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耳蕨

对马耳蕨

植物界
真蕨目
中文学名 对马耳蕨
蕨纲
耳蕨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对马耳蕨对马耳蕨(6)植株高30-60厘米。根茎直立,密被狭卵形深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6-30厘米,基部直径2-4毫米,禾秆色,腹面有纵沟,下部密生披针形及线形黑棕色鳞片,向上部渐成为线形鳞片,鳞片边缘睫毛状;叶片宽披针形或狭卵形,长20-42厘米,宽6-14厘米,先端长渐尖或成尾状,基部圆楔形或截形,二回羽状;羽片20-26对,互生,平展或略斜向上,柄极短,线状披针形,中部的长4-9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基部偏斜,上侧截形,下侧宽楔形,羽状;小羽片7-13对,互生,略斜向上,密接,柄极短,斜矩圆形,斜的卵形或三角卵形,下部的长5-10毫米,宽4-6毫米,先端急尖或钝,有小刺头,基部斜的宽楔形,上侧有三角形耳状凸,边缘有或长或短的小尖齿;基部上侧第1片增大,卵形或三角卵形,长7-15毫米,宽4-6毫米,有时羽状分裂;小羽片具羽状脉,侧脉常为二叉状,腹面隐没,背面微凹下或微凸起。叶为薄革质,背面疏生纤毛状基部扩大的黄棕色鳞片;叶轴腹面有纵沟,背面密生鳞片,鳞片线形,基部扩大边缘睫毛状,黑棕色间或为棕色。孢子囊群位于小羽片主脉两侧,每个小羽片3-9个;囊群盖圆形,盾状,全缘。[1]

生长环境

对马耳蕨对马耳蕨(3)生阴暗山谷潮湿林下、溪边及竹林内。生于海拔400-3000m的山坡林下沟边岩石缝中。

分布范围

对马耳蕨对马耳蕨(5)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

主要价值

功用主治

对马耳蕨对马耳蕨(3)治各种肿毒初起,乳痈。清热解毒。主治痢疾,湿热腹痛,下肢疖肿。

选方

①治各种肿毒初起:对马耳蕨全草,水煎,冲甜酒服。

②治乳痈:对马耳蕨全草加通草,水煎,冲酒服。

资料来源

《全国中草药汇编》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辞典》

《中华本草》

其他资料

对马耳蕨对马耳蕨(3)【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DuìMǎěr Jué

【英文名】Tsushima Shield Fern,Tsushima Holly Fern

【别名】毛脚鸡、蕨萁、线鸡尾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对马耳蕨的根茎或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tsus-simense(Hook.)J. Smith[Aspidium tsus-simense Hook.]

采收和储藏:根茎全年均可采收,以秋季采集较好。挖出后除去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嫩叶春季采集,鲜用。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性味】苦;寒;凉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痢疾;目赤肿痛;乳痈;疮疖肿毒;痔疮出血;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植物名录

门中文名 蕨类植物
门拉丁名 Pteridophytes
科中文名 鳞毛蕨科
科拉丁名 Dryopteridaceae
科号 P45
种拉丁名 Polystichum tsus-simense (Hook.) J. Sm.
种中文名 对马耳蕨[2]
引种地点 湖北利川、恩施
引种时间 20031007、20040215
引种号 030219、040059
引种材料
鉴定人 赵子恩
Id 212
栽培地点 引种过渡圃
引种数量 33株苗
栽培方式 盆栽
生长性状 草本

词条图册

门中文名 蕨类植物
门拉丁名 Pteridophytes
科中文名 鳞毛蕨科
科拉丁名 Dryopteridaceae
科号 P45
种拉丁名 Polystichum tsus-simense (Hook.) J. Sm.
种中文名 对马耳蕨[2]
引种地点 湖北利川、恩施
引种时间 20031007、20040215
引种号 030219、040059
引种材料
鉴定人 赵子恩
Id 212
栽培地点 引种过渡圃
引种数量 33株苗
栽培方式 盆栽
生长性状 草本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