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蔬菜研究所在1956年辽宁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时,没有设独立机构。1959年3月蔬菜专业技术人员搬进了沈阳市蔬菜农场,利用农场的土地、设备等条件开展工作。1960年,
沈阳农学院和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合并,正式成立蔬菜研究所。1964年两院分开后,蔬菜所仍归属辽宁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蔬菜研究所改名为园艺研究所。
2002年根据院属处所配置的调整,园艺所果树部分的科技人员、试验地全部划归草牧业所,将原园艺研究所改名为蔬菜研究所。
蔬菜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31名,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12名,助理研究员11名,研究实习员4名;在册职工共52名,现任所长王永成。
一、方向及任务
以蔬菜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新品种推广开发为主体,包括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白菜、大葱、豆类等主要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搜集及创新、品种引进及选育、育种技术研究及创新、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蔬菜保鲜技术研究、科技推广人才培养、蔬菜种子繁育技术研究、蔬菜种子质量检测技术流程建立、蔬菜种子精选包装工艺研究、蔬菜新品种营销策略研究等。
二、机构设置
所务委员会:是蔬菜所的决策机构,其成员对所内重大事件有表决权,每届任期3年,由全体职工投票选出。
所办公室:负责蔬菜所日常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
研究部:下设10个课题组,采取主持人负责制,承担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及引进、项目中试、新技术推广工作,同时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番茄课题一组、番茄课题二组、番茄课题三组、黄瓜课题组、瓜类课题组、辣椒课题组、茄子课题组、白菜课题组、大葱课题组、蔬菜
保鲜剂课题组。
生产部:采取经理负责制,承担蔬菜种子生产,制种基地建设,制种农民技术培训及指导工作。
加工部:采取经理负责制,承担蔬菜种子质量检验、
种子贮藏、种子包装任务。
经营部:采取经理负责制,承担新品种推广,种子营销网络建设,广告宣传工作。
三、科研条件
蔬菜所拥有良好的科研及办公设施,总资产约2000余万元。其中蔬菜种子储藏库房及加工包装车间(1000m2),现代水平的
蔬菜育种加代温室和育苗温室2栋(1000m2),高标准日光温室20栋(6300m2)钢架拱棚35栋(6000m2),田间试验用作业室(1000m2),育种试验地面积100亩。良种繁育基地60公顷。
实验室包括抗病育种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品质分析室和蔬菜种子检测室;有
人工气候生长箱、
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显微镜、
生物显微镜、高容量
离心机、震荡摇床、种子筛选机、种子
包装机、计算机等大中型仪器设备100多台件,价值100余万元。可进行种子质量检测、抗病育种、抗逆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多项与蔬菜新品种选育与开发相关的工作。
四、科研成果
蔬菜所始终致力于“蔬菜资源搜集与创新相结合,品种选育与开发相结合”的科研工作原则,从“八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948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以及省、市各类科技攻关项目、科技开发项目百余项。取得国家、省、市各级技术成果50余项,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8项。市级奖励多项。蔬菜所的许多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番茄品种“L-402”作为科技部的重大科技推广项目,是“九五”以来单个品种栽培面积最大(覆盖中国番茄种植面积的1/3以上)、经济效益最好的品种,累计推广面积770万亩,创造效益77亿元,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蔬菜所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新品种选育研究居国内和国际领先地位,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大葱雄性不育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所内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初步建成北方蔬菜种质资源库,现有国内外蔬菜资源材料10000多份。
五、科研开发
自1985年以来,蔬菜所不断深化
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其发展的新路子。根据市场经济和农业科研实际的需要,逐步实行精简人员,优化组合,在我省农业科研单位中率先建立起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并率先实行股份制改造。1998年,创办了辽宁园艺种苗有限公司,形成了蔬菜种子生产、贮藏加工与经营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研究所的科研成果由公司开发,公司创造的经济效益再反哺科研,形成了科研与开发的良性循环,构筑了研究所办公司的新模式。如今辽宁园艺种苗有限公司是全国蔬菜种业的5强企业之一,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公司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建立了1000余个蔬菜新品种推广开发网络,年创净利润约200万元。推广的蔬菜新品种48个,均是我所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这些品种栽种区域覆盖全国各省,成果转化率高达80%,已取得80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为辽宁省乃至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做出了贡献。另外,公司还同韩国、印度、荷兰等多个国家的种子公司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承担国外品种的制种任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