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研究启动独墅湖第二通道项目建设[2]。
2016年12月,苏州工业园区启动建设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3]。
2017年8月14日,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苏州国际快速物流通道二期工程—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项目建议书》,同意实施苏州国际快速物流通道二期工程—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4]。
2018年2月5日,《苏州国际物流快速通道二期工程——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5]。
2018年7月19日,《苏州国际物流快速通道二期工程——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6]。
2018年7月30日,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苏州国际快速物流通道二期工程——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
2018年9月30日,独墅湖第二通道开工建设[1]。
2018年10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苏州国际快速物流通道二期工程-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建设用地。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开工建设现场新闻发布会
2019年11月14日,独墅湖第二通道首节隧道主体底板完成浇筑[8]。
2020年3月31日,独墅湖第二通道首节隧道主体顶板顺利浇筑[9]。
2020年8月,独墅湖第二通道园区段一期工程32个节段全部完成[10]。
2020年10月8日,独墅湖第二通道一期主体基本完工[11]。
2020年11月19日,独墅湖第二通道在苏申外港江苏段实现航道上的交通转换,标志着独墅湖第二通道吴中区段正式进入施工第二阶段[12]。
2020年12月,独墅湖第二通道湖中段二期围堰(东段)内抽水完成,开启便道及土方开挖施工,标志着独墅湖隧道二通道第二阶段施工工作全面展开[13]。独墅湖第二通道建设图
独墅湖第二通道,西接东方大道(主要流向)和醒湖路(次要流向),东接创苑路。在东方大道与醒湖路路口以隧道形式向东依次穿越苏申外港、独墅岛、独墅湖以及万寿街,在万寿街西侧以堆岛的形式引出隧道,下穿万寿街后以地面道路的形式对接创苑路[14]。独墅湖第二通道平面图
独墅湖第二通道采用围堰明挖工法进行施工,湖中段主体为双向六车道的明挖围堰隧道;在醒湖路处设置一对出入口匝道,接入斜港特大桥南引桥,在东方大道与醒湖路路口沿湖边绿化带,经三级航道新建湖边慢行系统对接苏州工业园区现有城市道路慢行系统及月亮湾湖边慢行系统。全线共设置主设备区4处,分别为独墅岛机房、湖东机房、湖西机房以及湖心机房;每个匝道口均设有雨水泵房,共4处,隧道暗埋段低点设有废水泵房,共3处。[5][15]。
独墅湖第二通道规划设计图
独墅湖第二通道全长3.93千米,其中隧道主线全长2.6千米(苏州工业园区段1.78千米,吴中区段0.83千米,接醒湖路匝道段0.63千米)。主线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行车道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50千米/小时;匝道采用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30千米/小时[5]。
在独墅湖第二通道建设初期,需将10米至20米不等的钢板桩插入水底,组成围堰,为围堰内抽水和隧道主体结构施工等工作做好准备。工程用钢量达到4万吨。因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的体量较大,一期投入用钢量达到了2万吨,仅材料费投入达到了1.2亿。此外,由于独墅湖最大水深达到了8米,地质情况也比较复杂,湖底淤泥约有3米至5米厚,施工难度相对较大[16]。独墅湖隧道围堰施工图
独墅湖第二通道采用高性能改性沥青技术,提高沥青铺装性能;采用骨架密实或骨架空隙混合料,提高路面抗滑性,降低行车噪声;采用温拌技术,降低温度30℃~50℃,保证施工效率与质量;采用路面自动热控融雪除冰技术,消除路面积雪及结冰对行车造成的危害,提升道路、桥梁、隧道的安全技术等级[14]。
独墅湖第二通道是苏州市规划形成“八纵八横”交通框架体系中“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成为市区中南部片区穿越金鸡湖、独墅湖屏障的一条东西向城市主干路。项目将缓解吴中区、工业园区跨湖压力,成为这两个区域交通联系的主通道之一,更是尹山湖片区、科教创新区交通联系的主廊道,将有效提升科教创新区同郭巷、尹山湖片区的联系。(苏州市人民政府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