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镇

上河镇

中文名 上河镇
车牌代码 苏H
气候类型 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
下辖地区 辖上河居委会,8个行政村
邮政编码 223000
行政区类别
目录导航

概况

淮安区辖镇。位于区境南部,西傍京杭大运河。东邻溪河镇,南接平桥镇,西与三堡乡隔河相望,北连马甸镇。面积33.75平方千米,人口22501人(2017)。辖上河居委会和前庄、杨集、谭庄、黄楼、赵王、岔溪、运河、大后8个行政村。镇区位于镇域西部,距淮城镇15千米。清末著名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鄂墓地坐落在境内大后村。

沿革

1949年为平桥区,1958年成立太平公社,1964年更名大兴公社,1981年更名七涧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更名上河镇。1996年,面积39.7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申大、上河、九佃、前杨、前任、谭庄、张庄、大雍、羊集、丁舍、茆桥、徐甸、大后、大姚、高北、五洞、淮运17个行政村。

【2011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20803102:~001 121上河居委会 ~200 220前庄村 ~201 220杨集村 ~202 220谭庄村 ~203 220黄楼村 ~204 220赵王村 ~205 220岔溪村 ~206 220运河村 ~207 220大后村

农业经济

2004年全镇种植小麦22047亩,产量5812吨 ;水稻27581亩,产量11896吨;大豆1378亩,产量220吨;油菜1162亩,产量209吨。全年饲养生猪3.12万头,出栏2.2万头;饲养“三禽”38万只,出栏31万只。全年放养水面1010亩,水产品产量611吨。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1564千瓦。实现农业总产值8221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通过种植大户的带头引导,全镇拓植花卉面积超过200亩,花卉种植面积已超千亩,淮运、杨集、谭庄等村花卉业已形成了规模效应。

工业经济

2004年全镇有工业企业308个,其中私营企业11个,个体工业企业297个,完成工业产值20625万元,产品销售收入 19931 万元,利税总额 1673 万元,工业增加值 2168 万元,技改投入3395 万元,

社会事业

2004年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群众生育观念有较大改变。全镇新增人口 242人,计划生育率为97.93 %;节育率为93.91%。文教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及时撤并了六所小学,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幼儿入园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学率和初中毕业率均达100%。2002年华东地区最大的500kv输电变电所落户上河,因此该镇的工厂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用电保障。广电部门大力发展有线电视业务,新增有线电视行政村3个,新增用户300多户,超额完成任务。所有村居都开通了程控电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保障及福利得到加强,五保老人、下岗职工、残疾人得到妥善安置,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新型合作医疗得到了实施,投保率达到了90%。自来水用户受益人口达95%。该镇投入400多万元铺设了20余公里长的高标准水泥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