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蝎子草

大蝎子草

拉丁学名 Girardinia diversifolia
被子植物门 
中文学名 大蝎子草
荨麻科
双子叶植物纲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大蝎子草大蝎子草(3)多年生高大草本,茎下部常木质化;茎高达2米,具5棱,生刺毛和细糙毛或伸展的柔毛,多分枝。叶片轮廓宽卵形、扁圆形或五角形,茎干的叶较大,分枝上的叶较小,长和宽均8-25厘米,基部宽心形或近截形,具(3-)5-7深裂片,稀、不裂,边缘有不规则的牙齿或重牙齿,上面疏生刺毛和糙伏毛,下面生糙伏毛或短硬毛和在脉上疏生刺毛,基生脉3条;叶柄长3-15厘米,毛被同茎上的;托叶大,长圆状卵形,长10-30毫米,外面疏生细糙伏毛。花雌雄异株或同株,雌花序生上部叶腋,雄花序生下部叶腋,多次二叉状分枝排成总状或近圆锥状,长5-11厘米;雌花序总状或近圆锥状,稀长穗状,在果时长10-25厘米,序轴上具糙伏毛和伸展的粗毛,小团伞花枝上密生刺毛和细粗毛。雄花近无梗:在芽时直径约1毫米,花被片4,卵形,内凹,外面疏生细糙毛;退化雌蕊杯状。雌花长约0.5毫米:花被片大的一枚舟形,长约0.4毫米(在果时增长到约1毫米)先端有3齿,背面疏生细糙毛,小的一枚条形,较短;子房狭长圆状卵形。瘦果近心形,稍扁,长约2.5-3毫米,熟时变棕黑色,表面有粗疣点。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谷、溪旁、山地林边或疏林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湖北、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尼泊尔、锡金、印度北部、印度尼西亚爪哇和埃及。

主要价值

【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大蝎子草的根。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昧功效】味苦、辛,性凉。有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刺毛有毒,接触皮肤后刺痛难忍,祛痰,利湿,解毒。

【主治】咳嗽痰多,水肿。外用治疮毒。根鲜用捣烂外敷,治骨折。

【药理作用】

1.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分别腹腔注射蝎子草根提取液(GⅠ)、蝎子草根提取液(GⅡ)及掌叶蝎子草根提取液(GⅢ)10g/kg,统计测定表明GⅠ及GⅡ液有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分别腹腔注射5g/kg、10g/kg的GⅠ、GⅡ及GⅢ液,结果3种蝎子草根提取液均有明显延长小鼠断尾出血时间的作用,1g/kgGⅠ、GⅡ及GⅢ腹腔注射,3种蝎子草根提取液均有明显延长大鼠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及凝血酶时间(TT)的作用,GI尚有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的作用。

2.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体外试验,0.05g/ml、0.1g/ml、0.2g/ml的3种蝎子草根提取液均有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镇痛作用腹腔注射GⅠ10g/kg能明显延长小鼠热刺激痛反应潜伏期和减少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

4.其他作用静注GⅠ2g/kg能轻度升高大鼠血压;收缩兔主动脉平滑肌,对心脏和肠平滑肌无明显影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