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纳普尔纳一号峰,海拔8090米,世界第10高峰。安纳普尔纳山脉主峰,又称库塘峰。安纳普尔纳山风光壮丽,故前来登山探险和旅游的人甚多。
安纳普尔纳峰(Annapurna),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东经83’49’20,北纬28’35’45。安纳普尔纳山脉主峰,又称库塘峰。位于尼泊尔中北部,喜马拉雅山地,波克拉城的北面。海拔8091米。安纳普尔纳峰
安纳普尔纳山脉高峰林立,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7座。靠近主峰的玛察普察峰,以锐利挺拔的角峰著称,景色瑰丽。南缘的鱼尾峰、峰顶分裂为二,状似鱼尾,故名。其峰山势峭拔,虽海拔仅6607米,但尚未被人征服。
法国登山运动员赫尔佐格和拉什纳尔于1950年6月3日到达顶峰,是世界十大高峰中最先被征服的一座,从此闻名于世。
安纳普尔纳峰是第一座被登顶的8000米级山锋,但这丝毫不能表明它是一座容易攀登的山峰,事情恰好相反,因为多发雪崩事故它被所有攀登者认为是世界上最难逾越的高峰之一。
在1950年的首登成功之后20年,没有任何人再次攀登成功。安纳普尔纳峰的登顶死亡率也在所有8000米级山峰中名列前茅:截止2000年,共有106人登顶过该峰,但也有54位攀登者再也没有醒来。
安纳普尔纳峰位于尼泊尔中北部,喜马拉雅山地,波克拉城的北面。海拔8091米。安纳普尔纳山,脉高峰林立,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7座。靠近主峰的玛察普察峰,以锐利挺拔的角峰著称,景色瑰丽。安纳普尔纳峰
安纳普尔纳主峰为安纳普尔纳I峰,海拔8091米,其他顶峰还包括:安纳普尔纳II峰(7937米)、安纳普尔纳III峰(7555米)、安纳普尔纳IV峰(7525米)、刚嘎普尔纳峰(7455米)和安纳普尔纳南峰(7219米)。
南缘的鱼尾峰、峰顶分裂为二,状似鱼尾,故名。其峰山势峭拔,虽海拔仅6607米,但尚未被人征服。虽鱼尾峰海拔在群峰中最低,但距离博卡拉最近,所以感觉很突出,晴朗天气下,日出的金光洒在山峰上,在白雪的映衬下,金光四射,无比壮观。,以锐利挺拔的角峰著称,景色瑰丽。
安纳普尔纳峰地区的气候复杂多变,与珠穆朗玛峰大体相似,冬半年干燥而风大,为干季和风季。夏半年为雨季,呈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安纳普尔纳峰
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暴雨引起了频繁的冰崩、雪崩,造成山上云雾弥漫,冰雪肆虐的恶劣气候。 11月中旬至翌年的2月中旬,因受强烈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平均气温在-40℃至-50℃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
只有在4月底至5月末,或9到10月这段时间,是风季与雨季相互过渡的时节,也就常有3—4次持续2—5天的好天气,这时便是进行登山活动的绝好时机,包括安纳普尔那峰在内的喜马拉雅地区最好的攀登季节是春季,好天气周期持续较长,一般两周左右。
由于安纳普尔纳峰地处偏远,路途艰险复杂,每年也只有九,十月间可以接近。
1950年6月3日,法国登山队的Maurice Herzog和Louis Lachenal首次登上顶峰(北壁路线),这也是人类首次登上8000米级高峰。
1970年,Chris Bonington率队,首次从南壁路线登上顶峰。
1978年10月,两位美国女登山家Irene Miller和Vira Komarkova,从北壁路线登上顶峰。
1985年,意大利人莱因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开辟西北壁线路新路线登顶安纳普尔那峰。
1993年,“中国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登顶该峰。
1999年4月29日,西班牙人奥亚尔扎巴(Juanito Oiarzabal)登顶安纳普尔那峰,完成14座8000米级山峰的攀登,用时13年。他是世界上第6位完成此项壮举的登山家,同时他也是第3位无氧攀登所有14座8000米级山峰的登山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完成这一壮举以后,还在继续攀登,截止2004年底,他已经攀登了22座8000米级高峰。
2002年5月16日,西班牙登山家伊鲁拉特基(Alberto Inurrategi)攀登安纳普尔那峰成功,完成14座8000米级山峰的攀登,用时10年。他是世界上第10位完成此项壮举的登山家,同时他也是第4位无氧攀登所有14座8000米级山峰的登山家。
2005年5月16日,美国登山家维耶斯图(Ed Viesturs)登顶安纳普尔那峰,完成14座8000米级山峰的攀登,用时13年。他是世界上第12位完成此项壮举的登山家,同时他也是第5位无氧攀登所有14座8000米级山峰的登山家。他是1996年5月10日珠峰世纪山难的亲历者并幸存。他在此次攀登安纳普尔那峰成功以前曾两次在这里失败。总而言之,他就是坚持坚韧的攀登者的象征。
全球8000米级山峰
名称 | 高度 | 简介 | 地理位置 | 首次登顶时间 |
1、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 Everest) | 8848.13米 |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藏语意为女神第三。 |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中国西藏定日县与尼泊尔交界,东经86°55′31″, 北纬27°59′ 17″ | 1953年英国登山队首次从南坡登顶。 |
