮鹤泉”,并题立碑于井南。
1962年,市政单位曾重疏浚饮鹤泉井,测得井深24.6米,和旧志所说“七丈余”相符。井壁系穿岩凿成,有两条石缝:一在北侧,一在西南侧,估计这便是水源通道。“闻道君家好井水,归轩乞得满瓶回。”这就是苏轼当年对饮鹤泉的赞美。苏轼诗中言及徐州井还有好多处,如《留题石经院》中说:“窈窕山头井,潜通伏涧清。欲知深几许,听放辘轳声。”这里的“山头井”,是在戏马台上石经院内,可惜早已填没了。
市区古井:倒马井
倒马井是徐州市区唯一保存比较好的古井。位置在撷秀中学西侧,距离黄河百余米。倒马井水质好,周围百姓喜爱有加。十几年前,这片拆迁建楼房,民工把建筑垃圾倾倒在倒马井里,百姓知道了,齐心反对,你填我淘,终于护井成功。乡亲的古井情结感人至深,书法家王冰石闻讯,欣然题字立碑。现在倒马井依然被保护得很好,井水清凌凌的,捶衣、淘菜、洗瓜果,依然为百姓服务。
倒马井名称的由来,传说不一。有的说,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骑马路过此地,井边地湿苔滑,马倒人未倒,故名倒马井。比较可靠的解释是,此处距离西门外校场(原医学院)比较近,校场是兵马操练之处,人马渴了,来此饮水,饮毕即回,日久成习,主人放马独自来此井饮水,老马识途,马饮完自己倒转身返回校场,久而久之,便称倒马井。由此推测,倒马井的开凿时间,大约在明末清初。
与战争有关的井
《墨子·备城门》讲道:“百步一井,井十瓮。”就是说,守城的一方要每百步挖一眼井,每眼井配备十个汲水的瓮。徐州四个城门和重要机关附近都有水井。倒马井、大同街的井都与此相关。统一街北门里,就有口老水井,一直保存到20世纪末拆迁前。现在少华街、原县前街这重要地段,有四口井七个井眼,号称“七星井”。1993年秋,徐州南门大街工地发现三口水井。2006年夏,大同街工地发现的明代徐州重要军事机关徐州卫,有盔甲库、有弹药库、有办公房间,同时也有口直径约1米的水井,这口井平时饮用,战时即为军井。
城下城与井下井
徐州的井下井是黄河泛滥造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是现在五中附近的二眼井。之所以称为二眼井,不只是有两个井眼,而是井下有井,井下套井。原来明天启四年,徐州黄河在奎山决口,老城全部埋在黄土之下。数年之后,崇祯年间,在废城上重建新城。人们凭着记忆,在原城门处建城门,在原道路上开新路,这二眼井不偏不倚,开凿在原来井上,方位竟然那么准确,可谓是天下奇闻,上苍恩赐。可以想象当年人们何等的惊喜!地下旧的二眼井直径比较小,还有个石井台,新的二眼井直径比较大,也仿旧凿个石井台。
与井有关的街巷。大同街从东门到西口,有五六口井,小井沿、后井沿地名犹存。倒马井南侧有福水井,清同治年间的徐州府图上就有福水井,今天福水井成为了小区。户部山南有莲花井,现在莲花井填没了,莲花井巷、莲花井小区却叫得挺响。彭井涯、二眼井等均因井得巷。
毛主席1952年10月到徐州市,他在接见徐州市领导干部时说:“徐州是养生学的发祥地。尧时,有位彭祖像叫籛铿的,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养生学家。尧封他到大彭,也就是徐州市区周围这块地方,建立了大彭国。”毛主席说:“彭祖为开发这块地方付出了极大的辛劳。他带头挖井,发明了烹调术,建筑城墙。传说他活了八百岁,是中国历史第一长寿之人,还留下养生著作《彭祖经》”。毛主席说:“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夫子就非常推崇他,庄子、荀子、吕不韦等都曾论述过他,《史记》中对他有记载,屈原诗歌中也提到过他。大概因为他名气太大了,到了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竟把他列入仙界”。 彭祖, 姓籛名铿。生活于上古三代,是位大名鼎鼎,誉满华夏的圣贤人物。称之为“上古大贤,道家先师,中华寿神,气功开源”。彭祖是圣人眼中的圣人。从彭祖到孔子两千多年,从孔子到现在又有两千多年。孔子之名,家喻户晓,孔子之言,到处流传,孔子的形象,何其伟大!孔子视彭祖,犹如今人视孔子,可见,在两千多年前彭祖的地位就非常显赫了。在哲人看来彭祖为得道之人,为集上古养生术大成之人。诸子百家尽管学术思想不尽相同,但多引彭祖为据,以增强其立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足见彭祖惶惶于哲人心中,长留于哲人哲言。
彭祖之道和养生术影响很大,长期流传。历代道家或医学著作中零零散散保存着彭祖的养生学内容。彭祖的养生之道是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医疗保健实践记载。其大致内容可分为彭祖摄养术,彭祖导引术,彭祖服气术,彭祖房中术等和彭祖烹调术几个方面。尤其是彭祖作为烹调的创始人,受到历代厨师们的尊重,代代有传人。彭祖所首创的名肴做法,随多数失传,但也有流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