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
1930年于上海
觉园净业社内成立,
印光大师发起, 明道法师主办。大师于
苏州报国寺闭关前,将纸版近百种 及已印好之经书、善书数万册交付
太平寺的明道法师,示意他能创办一个刻印流通 佛书的机构。 明道本大师旨意,与
王一亭、 黄涵之、 关絅之等居士商议筹设弘化社。先在觉园佛教净业社流通部订立流通办法,分为全赠、半价、照本三种流通方式。后业务扩大,遂更名为弘化社,正式宣告成立。
迁动
1931年,迁往苏州报国寺,即大师闭关处。1935年10月明道法师去世,大师鉴于弘化社流通事务无人托付,乃自出任之,直至其圆寂。大师生西后,沪上缁素于觉园法宝馆成立“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复将弘化社自苏州迁回上海,设于觉园法宝馆内。该社主要流通印光大师历年所印 净土宗经书30余种,同时编印、流通 《
印光法师文钞》及《嘉言录》、《菁华录》等,并编辑出版《
弘化月刊》。1949年以后,继续流通佛教书刊。1956年与上海佛学书局、大法轮书局、大雄书局合并,改名为上海佛教书店,设上海江宁路999号。90年代苏州报国寺修复开放后,寺内设苏州佛教博物馆,弘化社亦于寺恢复。
大事记
1930年,印光大师赴 报国寺闭关

。大师闭关前,在三月,与 王一亭、黄涵之、关絅之等诸居士商议成立佛教净业社流通部(即弘化社前身),由明道法师筹设弘化社。
1931年4月弘化社正式成立。因沪上有多家佛学书局出版佛书,加之印祖在 苏州闭关,当年弘化社迁到 苏州报国寺。
1935年,明道法师往生,
印光法师亲自主持弘化社印经事宜。
1940年,印光法师往生。
1941年,
佛教四众弟子在上海觉园法宝馆内建立印光大师纪念会,法宝馆由
叶恭绰捐资发起兴建,同时出版《弘化月刊》,初由钟吉宇主编,后有 游有维主编、王永元任编辑。
同年,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成立设弘化部,弘化社事务属之,会址设在净业社暂借法宝馆内。附设临时办事处。
德森法师住会,故弘化社由此迁移到上海。
解放后,弘化社由
妙真主持,继续出版流通经书、佛像,同时出版《弘化月刊》。乐慧斌常慨捐印书经费。
1956年,弘化社与 上海佛学书局、大 法轮书局合并,更名为上海佛教书店。
2000年,报国寺恢复永久纪念印光大师的佛教期刊—— 《弘化》,后成为
江苏省佛教协会会刊。
2003年,在报恩斋佛教网站的策划协助下,恢复弘化社印经法务。
于太湖放生
【时 间】12年4月12日下午12点至13日5点
【主持人员】苏州灵岩明乾法师、性悟法师、可行法师等3位法师
【参加人员】弘化社放生小组成员4名,苏州周边参与放生居士20多人。
【投入基金】弘化社投入放生专项基金40966元,上次放生余款13032.70元及部分居士随喜款
【放生明细】青蛙:2850 黄鳝 2622.5*18=47200 青蛙 :4780
黄鳝 :98.6*20=1970 总计放生:56800元,使用弘化社放生基金53998.70元,,扣除部分居士随喜款外,还欠鱼市场鱼贩270元.另退还零钱2.70元下次再使用.
【购物地点】南环批发市场
【放生地点】太湖
知识延伸——弘化
弘化是日本的年号之一。
在天保之后、嘉永之前。指1844年到1847年的期间。这个时代的天皇是仁孝天皇、孝明天皇。江戸幕府的将军是德川家庆。 改元
天保15年12月2日(阳历1845年1月9日) 因江戸城火灾等灾异而改元
弘化5年2月28日(阳历1848年4月1日) 改元为嘉永
出典
出自菅原为定的勘文“书曰、弐公弘化、寅亮天地、晋书曰、昌圣德格于皇天、威灵被于八表、弘化已熙、六合清泰”。
纪年
弘化 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公元 1844年 1845年 1846年 1847年 1848年
干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收藏