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青花瓷

明万历青花瓷

中文名 明万历青花瓷
原料 浙江青料
目录导航

胎釉

  万历青花胎土淘炼不够精细,所以总体质地不如前朝,较粗松,制作工艺也不如前朝精细。

  官窑小件器物胎体精细致密,且白腻,大器稍差,釉面光润肥厚,足内施亮青釉。

  民窑器胎体大多厚重,修胎不规整,琢器类有明显接痕,碗、盘类的圈足足径比较大,底足制作粗率,大多为粗砂底,有明显的跳刀痕,个别的是平底或浅宽圈足,底部中心落款处常有凹陷,露胎处有火石红和铁锈斑点。早期的釉面比较细腻、肥厚,光泽度强烈,玻璃质感极好,晚期的釉质稀薄,还常有缩釉现象。

  盒类瓷器多变形,不平整,撇口碗的口沿有极小的凸起边,盘塌底严重,碗、盘足内有跳刀痕和火石红色。

青料

  万历早期仍然使用回青青料,发色浓重艳丽,蓝中泛紫。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回青料用竭,开始使用浙江产的浙料,由于这个时期对青花钴土矿料有了新的工艺,从传统的水选到火煅,迅速提高了青花的发色质量,使得浙料呈色青翠幽蓝,蓝中泛灰,多有晕散,色调颇具沉静感。

造型

  万历朝创造了一些新的器物,有筒瓶、壁瓶、莲花瓣式盘、四吉祥开光花鸟盆、高达73厘米的大瓶和多棱器。主要造型有花觚,分撇口式、洗口式、倭角式、出戟式、海棠式,有四方形、六方形、瓜棱形,还有带环耳、兽耳、贴兽纹等。

  盒类有四方形、圆形、桃形、银锭形、双层、四层、多层式节盒、带屉式、天盖地式等。

  文房用具类有笔插、笔管、笔洗、笔船、龙形笔山、调色盘、印盒水滴、烛台等。

  盘类有八方形、梅花形、莲瓣形、葵花瓣形和出口外销大盘(胎体较薄,宽板沿口,器身有莲花瓣形开光,内绘花卉、杂宝等,这种外销大盘一直延续制作到清初)。

  炉类有钵式炉、方形四足炉、筒式炉、鼎式炉、瓜棱炉、莲瓣炉、兽耳炉等。

  罐类器形多种,口形分直口、花口、敛口,腹形有扁圆、八方形、瓜棱形,大小、高矮各不相同,还有蟋蟀罐的造型比较多,有圆筒形、扁圆形、方形、梅花形、瓜棱形、葵花瓣形等多种。

  瓶类有六棱瓶、梅瓶、蒜头瓶、筒形瓶、葫芦瓶、壁瓶。蒜头瓶比嘉靖朝时开阔,颈部较粗,圆腹,圈足,有的带兽耳。葫芦瓶小口细颈,有圆形、瓜棱形腹身,也有上圆下方形。壁瓶有葫芦形、半圆形、莲花口式、瓜棱形等造型,大小各异。

  万历官窑除常见的盘、碗、瓶之类外多制文具,大器比例也较大,如花缸、绣墩、梅瓶、花觚、地瓶、大盘等。小件器物精细,大件粗率。

  民窑常见各式盘、碗、杯、碟、瓶、炉、高足杯、出戟尊、提梁壶、军持、鼓凳、各式洗、烛台、方炉、笔架、笔杆、调色盒、瓷塑人像等。

  雕塑类最著名的有青花吹螺人、布袋和尚、八仙、南极仙翁、真武神君、观音菩萨、文昌帝君、仕女、童子和各种佛像。

纹饰

  万历青花构图繁密、主次不清,稍显凌乱,很多器物里外满工,绘满了装饰图案,甚至在一件器物上绘了不同内容的二十几种吉祥图案。琢器类的瓶、觚等立件,构图简单的全器只用一种题材的纹样绘制,大多采用多层装饰的方法,从两层三层一直多到八九层的都有,每层内容都很丰富。但也有疏朗清秀的,还有的在青花瓷上镂空纹饰,别具一格。

  绘画技法早期采用类似隆庆朝的手法,线条有阴阳深浅之分;后期绘画简单潦草,笔法稚嫩。晚期有代表性的技法是青花淡描、铁线描和淡水点染,构图时用线条加极淡的青料单线或双线勾出图案的轮廓,线条流畅简洁,再加以渲染填色,画面颇有水墨画的效果。还有一些特有的装饰手法,如在白地蓝花的画面上加绘蓝地白花的纹饰,画面蓝白互映。还有在画面上预留的空白处用单线描绘主题纹饰,称为“预留空白”。

