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徐建融著 丛 书 名:艺术院校研修丛书 出 版 社:上海书画出版社ISBN:9787806725917 出版时间:2003-12-01 版 次:1 页 数:150 装 帧:平装 开 本:所属分类:图书>艺术> 艺术理论与评论
在艺术创造与吉尼斯“发明”被混为一谈,求真的艺术追求几乎代替了求善的艺术追求而使绘画几乎不再成其为绘画,艺术几乎不再成其为艺术的当代艺坛,《传统的兴衰》是一篇有感而发、切中时弊的有分量的文论,其中创造性地甄别、归纳传统绘画的方法也为艺术史研究者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新视角。[1]
本书是作者若干篇论文的综合,其骨干是收在2000年出版的《中国画的可持续发展》一书中的《中国画传统的演变和得失——兼论传统在21世纪的弘扬问题》。反对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坚持社会实践的实事求是,是作者的一贯思想。因此,他认为,21世纪的中国画坛应该是多元化的,传统的弘扬则是其中的最重要一元。而为了传统的弘扬,首先必须研究传统,分清它的精华和糟粕,以及区分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弘扬的精华和没有可能弘扬的精华,否则的话,弘扬传统难免弘扬它的糟粕而不是精华,弘扬它在今天条件下没有可能弘扬的精华而不是有可能弘扬的精华,导致越是加大弘扬传统的力度越是加剧传统的衰落的南辕北辙。
什么是传统?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说中国的传统,尤其是中国的文化艺术传统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恐怕没有人会反对。可是,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曰新月异的时代里,传统就如同一件古代贵族的盛装,华美、绚丽,只是穿戴起来程序繁乱,方法复杂,所以每个人都会对着它赞叹,却似乎很少有人愿意试着穿上它。于是,这种做王考究,品味高雅的服装便渐渐地被遗忘在博物馆的某一个橱窗里,偶尔会有穿着丁恤、牛仔的人经过,讶异地瞥它一眼,也许会有些服装设计师来对它稍微做些研究,给自己的设计增添一点灵感,然而大多数的设计仍旧与它真正的制作方法相去甚远。中国绘画就是这么件古老的华服。这件美丽的衣服,历经各个朝代的设计师们的修改,今天的款式已经与原来大不一样了。遗憾的是,它只是变得越来越容易穿戴,却没有更加精美、高雅、质地优良。而更加令人忧虑的是,今天的人们甚至已经不知道它原先是如何地精美、高雅、质地优良,却习惯于它现在廉价的简便,并且逐渐以此为标准了。一些明了历史的人试图唤起人们对它辉煌历史的重新注意,并试图由此使其复兴以往的精美、高雅、质地优良。《传统的兴衰》就是怀着这样的目的而写作的一本书。
一如前面所说,中国画的传统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因为精深,由于绵长,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而需要谨慎地分析、归纳、取舍、扬弃。在《传统的兴衰》中,作者将中国绘画分为绘画性绘画与书法性绘画两种,换句话说,就是晋唐宋元的正规画传统与明清的文人写意画传统。这样的划分,不仅从技法上把中国绘画归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形态,而且指明了中国画由古代之盛而至现代转衰的关捩。晋唐宋元是正规画传统发展、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文人写意画的滥觞时期,这个时期的绘画以形神兼备地反映客观世界为最高目标,唐宋时代达到了艺术创作的巅峰,同时,这个时代也是整个中国绘画的最高峰,到此时为止,中国画可以说一直处在上升的阶段。明清时代是文人写意画迅速发展壮大乃至取代正规画成为画坛主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绘画以书法性用笔及充分抒发主观情感为最高目标,至明代中晚期及整个清代达到成熟。由于书法等非绘画性因素的介入,中国画中的绘画性因素逐渐被削弱,所以,文人写意画发展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中国画的绘画性趋向衰落的过程,这在明清自有其积极的一面,而在绘画学科化、专业化的当代,无异于自毁长城,故其“穷途末路”的命运也就在所难免。
在作者看来,正规画传统与写意画传统的此消彼长正是中国绘画由稚嫩而极盛,又由极盛转衰落额历程。
……
绪言: 正规画和写意画
第一章 晋唐宋客体化传统的缅怀
第二章 元代主体化传统的认识
第三章 明清本体化传统的批判
第四章 20世纪多元化传统的清理
第五章 弘扬传统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