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民广播电台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九套节目各具特色:第一套,是以新闻为主、独家覆盖全省的新闻频率;第二套,是使用藏语、彝语和汉语播出的民族频率;第三套经济频率,均覆盖成都市区及周边经济发达城乡地区,各自拥有众多特定的听众群;第四至第九套节目分别为岷江音乐频率、交通频率、城市之音频率、旅游生活广播、文艺广播和天府之声。其中除岷江音乐和城市之音两套频率,其余频率均实现全省覆盖。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通过微波和卫星传输,第一、二套节目于1995年11月16日上星,节目源梯次覆盖成都、四川、中国、东南亚和欧洲部分地区,在四川有效人口的覆盖率达97%以上。2005年四季度,经济、音乐和交通三套节目将覆盖全省十个以上地级城市九九年七月本台推出的大型音乐板块节目《娇子音乐互联网》,其主打栏目《娇子川广风云榜》(该榜现更名为“流行歌曲榜”)每周推荐播出20首最新(国内原创)和港台及东南亚歌曲打榜,并提供大量的新歌供歌迷欣赏(由港台地区及国内各个音像公司提供)。该节目特别开有《音乐红人馆》栏目,请进两岸三地著名歌手让听众通过电话 和歌手亲密交流。与此同时,该栏目和天虎音乐网合作,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 世界各地的听众在线同步收听本栏目,并开设记忆广播可以令听众随时重温精彩节目,使该栏目具有强大的宣传力度。同时栏目配合全国各地听众来信,评选出国内原创 歌曲、华语歌曲各10首上榜歌曲,上榜歌曲的榜单刊登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网站“亚太音乐榜”、及“天虎音乐网”上,节目曾将两岸三地著名歌手伍佰、林俊杰、许绍洋、金海心、瞿颖、何耀珊、陆毅、王蓉、陈红、田震、谢东、火风、陈明、陈琳、陈妃平、老狼、李小龙、谷峰、李琛、周艳泓等请进直播间与歌迷做近距离的交流,还采访了陈小春、苏芮、苏永康、潘美辰、范晓萱、董文华、阎维文、张也、罗中旭、满 文军、孙楠、胡兵,吸引了众多歌迷。陈红、田震、谢东、火风、陈明、本栏目已收到几十万封观众来信和上百万次热线电话。该榜现已成为西部地区颇具权威性的流行歌曲排行榜。该榜同全国及港台各大音像公司,如香港环球、 宝丽金、索尼、正大、上海声像、中唱上海、喜洋洋、星工场等进行了良好合作,在歌 手新专辑末上市之前或推出新单曲时,他们用特快专递形式给本节目寄来供打榜采用。同时本栏目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当红明星的最新新闻及时传递给歌迷,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唱片公司也积极配合栏目让歌手接受访问。例如该栏目曾经举办的歌迷热线所邀请的5名歌手老狼、谷峰、李琛、李小龙、周艳泓等分 别在宁波、北京接听热线,场面火爆异常,华都报做了“国庆歌迷大塞车”的详细报道。流行歌曲最好的宣传媒介是广播电台,因为新歌手的推出,新歌的推广,新专辑 的销售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借助广播这一特殊的媒体,而歌曲排行榜又是当代欧美及世界风行的参与性很强的娱乐方式,,据央视调查 咨询中心有关调查报告,歌曲排行榜的收听率在普通听众中占第一位,在学生中的收听率为最高,而我们节目的受众大多是大中学生和年轻上班族,他们是流行歌曲的爱好者和追星族。而“流行歌曲榜”将不断请进歌手与歌迷交流、聊天、并增加网上投票方式,每周播出最佳上榜歌曲,网上及周日节目公布评选结果,欢迎各位收听访问节目。

