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裕隆集团

台湾裕隆集团

目录导航

集团简介

       裕隆企業集團,其創辦人嚴慶齡先生偕夫人吳舜文女士,本著工業報國的理念,於1951年創設了集團的第一家公司─台元紡織,投入發達國家經濟的行列。1953年設立裕隆汽車製造公司,為國家起動了具有「火車頭作用」的汽車工業,1969年成立中華汽車公司,數十年間陸續建立起汽車關鍵零組件廠體系,進一步深化汽車事業的佈局。1990年代起復轉投資電子科技事業,迎向時代的先鋒。50多年來,裕隆企業集團結合紡織、汽車、電子科技等事業,為實現民生富足,為社會轉動幸福生活而努力。

企业大事记

194901月創辦人嚴慶齡、吳舜文伉儷於臺灣竹北購地興建紡織廠。

195109月設立台元紡織公司,從事紗、布生産。

195309月設立裕隆汽車公司,從事小汽車生産。

195610月第一輛吉普車試造成功。

195711月裕隆汽車公司.與日産自動車株式會社簽定技術合作合約。

196504月裕隆汽車公司成立臺灣工商界第一支甲組男子籃球隊。

196904月設立裕盛工業公司,從事汽車玻璃、安全帶生産。

06月設立中華汽車公司,從事小汽車生産。

09月設立友聯車材公司,從事汽車座椅、彈簧生産。

09月設立台文針織公司,從事針織布、成衣生産。

197002月中華汽車公司與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簽定技術合作合約。

197301月台元紡織公司成立女子籃球隊。

09月設立中華台亞公司,從事汽車後軸、傳動軸生産。

197410月嚴慶齡、吳舜文伉儷捐資設立財團法人「嚴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

197607月裕隆汽車公司股票公開上市。

197701月設立裕元建設公司,從事不動産開發。

197809月設立裕器工業公司,從事汽車用儀錶板、保險桿生産。

12月嚴慶齡、吳舜文伉儷捐資設立財團法人「嚴慶齡醫學研究基金會」。

198108月裕隆汽車公司於桃園龜山設立工程中心,從事汽車開發設計及

試驗等研發工作。

198509月日産自動車株式會社投資裕隆汽車公司。

198606月吳舜文女士捐資設立「吳舜文新聞獎助基金會」。

06月三菱自動車株式會社、三菱商事株式會社投資中華汽車公司。

10月第一輛中國人自行設計開發之新車─裕隆「飛羚101」正式上市。

11月設立友永公司,從事汽、機車水箱與熱交換器生産。

198711月設立台普工業公司,從事軸承封、油封與墊圈生産。

198812月首部自主設計開發之商用車「中華威利」正式上市。

199004月設立裕融企業公司,從事汽車貸款、租賃等業務。

04月設立經惠實業公司,從事進出口貿易。

08月設立集團總管理處,整合集團資源並規劃集團整體發展方向與策略。

10月與日本荻原株式會社合資設立協欣金屬公司,從事車用模夾具與

車身大鈑件壓造生産。

10月江申工業公司併入本集團。 

199103月中華汽車公司股票公開上市。

12月裕隆汽車公司累計生産量突破100萬輛。

12月設立文生開發公司,從事不動産之開發。

199303月設立德州元濟紡織公司,從事牛仔布生産。

199408月成立裕隆職業籃球隊,並獲中華職籃聯盟首屆年度總冠軍。

09月設立裕新汽車公司,從事汽車銷售。

12月設立瀋陽金亞汽車傳動軸公司,從事車用傳動軸生産。

199507月裕隆汽車及中華汽車參與投資華擎機械公司,爲「共用引擎」催生。

11月中華汽車與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在福州合資設立東南汽車公司。

12月設立福建台亞汽車工業公司,從事車用後軸生産。

199607月設立新揚投資公司,從事各種事業投資。

12月設立華晶科技公司,從事數位相機設計、製造。

199705月臺灣光罩公司併入本集團。

06月設立台元創業投資公司,從事高科技事業投資業務。

199806月中華汽車公司累計生産量突破100萬輛。

06月設立新揚管理顧問公司,從事創投基金管理。

10月設立世紀半導體公司,從事IC設計業務。

11月設立福州聯泓交通器材公司,從事汽車座椅生産。

11月裕隆汽車公司成立「裕隆亞洲技術研發中心YATC」。

12月格上租車公司併入本集團。

199903月設立新安産險公司,從事汽車産險業務。

05月江申工業公司股票公開上市。

06月中華汽車公司成立「中華汽車亞洲技術研發中心CARTEC」。

08月投資嘉裕公司,從事西服、套裝、洋裝之生産及代理銷售。

08月設立裕佳汽車公司,從事汽車銷售。

09月東南汽車公司福建青口新廠竣工投産。

12月裕融企業公司股票上櫃。

12月裕隆汽車公司投資日産菲律賓汽車公司。

12月設立行冠企業公司,統籌汽車服務事業之營運管理。

200003月穎西工業公司併入本集團。

200103月購併「民生科技」公司。

09月裕融企業公司股票由上櫃改上市。

10月中華汽車公司與印度PL(PremierLtd.)公司技術合作,

在印度生産威利商用車。

10月世紀半導體公司與民生科技公司合幷爲世紀民生科技公司。

12月裕隆汽車公司與中國大陸東風汽車公司合資設立廣州風神汽車公司。

200202月設立中山元菱成衣公司,從事成衣生産。

03月設立惠州東風易進工業公司,從事汽車儀錶板、保險桿、水箱等

零組件生産。

04月設立裕信汽車公司,從事汽車銷售。

04月設立昆山彩晶光電公司,從事數位相機生産。

05月設立廣州日正彈簧公司,從事汽車用螺旋彈簧、平衡桿生産。

12月華晶科技股票上市。

12月常憶科技公司併入本集團。

200303月設立台元紡織(南非)公司,從事紗、針織布、針織成衣生產。