2、乔戈里峰(Qogir) | 8611米 | 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国外又称K2峰。 | 位于喀拉昆仑山脉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东经76°30′51″,北纬35°52′55″。 | 1954年意大利登山队首次登顶。 |
3、干城章嘉峰(Kanchenjunga) | 8586米 | 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山麓据说是“雪人”频繁出没的地方。 |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和锡金的边界线上,东经88°09′01″,北纬27°42’09″。 | 1955年英国登山队首次登顶。 |
4、洛子峰(Lhotse) | 8516米 | 藏语称之为“丁结协桑玛”,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世界第四高峰。 |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中国西藏定日县与尼泊尔交界,东经86°56′10″,北纬27°57′43″。 | 1955年瑞士登山队首次登顶。 |
5、马卡鲁峰(Makalu) | 8463米 | 马卡鲁峰有五条主要山脊,分别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北山脊。 |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中国西藏定日县与尼泊尔交界,东经87°05′20″,北纬27°53′23″。 | 1955年法国登山队首次登顶。 |
6、卓奥友峰(Cho Oyu) | 8201米 | “卓奥友”藏语意为“大尊师”。 卓奥友峰有五条主山脊,峰体常年积雪,四周雪峰林立,层峦峰迭,十分壮观。 | 位于东经 86°39'38.61"E,北纬 28° 5'42.98"N的中尼边界上,山峰以东北山脊和西南山脊为界,北侧在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境内,南侧属尼泊尔王国。 | 1954年l0月19日,奥地利登山队基希、依约里里尔和夏尔巴人潘辛格、盘沙达瓦四人首次沿西北坡登顶。 |
7、道拉吉里峰(Dhaulagiri)
|
8172米 | “道拉吉里”在尼泊尔语中的意思为“白色的山”,梵语直译为“达哈瓦拉.吉里”,它有着喜玛拉雅山系中更经典的技术风格线路。 |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东经83°29′43″,北纬28°41′46″。 | 1960年瑞士、波兰、美国联合登山队首次登顶。 |
8、马纳斯鲁峰(Manaslu) | 8156米 | 被尼泊尔人称之为“崩杰”,意思是“堆起来的装饰”,并视其为神山。 |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东经84°33′43″,北纬28°33′00″ | 1956年日本登山队首次登顶。 |
9、南迦帕尔巴特峰(Nanga Parbat) | 8125米 | 克什米尔人称之为“山中之王”。在登山界它却被称之为“杀人的山”。 | ″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巴基斯坦境内,东经E 74°3′16.19″,北纬 35°14′18.13 | 1953年西德和奥地利联合登山队首次登顶。 |
10、安纳普尔纳峰(Annapurna)
|
8091米 | 世界十大高峰中最先被征服的一座,从此闻名于世。安纳普尔纳山脉高峰林立,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7座。 |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东经83°49′20″,北纬28°35′45″。 | 1950年法国登山队首次登顶。 |
11、加舒尔布鲁木峰(Gasherbrum Ⅰ) | 8068米 | 喀喇昆仑山脉的第二高峰。 | 位于喀拉昆仑山脉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东经76°41′48″,北纬35°43′30″。 | 1958年美国登山队首次登顶。 |
12、布洛阿特峰(Broad) | 8051米 | 喀喇昆仑山的第三高峰。 | 位于喀拉昆仑山脉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东经76°34′25,北纬35°48′35。 | 1957年奥地利登山队首次登顶。 |
13、加舒尔布鲁木Ⅱ峰(Gasherbrum Ⅱ) | 8034米 | 座落在喀喇昆仑山脉的主脊线上。是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 | 位于喀拉昆仑山脉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东经76°39′15″,北纬35°45′31″。 | 1956年奥地利登山队首登顶。 |
14、希夏邦马峰(Xixabangma) | 8012米 | 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 |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东经 85°46′55″,北纬28°21′07″ |
1964年中国登山队10人首次登顶,这是人类征服的最后一座8000以上的山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