  构图上大量采用开光的形式来表现纹样,锦地开光是万历朝青花瓷装饰的一大特色,锦地开光是借鉴于云锦,锦地有古钱锦、米字锦、梅花锦等,开光的形式有圆形、长方形、四方花瓣形、长方花瓣形等。

  主要纹样有云龙纹、双龙纹、穿花龙纹、穿花团龙纹、龙舟纹、龙凤纹、云凤纹、双凤纹、狮球纹、狮子牡丹纹、虎纹、麒麟纹、蟠螭纹、团螭纹、海兽纹、喜鹊纹、仙鹤纹、螃蟹纹、蕉石玉兔纹、鸳鸯莲荷纹、稚鸡牡丹纹、荷塘芦雁纹、花草虫蝶纹、垂枝花鸟纹、三鱼九秋纹、鱼藻纹、花鸟纹、团花纹、朵梅纹、鹊桃纹、瓜果纹、三果纹、葫芦纹、葡萄纹、白菜纹、石榴纹、秋葵花纹、松竹梅纹、莲托梵文、盆景纹、月影梅花纹、灵芝纹、八卦纹、进宝图等。

  杂宝有珊瑚、海螺、十字杵、古钱、银锭、象牙、犀牛、盘肠、火珠、方胜、云板等,经常使用其中八种图案则称为“八宝”或“八吉祥”,没有像前朝那样规定死板。

  人物纹主要绘婴戏、仕女、仙人、高士、八仙祝寿、老子出关、老子说经、四妃十六子、河洛图书、南极仙翁、魁星、达摩,还有戏曲插图等,在人物纹旁边往往还配以山石、梵文、八宝、龙纹等。纹样的特征是人物体形比较失真,画面多有道教色彩。仙翁的脑门很高,像冬瓜。小孩儿的头大,后脑勺大,和身体不成比例。

  花卉与瓜果纹常与“福”、“万”、“寿”等字结合装饰。

 款识

  官窑器大多书青花“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楷书双圈款,很少使用“万历年制”四字款,只有和其他字句合用的,如“古周饕餮,万历年制”、“万历年制,纯忠堂用”等。

  民窑器年号款有“大明万历年制”、“大明万历年造”、“万历年制”三种。除年号款外也有古语款、赞颂款、图记款等,有“福”、“禄”、“寿”、“万福攸同”、“金玉满堂”、“玉堂佳器”、“富贵佳器”、“天禄佳器”等。

青花经文观音菩萨图碗

      【名称】明万历青花经文观音菩萨图碗

  【类别】瓷器、青花瓷、明万历青花瓷

  【年代】明万历年间

  【文物原属】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7.6cm,口径16.5cm,足径7cm。

  碗撇口,弧壁,玉璧形底。通体青花装饰。碗心书写青花楷体“南无无量寿佛”六字,环以缠枝花纹。外壁一侧绘观音像,渡海观音居中,足下波浪翻腾。善财童子合掌相拜,韦驮双手合十,横置金刚杵护法。另一侧青花楷书经文112字,首句为“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落款为“皇明万历四十四年岁次丙辰仲冬月吉日精造”。外底素底无釉。无款识。

  此碗青花设色清新淡雅,富有层次,人物形象准确生动。最为珍贵的是署有纪年款,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以往认为清代康熙时始有斜削式细砂玉璧底,此碗证明明代万历时已开先河。

青花婴戏图圆盒

        【名称】明万历青花婴戏图圆盒

  【类别】瓷器、青花瓷、明万历青花瓷

  【年代】明万历年间

  【文物原属】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通高11.3cm,口径20.8cm,足径16.2cm。

  盒上下子母口套合,口微内敛,弧形壁,圈足。通体青花装饰。盖面主题纹饰为婴戏图,绘16个顽童在庭院中玩耍,下衬以云龙戏珠、杂宝、卷草纹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这种盖盒胎体厚重坚硬,为万历朝的典型式样。青花色泽艳丽明快,蓝中泛紫。纹饰构图繁而不乱,用笔随意生动,人物众多,形象夸张,寓意子孙繁衍。

青花异兽纹花觚

       【名称】明万历青花异兽纹花觚

  【类别】瓷器、青花瓷、明万历青花瓷

  【年代】明万历年间

  【文物原属】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76.5cm,口径22.6cm,足径19.3cm。

  觚葵瓣式,敞口,沿上折,长颈,颈中部起凸棱,腹部鼓出,足部高长,微外撇。外口沿下横书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外围以双方栏。颈部绘洞石、花卉及草虫纹,凸棱之上绘双龙穿花及缠枝莲托八宝纹,颈最下部绘回纹一周,腹部八面皆绘异兽,足胫部位从上至下八面分别绘8组折枝花卉、松柏、异兽及花卉纹各一周。

  此花觚器形硕大,器身为8瓣花棱式,所绘纹饰繁密,从造型到纹饰都体现了万历时期花觚的特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