05月新鑫公司併入本集團。

07月匯豐汽車公司併入本集團。

10月設立裕隆日産汽車公司,專事日産車系之研發及行銷。

12月設立慶齡研究中心公司,專事汽車研發。

200411月日産品牌汽車在台銷售突破150萬輛。

12月裕隆日産汽車公司股票上市。

12月設立樂文公司,代理銷售產業機械及塗料。

200504月新安産險公司與統一安聯産險公司合併,並更名爲新安東京海上

産物保險公司。

04月中華汽車與美國克萊斯勒集團技術合作生產MPV車型。

07月裕隆汽車公司與美國通用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裕隆通用

汽車公司。

12月裕隆集團、行政院開發基金與臺灣主要電子科技公司,合資成立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公司。

200601月臺灣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與中華汽車合資成立臺灣克萊斯勒汽車

銷售股份有限公司。

03月設立廈門金龍江申車架公司,從事巴士車架生產。

12月設立鄭州協欣金屬工業公司,從事汽車模具及汽車鈑件生產。

200707月中華汽車得利卡商用車掛Dodge品牌外銷墨西哥。

10月中華汽車、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及德國戴姆樂集團共同成立之

福建戴姆樂汽車工業公司,舉行建廠奠基典禮。

11月裕隆日產設計中心晉身為日產全球六大設計中心之一。

200802月裕隆日產汽車「新勁勇」外銷墨西哥,年銷量達5,000輛。

06月設立納智捷汽車,從事自創品牌車銷售。

2010年8月12日,东风汽车公司与裕隆大陆投资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双方合资公司命名为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在杭州建厂。

公司主办或赞助的公益活动

人文關懷

關懷原住民--義賣原住民農特產、巡迴診療、部落營造、汽車修護訓練。

慈善捐贈--臺北市環保人員意外險、巡迴醫療車、救災專車。

921賑災--提供救濟金、醫藥、飲水、清潔等物資協助災民。

SARS防疫--提供負壓救護車、防護裝備、並捐專款作爲照顧罹難醫護

人員遺屬之用。

環境保育

環保活動--公園認養、綠蠵龜保育、生態監測、資源回收、植樹活動、

高速公路邊坡美化等。

藝文社教

文藝活動--木雕金質獎、木雕研習營、民俗戲曲及民俗藝術等。

原住民系列--贊助青少年樂團、舉辦文學獎/天籟獎/工藝獎。

社教活動--臺北市動物園大象(林旺)標本製作、閱讀巡迴專車。

发展方针

       本集團秉持回饋社會之宗旨,汲汲關懷大衆,善盡企業責任。不僅創辦公益性基金會從事長期貢獻,對於人文關懷、環境保育、藝文社教及體育倡導等公益主題,均持續參與,不遺餘力。

主营业务

  汽车事业

  纺织事业

  电子科技事业

  创投及投资事业

  营建事业

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概况

 截至2007年12月,裕隆汽车注册资本为新台币147.73亿元;2007年度的营业额为新台币240.24亿元,公司员工1,350人(截至2008年6月)。

命运多舛的拓展大陆市场之路

  裕隆汽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进军大陆汽车业,并数次在国内车企与国际车企之间牵线搭桥,遗憾的是,这些合作大多以“为他人做嫁衣”而告终,裕隆在其中获得的收益有限。

  裕隆汽车早在1996年就投资金龙汽车前身厦门汽车,取得5%股权。裕隆原本希望将其“福满多”面包车导入厦门汽车生产。但事与愿违,最终裕隆只是“纯投资者”,无法参与经营,多年下来,裕隆的持股比率被稀释至不到4%,2007年,裕隆退出金龙汽车。

  2000年,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的前身风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时,裕隆曾占40%的股份,后来在国家经贸委的支持下,看好中国市场的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直接与东风汽车公司全面合资,裕隆黯然淡出。

  在与福建汽车工业集团合资成立的东南汽车中,最初裕隆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华汽车占50%的股份,但随着日本三菱汽车的加入,裕隆在该公司的股份比例退居第三。

  对于屡屡被边缘化的处境,裕隆的分析是没有自己的技术与品牌,因此,裕隆早有打造自己自主品牌汽车打算。2009年年初,裕隆集团在台湾高调发布其自主品牌——纳智捷。

  进军大陆汽车业未能达到预期,而裕隆在本土台湾市场也遭遇很大挑战。

  台湾汽车市场自2005年达到51万辆的历史高峰后开始节节衰退,2008年的销量只有18万辆,作为台湾规模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裕隆首当其冲受到严重打击。而随着车市萎缩,裕隆2009年采取的多品牌发展策略也行不通,投资建立的多品牌销售网络业绩低迷。

  面临重重的困境及挑战,公司现任董事长严凯泰只好将所有的希望及筹码押注在自有品牌纳智捷的身上,并且希望在繁荣的大陆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