发展历史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诞生于1952年10月1日的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是四川省的主流传媒之一。目前开办的五套节目各具特色:第一套,是以新闻为主、独家覆盖全省的新闻频率;第二套,是使用藏语、彝语和汉语播出的民族频率,2003年10月1日开办了充满浓郁现代都市生活色彩的生活旅游都市广播;第三套经济频率、第四套音乐频率和第五套交通频率,均覆盖成都市区及周边经济发达城乡地区,各自拥有众多特定的听众群。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通过微波和卫星传输,第一、二套节目于1995年11月16日上星,节目源梯次覆盖成都、四川、中国、东南亚和欧洲部分地区,在四川有效人口的覆盖率达97%以上。2005年四季度,经济、音乐和交通三套节目将覆盖全省十个以上地级城市。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以传播时代强音、弘扬巴蜀文化、增强交流沟通、追求贴心服务为宗旨,倾力打造频率品牌,努力建设西部强台。作为四川地区最有影响的传媒之一,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以其权威性、覆盖面广、收听率高、广告性价比高待优势而独具魅力,其品牌效应已成为众多成功商家的共识。

主要频道

岷江音乐频道

岷江音乐是中国西部首家推出的专业音乐频率,是中国卫星音乐广播网的成员台,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曾荣获第二届中国品牌大会授予的“中国优秀品牌建设先进单位”的称号。岷江音乐iRadio以“多、快、变、精”的风格定位和“对象明确、参与度高、本土化强、国际面广”的节目特点,在四川省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岷江音乐iRadio在节目形态上融合音乐广播类型化模式精细度高,传统模式贴近性强的优势,品牌栏目各具特色,日播节目丰富多彩,主持人队伍阵容强大,整体水平局同类频率前列,在受众中建立了广泛而权威的影响,她还通过跨媒体合作及新技术的运用,使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岷江音乐iRadio,创造出耳朵与心灵共享的天堂。

频率名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岷江音乐iRadio FM95.5兆赫

宣传语:享受音乐,享受生活。

频率优势:“选择经典,选择品味”。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市场认知度位居前列。

听众定位:15岁至45岁。核心人群为25~40岁。

听众特质:喜爱音乐,追求生活品质与精神享受的群体。

经济频道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开播于1991年1月1日。是四川唯一一套覆盖四川省重点城市的经济、财经专业广播频率,借助卫星覆盖在四川省绝大多数城市并开通了调频广播。立足经济、关注民生,是四川电台经济频率的节目宗旨。服务社会,寻找社会化的经济视角;服务百姓,寻找经济话题的百姓视角;资讯领先,追求资讯的快捷和实用,是经济频率的节目特色。四川电台经济频率节目涉及电脑、汽车、餐饮、旅游、情感、房产、财经、音乐、新闻等多种城市时尚话题。受众人群,以车上移动收听,大型公众场所转播收听、在校大中专学生收听为主,男性听众居多;收听群体掌握社会话语权,消费能力高,具有很好的传播效果。 无论是国际要闻、军事动态、国内新闻事件还是流行音乐、娱乐资讯四川电台经济频率都强势覆盖。专业资讯:电脑、汽车、金融、股市全部涵盖;贴近生活:情感、婚姻、旅游、娱乐无所不包。做到了无形电波、有形生活。 由于节目定位准确,贴近听众,经济频率得到社会各界和企业、客户的广泛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经济频率的广告收入近年来连续位居全国经济电台前列。四川电台经济频率现已覆盖成都、广安、泸州、宜宾、自贡、内江、绵阳、南充、乐山、广元、巴中、凉山、攀枝花、达州等多个省内重点城市。

都市生活广播

举办的活动举办的活动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都市生活广播是一个以都市生活为主干的全天候调频广播,并辅以卫星广播,同时开通了网站,实现了实时在线收听,全天播出时间二十二小时,整套节目以《970都市生活资讯》、《都市报馆》、《速度生活》、《天府之旅》、《百姓热线60分》、《娱乐QQ链》、《970音乐风云榜》、《时尚购物天天报》、《就业直通车》、《真情相约》等版块为主线路,为听众铺就一条都市生活的信息快车道。都市生活广播覆盖全省主要经济发达地区,是一个充满浓郁现代生活色彩,为听众提供强档新闻、旅游、财经、市场、生活资讯和时尚的音乐娱乐节目的综合性都市广播。节目关注民生,反映民情,贴近都市,走进市民,引领潮流,致力推动都市经济,弘扬都市文化,致力打造城市广播强势力。都市生活广播“时尚、轻松、幽默、亲和、快乐”的广播风格已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节目自开办以来,以新颖的观念,有特色的节目,并以有相当消费力的成熟听众组成其主要收听群,赢得广大听众的喜爱,成为我省最受欢迎的广播之一。都市生活广播注重打造广播形象品牌,探索广播市场规律,办“看得见的广播”。自开播以来,举办了数十场各类活动,形成了970广播广泛的听众号召力。都市广播节目编播团队,专业、敬业,每年创新节目不断推出。节目重视听众意见反馈,倾力打造一批名栏目、名主持人。都市生活广播,发挥自身节目和策划的优势,努力为商家企业提供专业到位的服务,从广告立案、广告创意,到媒体投放。有针对性地为客户统筹系统的、形象鲜明的、创意独特的商务策划,为企业量身订造大型推广活动,深得商家企业的信赖,同时与众多商家企业形成战略伙伴关系。都市生活广播属于都市人自己的一片天空。

