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杨葵著
出 版 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 次:1页 数:224字 数:122000
印刷时间:2012-1-1开 本:32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540452568包 装:平装
《西棒槌》由书而起,时而追忆,时而感慨,作者在多年来的阅读的经历中体会着各种奇思妙想,享受思考带来的喜悦和乐趣,记录下所有的感动和思维的轨迹,一篇篇慧言智语引人入胜。作者简介杨葵,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作家出版社策划部副主任、编辑部主任等。编辑出版《哈佛女孩刘亦婷》等百万册销量的优秀畅销书。所编图书曾获“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等奖项。本人曾获“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奖”、“中直系统十大杰出青年奖”。著有散文集《在黑夜抽筋成长》、《过得去》,电影剧本《黑白》,电视连续剧剧本《找不着北》,等等。译有长篇小说《夜》等。
第一辑
闲读书,读闲书 / 2
启蒙年代的杂志 / 5
包书皮儿 / 11
为书籍,我的前半生和姥姥的后半生 / 14
两箱书 / 17
有多少书值得重买 / 20
书的敌人 / 23
杂志心态 / 26
不敬惜字纸 / 29
娱乐的黑手 / 32
尴尬的畅销 / 35
能把定语去掉吗 / 39
吵架·京派·海派 / 42
宏大叙事的退隐 / 45 部分章节 闲读书,读闲书
《西棒槌》编辑推荐:于朴实中生光辉,于平淡中显波澜,于真实中见力量,于简明中散发美,一本有嚼头,有看头,有味道的心灵智慧书。
杨葵,中国著名出版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策划编辑出版的王安忆《长恨歌》《世象杂拾》与《大国长剑》先后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哈佛女孩刘亦婷》畅销百万,另外有米兰昆德拉的《不朽》《威尼斯日记》。被评为“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奖”、“中直系统十大杰出青年奖”,出版界的“多面手”“辣手”。更是由王志文、王琳、何冰、高圆圆等人主演的脍炙人口的电视剧《找不着北》的编剧。电影剧本《黑白》更著有《百家姓》《过得去》为读者喜闻乐见。作者生于书香世家,有着质朴古典的人格,追求自在的生活方式,在喧嚣的生活中,希望摈弃一切粉饰,以着恬淡、智慧和有味道的文字,平静地讲述世界本来的模样……
这是《东榔头》的姊妹书。《东榔头》里的文章与过日子有关,《西棒槌》是讲阅读。分两部分,一二辑是与阅读有关的泛泛而论;三四辑是从具体一本书说起,讨论阅读、写作等问题。
早已过世的哈佛大学教授布利斯•佩里说过,所有文学形式中,最灵活的莫过随笔,而有一个主题,人类对之有着持久的兴趣,随笔作家更是永远对之情有独钟,总能找到新东西可说,就是“书”与“读书”的主题。
真是如此。以我个人经验,阅读时最爱思考,所以往往享受一本好书之后,总觉有话想说,这就是这本小册子里文章的由来。
塞缪尔•约翰逊的《 英文字典 》里,把随笔定义为“头脑的一次放松突围;不规则的杂乱篇章;既不正规、亦无条理的文章。”
后来又有作家扎布里斯基受塞缪尔•约翰逊“突围”定义启发, 追加定义道:“随笔就是一些收集起来的笔记, 指示了一个主题的某些方面,或暗示了关于它的某些想法……它不是一次正式的围攻,而是针对这一主题的一连串的袭击、尝试或努力。”他把随笔作家称作文学的短途旅行者,文学的垂钓者,是沉思者而不是思想者。扎布里斯基还说,德国人的思维不适合随笔,因为德国人不满足于仅仅突袭一个主题,不满足于仅仅到此一游;他们一定要从头到尾把一个主题研究透彻,离开的时候它应该是一片被彻底征服的领地。
我绝对无意用什么指示、暗示、沉思来美化这些文章,我更不是德国人——虽然我写这篇自序时,正在慕尼黑旅行,我的阅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杂乱无章,全凭兴趣,毫无线索可归纳。抄了这么多书当序言,只想见贤思齐,也来发动一次对于阅读的“突袭”——想想总可以吧。更实在的,是解释为何取了这样一个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