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演员训练班创建。
1958年,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演员训练班更名为安庆市艺术学校。
1963年,安庆市艺术学校更名为安徽安庆黄梅戏学校。
1969年,安徽安庆黄梅戏学校停办。
1976年,安徽安庆黄梅戏学校复校并改建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演员训练班。
1979年,黄梅戏演员训练班更名为安徽黄梅戏学校。
2011年,安徽黄梅戏学校升格为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6]
据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置表演、音乐、美术、舞蹈、综艺五大系,开设专业15个,其中,黄梅戏表演是全国特色传统专业。[7]
院系 | 专业 |
表演系 | 戏曲表演 |
音乐系 | 音乐表演、现代流行音乐[8] |
美术系 | 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舞台影视技术[9] |
舞蹈系 | 舞蹈表演、歌舞表演、舞蹈编导[10] |
综艺系 |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人物形象设计、旅游管理[11] |
院系 | 专业 |
表演系 | 戏曲表演 |
音乐系 | 音乐表演、现代流行音乐[8] |
美术系 | 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舞台影视技术[9] |
舞蹈系 | 舞蹈表演、歌舞表演、舞蹈编导[10] |
综艺系 |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人物形象设计、旅游管理[11] |
学院有140多名专业精湛、爱岗敬业的各类专职教师,其中不乏一些著名艺术家和一级演员担纲一线教学。此外,还聘请了梅派艺术传人梅葆玖,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黄新德、王长安、侯露等名家为名誉院长或兼职教师。[7]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2)据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占地总面积201亩,总建筑面积为47400㎡,拥有4幢现代化的教学大楼、2幢高标准的学生公寓、1幢设备先进的实训大楼、1幢综合大楼。[7]
学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京剧梅派人才传承基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重点支持单位”、“中国戏曲学院生源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黄梅戏进校园教师培训基地”。[7]
1998年被安徽省教委、省经贸委、省劳动厅联合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顺利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的教学水平评估;2000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同时还被省教育厅评为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01年通过省教育厅体卫水平评估,并被评为达标先进单位。
学院与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战士杂技团、南京“舞之源”歌舞团、昆山市“四季周庄”文化演出有限公司、雨润集团、北京通航控股公司、北京中航天使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横店影视城公司、安徽省演艺集团、安徽省杂技团、湖北黄梅县黄梅戏剧团等开展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实现校企“双赢”。与中国戏曲学院、波兰经贸投资商会、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北京商鲲教育集团等知名院校和教育基地开展交流合作。[7]
2009年,学校进一步开放办学,开始将视觉投向影视天地,与地处“东方好莱坞——横店影视城”、依托秦王宫明清宫苑、清明上河图等14个影视拍摄基地的培养影视人才专业院校——浙江天琪影视艺术学校展开合作。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王颖迪 |
院长 | 陈二祥[5] |
党委副书记 | 张双伍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李光南、陈詠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韩伟 |
党委委员 | 刘盛 |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 杨帆 |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 刘俊 |
资料来源:[12]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王颖迪 |
院长 | 陈二祥[5] |
党委副书记 | 张双伍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李光南、陈詠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韩伟 |
党委委员 | 刘盛 |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 杨帆 |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 刘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