民族频率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频率(金桥之声),中波954千赫(2020年改为200kW),短波7225千赫,6060千赫,是四川省仅有的两套上卫星播出的广播节目之一,自1995年开播至今,民族频率已发展成为全天播音18小时零5分,拥有藏语、彝语和汉语普通话三种语言,集新闻、专题和综合性文艺节目为一体,信息含量多,报道及时,服务性强,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浓郁的专业民族广播频率。民族广播秉承着服务、贴近、入耳、入脑的原则,致力于搭建民族地区与内地沟通的桥梁,多年来,各语种节目深受民族地区听众的喜爱和肯定。

新闻频率

新闻频率新闻频率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中波1116千赫(2020年改为200kW为四川之声),调频98.1兆赫(10kW为四川之声)、106.1兆赫(10kW),卫星广播,覆盖全川。第一时间,第一新闻,第一报道。以早中晚重点新闻为龙头,以大容量滚动播出的整点新闻、半点资讯为链条,打造西部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广播。政风行风行热线、对农村广播、外宣节目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节目,深受广大听众欢迎。新闻广播全力打造平民化新闻。权威报道,深度参与生活,全方位观察社会现实,多角度剖析新闻现象。强化服务的意识、传递大众的呼声。真,反映新闻事实的原生态;快,连线新闻现场的同期声。受众定位:平民百姓,政府官员,白领阶层。服务定位:打造权威媒体,提供最满意服务。

交通频率

交通频率交通频率四川交通广播FM101.7,车轮上的电台,四川交通广播是四川省级专业交通广播电台,以提供交通专业服务为电台宗旨与理念,以鲜明的交通特色和多元化的节目定位赢得受众。四川交通广播与公安、交通两大职能部门连手打造全省交通路况信息网络,全天32档警方路况,22档出租车路况,8档高速提示、及时的航空铁路信息,加上突发事件的插播和路况记者的现场播报,构成了权威丰富的出行信息。四川交通广播以特色和多元化的节目伴随你欢乐出行。资讯、交通法律法规、汽车、出租车、金融服务和娱乐音乐等轻松活泼节目,构成多层次、人性化的服务氛围。四川公路总里程11.5万公里,高速公路1759公里,全省拥有300多万辆机动车,其中成都市机动车140多万辆,位居全国城市之三,形成了庞大的移动人群。2006央视索福瑞调查表明成都地区所有电台中,四川交通广播车上收听率名列第一。四川交通广播是四川唯一一家同频同步覆盖的电台。现已覆盖成都、宜宾、自贡、南充、内江、乐山等地。年内将在西部第一高塔334米的四川广播电视塔强力发射,覆盖成都及周边市地,10多台广播发射机同步覆盖全省主要城市。

天府之声

FM92.5,打造时尚,快乐生活

体制改革

四川广播电视台成立四川广播电视台成立2009年7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复,撤销四川广播电视集团、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四川电视台,将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四川电视台合并为四川广播电视台一个播出实体,保留“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四川电视台”播出呼号;2010年1月,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四川电视台合并,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更名为四川广播电视台,保留“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四川电视台”称谓。四川广播电视台为事业性质的宣传文化单位,由省委宣传部领导。四川广播电视台将以宣传为中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努力建成“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现代文化传媒。

四川广播电视台的挂牌成立,是四川省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四川两个“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重要工程,也是四川广播电视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彻底摒弃“物理相加”的“名合实分”模式,开创资源融合的“化学反应”模式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四川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对于优化广播电视资源配置、做强做大广播电视媒体、繁荣广播电视内容制作市场、拓展现代媒体产业空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