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至诚无息”
校风:“诚勤”
学校前身是私立京江中学,1937年4月由镇江商界巨子 陆小波、早年参加辛亥革命的爱国民主进步人士 冷御秋和著名爱国实业家 严惠宇等人创建。1952年,学校改为公立。1953年,更名为“镇江市第一中学”。1959年,被定为镇江地区重点中学。1978 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80年被批准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9年率先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省级验收。2004 年首批转评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6年1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007年8月,由大学山乔迁到现址办学。
七十多年来,大学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办学风格,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李岚清,中科院院士 汪尔康、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家广、俄罗斯外籍院士 谢先德等均在这里出色地完成了高中学业。柳春图、谈大龙、王爵琪、王锦贵、卞祖和等均在这里出色地完成了高中学业。
学校现有专任高中教师193名,其中镇江市名校长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具有研究生水平的教师64人,中学高级教师106人,在职省特级教师3人,省教授级教师1人,省“333”人才3人,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市科技骨干12人,市学科带头人12人,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8人,市级骨干教师43人,校级骨干教师45人,名师占比居镇江大市之首,形成了一支以特级教师、中青年专家、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大力实施“135”工程、 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促进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近几年,共选派28位教师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到国进修、交流或任教。一支以特级教师、中青年专家、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名师队伍已基本形成。 学校被誉为培养英才的摇篮。
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生态区功能齐全,分布合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艺术楼、体育馆、学生公寓、师生食堂宽敞明亮,错落有致。教室配有高效能吸顶空调和多媒体设备,阅览室、实验室、微机房、体艺活动设施等能满足师生学习、活动之需。
学校现有高中三个年级54个班,共2500多名学生。
学校积极组织国内或国际各类校际交流活动,主办中美夏令营——“汉语桥”以及中德学生友好交流活动。
目前学校已与日本大阪府府立千里高校、淀川工业学校、澳大利亚东唐卡士中学和费林德斯高级中学以及德国曼海姆卡尔-费里德希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
邹钢同学在国际数学奥赛中荣获银牌;刘欣、贾泽驰同学分别在国际大学生英语、西班牙语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展再金同学年届而立即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最年轻的专家;汤菲同学在电影《 红发卡》中担任女主角;校乒乓球队囊括2000年国际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四项冠军。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我校学子在数理化等各项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或省级一等奖达143人次。镇江市高考状元8人。邵旦瑛、周枕竹、张梦媛、章元、李心欣同学分别获得当年高考总分省第二名、第十名、文科第四名、第五名和苏南片第一名。2013年英语学科有5人获国家一等奖,12人获华东赛区一等奖,9人获省一等奖。其中黄瑶获得cctv希望英语风采大赛江苏赛区特等奖,汤子璇等四位同学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创新英语一等奖。
2000年以来,我校先后培养了11名镇江大市高考状元。2008年高考5位同学达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1位同学录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009年高考又有5位同学达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并包揽镇江市第1、2、3、4、5、6、7、8、10名,再创高考新辉煌。 2013年镇江大市文科状元雷依蒙、理科状元凌雅婷均系一中学子。近几年来高考本二以上达线人数不断增加。2014年高考我校再创辉煌,提前录取25人,本一录取近280人,其中张憧宇同学录取清华大学,戎思蘅、符悦、詹婧同学录取 北京大学,另有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上海财大、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流高分学校近50人, 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哈工大等985高校近80人,名校录取人数、本一以上录取人数均列市区第一。奥林匹克竞赛成绩出色。仅2014年,信息学科陆浩明1人获得国家银奖,被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现场预录取,另有3人获省一等奖;数学学科1人获国家一等奖,另有14人获省一等奖;物理学科2人获国家一等奖,另有17人获省一等奖;化学学科12人获省一等奖;生物学科10人获省一等奖。
体育、艺术成绩也佳音频传。在镇江市第14届运动会上,一中代表队奋勇拼搏,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乒乓球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有三人五次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两人打破纪录。高三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近三年成绩在镇江大市排序逐年上升。在2013年镇江市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才艺比赛中,一中学子获得市一等奖有18人。
学校勇立教育改革的潮头,1984年即成为省教改试点学校,现为省实施新课程样本学校。学校始终把新课改作为提升学校内涵,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教师个性化教学,学校个性化发展”的新平台,坚持“课题研究引领课程改革”的策略,取得了可喜成效。起步于1999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验”,形成了“人本、多元、开放、互动”的研究性学习的“镇江一中模式”,在全省推广,学校被命名为苏南片综合实践活动师训基地。
学校坚持“由问题到课题,由课题到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形成了“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体育艺术、探究实验、语言文学”五大模块,98个专题的校本课程,得到了“教育部第一期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校长研修班”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学校积极推进“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构建新课程背景下新的课堂文化和课堂结构,提升师生的生命活动质量,推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为师生共同成长搭建起新的台阶。
学校严格按照新课改要求,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同时也重视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艺术中心设有多间琴房和画室,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实验和学习通用技术的机会,图书阅览室可充分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学校有文学社、音乐社、书法社、篆刻社等50多个学生社团,开设了20多门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作为江苏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与德国歌德学院共同开发德语课程。学校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为抓手,以高效课堂为追求目标,构建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方式、以教练结合为结构形式的“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校英语学科教学省内闻名,建有周林名师工作室。2012年一中英语学科被批准为省级英语学科基地,目前多维英语学科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和谐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践行“至诚无息”的校训,秉承“诚勤”的校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形成了“重基础、重实践、重个性发展”的办学特色,“重基础,重建设,重发展”的德育特色和“轻负担,高质量,重基础,扬个性”的教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江苏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十一五教育规划科学教育研究课题实验单位”、“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涉外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节水型学校”、“江苏省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和“创新学校”、“镇江市优秀家长学校”、“ 镇江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镇江市普通高中拔尖人才培养先进集体”、“镇江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