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径柴门图

中文名 村径柴门图
作者 张宏
规格 纵205厘米、横86.8厘米
类别 中国古画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名称】村径柴门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作者】张宏 

【规格】轴,绢本,设色,纵205厘米,横86.8厘米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创作背景

       约自万历至崇祯(1628~1644)年间绘画领域出现新的转机。以张宏为代表的苏州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他们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到大山里去写生,师自然造化。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使山水画活了起来。 

       晚明的画坛,画派林立,画家如云,但是大多数画家都是在一味的临习古人,从不创新画法。这也使得明末画坛诸派犹如一家,吴门画派也不例外,虽强于其他画派,但也是满足于前人的模式,盲目追摹前人。在这个时候,刚入画坛的张宏开始意识到画派存在的危机,他开始寻找革新之路。凭借自己敏锐的头脑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张宏逐步地意识到了传统画法的弊端,也就是缺乏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如何引观者入画,成为了张宏思考的课题。经过长期的创作和研究,形成了现实主义风格,使其所作的具象山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限。他的画作整体看起来深远高逸,山石坚硬敲击有声,流水清澈涓涓而下,为书画注入了灵性,使人身临其境,恍若隔世。他的山水画用渲染的手法烘托出超凡脱俗的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画卷中。画面清新典雅,气氛和谐,奇峰怪石,浓密古木,清风飞泉,意境空灵清旷。此图作于1643年,正是张宏在师自然造化创作山水画的时期所作。

画作赏析

       此幅自题“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流水稻花香”,作于张宏六十七岁时。描绘松林环抱,崇山拱卫的庭院山庄,高大葱郁的苍松分为两组,如同两把打开的摺扇,遮护着山坳中的村落。村前稻田临水,田园丰美,正有辛 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词意。柴门半掩,石墙斑斓,屋宇片片,在繁茂的树丛中半隐半现。山庄的背后,是苍莽雄伟的峰峦,再后是云雾浮动、远峰连天。一条小径屈曲绵延,绕过松林,通向屋舍,再折而入山,引观者游。张宏的绘画,与文人画中被反复描绘的幽山野水不同,相比隐逸山水的冷寂清疏,远离尘世,多了一分平实质朴的入世精神。不论从题材、立意,还是技法表现上,都显得真切、自然、美好、感人,富于生活的情趣,引观者共鸣。笔墨得于沈周而有自己的个性,“苍劲秀雅,萧疏淡远,神品也”(《明画录》)。前人有云:“平居有古人,则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张宏此图,正是一幅“有古人”而又“无古人”的山水佳作。

作者简介

       张宏(1577年—1652年后)字君度,号鹤涧,明代著名画家,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重视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画石面皴染结合为其特色。又能画写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吴门画坛的中坚人物。吴中学者尊崇之。清康熙七年,邹喆曾为他的《山水图》记年,悉知他活到了清初。

       他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到大山里去写生,师自然造化,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画面清新典雅,意境空灵清旷。他的传世作品有《延陵挂剑图》、《杂技游戏图》、《击缶图》、《阊门舟阻图》、《溪亭秋意图》现藏故宫博物院;《西山爽气图》, 藏浙江省博物馆;《浮岚暖翠图》,藏广东省博物馆;《兰亭雅集图》,藏首都博物馆;兰《寒山萧寺图》,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牧牛图》,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桐荫高士图》,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华子冈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句曲松风图》,藏波士顿美术馆;《越中十景》,藏日本奈良大和文华馆;《石屑山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等。他的生年一般说是一五七七年(有说为一五八零年),卒年则已无考。在文献记载中,张宏一六五二年画了一幅《蜀葵图》,这是他留给人们的最后资讯。再过一年,将近八十岁的张宏随之杳如黄鹤,隐居在了山林之中。另据苏州一带的史料记载,当年有人在苏州西山之中见到年逾九旬的张宏,鹤发童颜,步履如飞,犹如仙人一般。

       撰稿人:傅东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